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青蛙增长飞轮(第1篇)

今天是三只青蛙成立的第1300天,在接下来的1300天的时间里面,我们如何去构建三只青蛙碳中和教育的“增长飞轮”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自己做知识付费这么多年,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做用户获取,做增长,做交付,做裂变真的挺累,也挺不容易的。

做教育的共识是建立“流量池”做漏斗式增长,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漏斗里的流量总会有损耗,漏斗会越变越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如此带来的增长,税后净利润越来越低,因为需要持续不断地拉新,扩大流量入口。

反复阅读完《系统之美》这本书之后,我不断告诫自己,优秀的创业者都有系统思维和“飞轮效应”的概念。

因为增长飞轮是一个自我强化的因果循环,它基于一个系统科学的概念—增强回路,即一个原因能够带来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同时又能加强这个原因,如此形成正向循环。

这也是飞轮式增长的好处—在建立好的增长体系中,业务里的一些要素是相互推动发展的。

三只青蛙成立的1300天中,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无关重要的事情之上,在我看来,企业想要做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深刻去了解重要不紧急的增长飞轮。

目前大众对于碳中和的知识和概念都还比较陌生,大家都在做付费内容。

如果我们的免费课程做得好,并且质量高,帮助用户学以致用,落地实操,那么用户学完之后大概率会给出很高的评价,购买后续的课程,更多的课程创造更多的收入,更多的收入吸引更多优秀的老师,更多优秀的老师研发出更多优质的课程。

如此循环往复,增长飞轮也就有效转动起来了。

我们如何搭建三只青蛙的增长飞轮呢?

第一步:思考要素

我研究拼多多很多年,发现它的起步飞轮由几个因素构成:一是微信的扶持,有微信的入口;二是创始团队有游戏基因,然后通过游戏化砍价进行病毒传播,最终形成起步的增长小飞轮。

在起步增长小飞轮的作用下起量之后,开始优化这个小飞轮并围绕它延伸出更多的飞轮,让相互之间的作用更加顺畅,进而提升转化率。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补贴+供给侧改革。即资本投入补贴,做大规模,拓展用户圈层;并且,提升产品质量。

慢慢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大飞轮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像前面提到的双边网络效应、数据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等。

明天继续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只青蛙增长飞轮(第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