班车情

        从宜良到保功的乡路上,常年奔跑着两辆老班车,它们每天早上从保供村里出发拉一车人到宜良县城里,下午又从县城里拉一车人返回到保供村里,二十几年如一,从未间断。

      在我记忆里,我很小的时候班车就开始在跑了,但具体是什么时候,我却不太清楚,或许老班车比我年纪还大。而从他很老旧、很简单的内饰也能看出它的使用年限已经很长了,年纪很大了。班车里面除了座位,驾驶室,行旅架外其它的东西几乎都没有,连收车费的箱子也没有,平时都是司机挎了个小包在收车费,如今有了二维码方便了许多。

        走上车子,放眼看去,只见车里面的座位很硬朗,是老式的塑胶皮子面料里面包裹了一层薄薄的棉花做成的,坐上去没有什么弹性,像是坐在橡胶凳子上一样。里面的行旅架也很小很小,只能放下小一点的书包之类的小件物品,大一点的就塞不下。架子也让人感觉很是破旧,或许是在风吹日晒中开始风化,开始发黄变旧,但手摸上去竟没有灰尘,不觉让人惊奇。紧挨着驾驶室的是一块长方形的大坐垫,可以够三四个人同时坐,小时候坐车时我们常常爱往这上面挤,五六个小孩挤在一起,很是欢喜。

      老班车里也没有空调,没有窗帘,窗子是手拉的滑动的玻璃块,有几块早已拉不动了,固定在卡槽里面,还有的玻璃拉手已经损坏,有两个洞在呼呼往里面冒风。就连上下客的车门也是松动的,闭合不紧,虽不至于掉人下去,但是有两条手指宽的缝隙亮晃晃的直通外面的风景,老班车的老旧可见一般。

        老班车很老很老,但是坐车的都是农村人,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她们往往是去县城里赶场的或是看望儿女的。偶尔也有读书的学生来坐班车,都是在开学时或者是放假的时候才能遇到。因为都是农村人,条件有限,然后也坐习惯了,所以没有太多的要求,这也是老班车能一直奔跑下去的原因,所以老班车就一直跑着,路线就一直运营着。

          小时候我经常坐着老班车去四嬢家玩,四嬢家住在县城里,我们偶有时间都会去他家做客。特别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一大家子的人都会去她家玩,还有十多个表姊妹经常往她家跑。因为大多都生活在农村,那时对城市很是向往,就经常往宜良跑。而宜良距离我们老家有四五十公里远,那时经济条件不是太好,车辆还未普及,所以老班车成为了我们去往四嬢家的唯一交通工具,我们每次去都会搭乘它。

          在上高中之前我是经常往宜良跑的,虽然我们是曲靖人,虽然宜良属于昆明管理,但是我们村地处两市的交接处,一条马路把两市给分割开,路这边是曲靖,路那边是昆明,到昆明市里的时间比到曲靖市里还短,到宜良县城的时间比到马龙县城的时间短,所以,我们自然是更乐意往宜良跑,经常坐着老班车去宜良逛街。

        上高中之后,我在马龙县一中读书,距离家里较远,学校也为了学生着想,就让我们半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两天。因为时间匆忙,学习匆忙,没有什么事情也就不再往宜良跑了。后来上了大学,我在重庆读大学,当时从曲靖坐火车比较方便,昆明的火车都从曲靖跑,从曲靖要快很多,所以我就很少再到宜良,很少再坐老班车。再后来我毕业工作,糊里糊涂选了贵州的公司上班,虽然有了高铁,但还是感觉从曲靖坐车比较方便,所以每次都往曲靖来回,宜良就基本没去了。

        大概从2013年在重庆读大学再到2019年在贵州工作这段时间,整整6年,我基本没坐过老班车,老班车似乎在我记忆里消失了。

          2019年,我从贵州辞职回了昆明,我在昆明生活了一段时间,有时候回家就经过宜良,然后从宜良经过保功回到家,这样我又坐上了老班车,又找回了些许记忆,老班车给我的感觉还是很亲切,司机也很亲切,老班车依旧是原来的老班车,司机依旧是原来的司机。

        再后来和老班车接触的时间就慢慢多了起来,因为表姊妹都在昆明上班的缘故,还有一部分同学也在昆明,所以我经常往昆明跑,开始喜欢上了昆明这个城市,开始经常从昆明回家,开始经常触摸老班车。

        如今每次从宜良搭乘老班车回家,每次回去仿佛都载着一车的梦想,一车的回忆。我会轻轻的抚摸它,丛它的凿痕中找出年轮的记忆,一路摇摇晃晃的回到魂牵梦想的家乡。

你可能感兴趣的:(班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