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哪里?

这本书引用了非常多有趣的实验内容,不管是作为科普读物还是用来打发时间,都是不错的选择

乍看下去,这本书仿佛是一个冷知识集子:

蝗虫进入群相期,有关学习和记忆的脑区会迅速增加1/3;很小的婴儿会将目光黏滞在明亮的物体上;体形较大的大猩猩比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小;精神分裂者能将自己胳肢笑……

但作者并不是将它们漫无目的地集合,而是有意提供线索,将各项研究成果按照基因、成长发展、社会环境、个人叙事等层次排列,通过人类如何认识世界,来反观自我在世界中的存在。

无论线索看起来多么支离破碎,红线的一端都在“自我的本质”这个命题上打结。

自我的存在一直是人们想要探索的根源。对于“自我”的理解,盖伦·斯特劳森提出了珍珠理论:当我们看向镜子里的自己,会将身体看作一个所占有的容器。大卫·休谟提出了羁束理论;自我不是一个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维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丹尼尔·丹尼特提出“自我由叙事建构”:自我是由叙事建构的:内核中不存在自我,它是以‘叙事重心的中心’形象显现。关于人们在不同群体中展现出的不同角色,“镜中自我”理论则指出:各个不同的自我是自我幻象的一部分,外部世界将我们从一种性格转换到另一种,我们是情境的反映。

而作者在前言中,通过一张视错觉图片,试图阐明“不存在自我的实体,是环境塑造了自我的幻象”这一观点。

其实中间并没有白色的正方形,对吗?

作者的说明手法也如同这张图片,这些研究虽然并非直指自我,但是它们或多或少地趋近自我这个命题,如同篆刻阴文,于边缘着墨,空白处的字符才是篆刻者真正想表达的。

阅读本书,不妨按照推荐页所述的角度体会作者的安排:

第一章 基因特性 大脑创造出的我

第二章 儿童成长 社会摇篮中的我

第三章 环境操控 周围人定义的我

第四章 自由意志 具有多种潜在可能的我

第五章 做决策 无意识受到影响的我

第六章 人格发展 性格多变的我

第七章 个人故事 记忆中的我

第八章 互联网时代 未知世界的我


当感觉、直觉、思维以及自我意识被层层剥开之后,再次审视自己,就会发现它不是一个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维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就像大卫休谟的总结,自我是在这些捆绑在一起的体验中浮现出来的。

作者抛出的观点是“我们以为的自己,受外界的影响比想象中要更大”。 

这是作者的思考。

而我自己的审视是,通过环境等情境的背景下看到的自我幻象,并不是我所求的自我。作者通过环境而反观的自我,试图证实的必然是环境中的自我。

假设有一个平行宇宙的我,我们基因相同、经历的事情、存在的记忆、看待世界的方式一模一样,那也不是我,我们都是这么想的。我想知道的是我和她的差别,这个才是我所求的自我。作者在这本书中告诉我,我和她没有差别,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不同的。

这本书并不能回答我的人生三问,但是确实让我对自己存在有了新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我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