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何养“精、气、神”?

中医说:人有三宝:精、气、神。

我们日常的进补,可以做到添“精”益“气”,但是“神”是不能补的,只能养,所以,人们常说“养神”。

《黄帝内经》:说:得神着昌,失神着亡。

当然,“精”、“气”也可以通过养来增益。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养精气神呢?

《道德经》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

能不能像练习“抱元守一”之法那样,做到精气神不分离?能不能像练习“抟气至柔”之法那样,做到如婴儿一般通达自如?

《道德经》给的方法是: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摒除内心的杂念。

如何摒除内心的杂念?

“无我”。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人的杂念大多是以自己的名、利的得失而产生,如果做到无我,那么杂念就会自然而消。

有的人觉得很累。

其实,他的累并不是身体有多劳累,而是“心累”。

比如,心有挂碍、情非所愿、看不到希望。

这些都是杂念,都会有损人的精、气、神。

有人会问:去除杂念需要无我境界,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

其实,无论是去除内心杂念或者达到无我境界,最后的结果都是为了“内心清静”。

笃静易明心,安神生慧意。

有人会说,道理懂了,但是做到心无杂念,这太难了,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

可以以“术入道”,就是说,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更好的践行道理。

怎么做呢?

《学经》说:

能如婴儿乎?双肩垂自如。能如幼儿乎?双手自放腹。能如幼童乎?双眼观自在,双耳不闻争,专心顾自忙,人意皆两忘。
行时知呼吸,其步低且徐,起时吸气落时呼,缓步自在不求过,神安心静自得果。
坐时观诸物,其体同且一,双肩轻垂眉自舒,当念抱一不相离,笃静归心神守虚。
卧时守其根,其意聚且归,两手归腹形自曲,专气至柔神守一,心神俱宁自得养。

所以,我们可以从日常的行、走、坐、卧,进行练习,细细体会上面文字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认真做到,你的内心慢慢会变得清静,可以滋养自己的精、气、神。

多少时间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普通人需要三年五载。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如何养“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