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以财发身

昨天,院长指着《大学》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问我如何理解?我说这么浅白的话还用解释吗?结果我买的股票今天开盘即跌停,让我实践了一把“仁者”的滋味。回想院长昨天的提问,细思极恐,她好像有先见之明一样,让我以实际行动践行儒学的真谛。

发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爽事!谁有钱谁爽,没钱就不爽,亏钱就更不爽。我也是凡人,我也想赚钱。赚钱的时候多累都不觉得什么,亏钱了就像大难临头,心里像被抽空似的,心情一落千丈,甚至好几天都在懊恼中不得自拔。恐惧、怨恨、焦虑一波一波袭击而来,把自己折磨得疲惫不已。这好像就是说“不仁者以身发财”,即使发了财,身也搭进去了,何况还没发财呢!当然,这是我以前的经历。

我从2006年进入股市,十二个年头的摸爬滚打,让我看清很多东西,尤其让自己的心性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算是半个靠技术炒股的人,也就纸上谈兵那种,轮到自己实际操作的时候,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无不显露无遗。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知行不合一,甚至不是真正的知。院长发信息来安慰我,她也是股市中的过来人,知道亏钱的滋味。但她并不知道我今天的心情其实并未受到什么影响,而是在反思和总结。

炒股有一个重要法则——纪律!技术再好,没有纪律是赚不了钱的。影响纪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性。主观思维的介入,见到买点不敢买,见到卖点又舍不得卖,见到各项指标给出的重要提示视而不见,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操作,结果就是一败涂地。所以很多人都说,股市是一个修心的道场。没有良好的心态,劝君莫入市。对这句话,我以前总理解要有好心态,赚钱不要喜出望外,亏钱也不要气馁。但后来才知道这仅仅是一种无奈而已,离炒股的最高境界还差个十万八千里。

炒股和做任何事情的道理是一样的,首先你要熟悉和了解这个市场,明白股市操作最基本的原理。其次,你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动态和信息,特别是你关注和买入的股票的信息。第三,你还要懂得一些基本的财经知识,懂得股票各项指标的含义。第四,要学会至少一门炒股技术,并熟练运用。第五,要制定并实践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规则,并时刻遵守它。能做到这五点最基本的要求,还不能保证你一定就能赚钱。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谈心态。否则赚了就赚了,亏了就亏了,叫你别往心里去,你又如何往心里去?往心里去了什么?懵懵懂懂,这就叫心态吗?这叫“无明”。

所以,我也慢慢明白一个道理,“仁者以财发身”,这个“财”乃是“资财”。这个“资财”既包括钱财,更包括你为修身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和经历。仁者能让这些“资财”成为自己“发身”的条件和助力,更能在“发财”的同时让自己“发身”。这才是心态,这才是真正的修心、修身。

很多人炒股和我原来一样,知道怎么买入和卖出就行了,总以为买进就能赚钱,总是靠听消息来炒股,随大流。自从跟随院长认真学习炒股知识以后,我才发现以前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后来我问过身边一些人,你们凭什么买卖股票?几乎无一例外地回答:靠直觉!我又问过很多人,什么是K线?什么是MACD?什么是黄白线?几乎所有人都摇头。当然就更不用说“缠论”的中枢原理,怎么分析不同级别的走势和买卖点。我在没有接触炒股技术之前,根本不相信技术可以帮我赚钱。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技术不是赚钱的唯一工具,但没有技术,赚钱是万万不能。就像做律师,没有专业知识,能帮人打官司吗?当然很多人说我有关系就行,就像炒股的人说我有内幕消息一样。没技术就是没有扎实的“资财”,没有“资财”如何能“发身”呢?不“发身”又如何能“发财”呢?同样,有技术但不按纪律执行,也说明自己“发身”的“资财”不够,还要慢慢修。

尽管我歪解了“发财”和“发身”,但正如《大学》所云:“德为本,财为末。”我以为,“发财”和“发身”之间,“发身”为本,“发财”为末。财只是“发身”的其中一个手段和途径,身之不发,财不足以为用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仁者以财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