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中国老百姓最隆重的仪式

过年啦,浓浓的年味越来越浓,没禁放烟花爆竹那年月早就哔哩啪啦响个不停了。要说起年味,最值得称道的还是那一个个的仪式,在华夏儿女骨子里的最能体会仪式感的应该就是过年了。都有那些呢让我们细细梳理:

首先,打扫卫生,除陈布新。年前扫尘(尘陈同音),其含义是把一切的孬运和晦气统统扫出家门,也是人们破旧立新,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春节前十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大人小孩齐上阵,清洗门窗,洒扫庭院,掸尘拂垢。处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过新年的欢乐氛围。

其次,蒸馒头、过油,备年饭。随着风俗习惯的演变,目前,蒸馒头已只是单单为了一个“蒸”字,寓意蒸蒸日上。在乡下蒸馒头的习俗依然在一些老年人群中沿用着,自己发面、和面,无论方式还是手法,都遵循着老传统,许多人也非常喜欢回味这种自制馒头的老味道。

过油,就是油炸丸子、藕夹,还有芝麻面皮(蕉叶)等等油炸食品。

第三,上坟请祖,烧纸焚香上供。腊月三十下午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民俗那就是上坟请祖,烧纸焚香上供。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在我们鲁西南地区都在三十下午,这时田间地头,一帮帮老年人带着男丁子孙,来到祖坟前(目前已没有坟头,只记得祖先埋葬的位置),点上一柱香,然后烧纸、放炮。过年了,给祖上送去纸钱,祈求佑护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第四,贴春联。春联,有的叫对子、对联,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依使用场所不同分为门心、框对、春条、横批等。人们除在门上贴春联,还在院内、墙壁、门楣上贴“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祝福。贴春联一般是在三十下午,撕去往年的旧春联,用糨糊刷子和春联贴上新的。

第五,除夕守岁,发压岁钱,看春晚,迎新贺岁。除夕守岁,又叫熬年,守岁的意思吋年长者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之意,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压岁钱是过年晚辈及小孩梦寐以求的大事。压岁钱又叫压祟钱,除夕吃完年夜饭,由尊者或一家之主向晚辈分红包,说是能压邪驱鬼。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即压祟,所以叫压岁钱。

第六,燃放爆竹,吃饺子,串门拜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府。”宋朝王安石的这首过年诗说明过年放鞭炮的习俗由来已久。目前为防环境污染城区大都禁放了,但作为过年的习俗,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再就是年夜饭,在我们鲁西南是三十晚上包饺子,初一的早晨家家户户吃饺子。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子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初一早晨吃过饺子,大人小孩穿上节日的盛装,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味,中国老百姓最隆重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