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的三境界

1、 人生第一境界:自忍孤独,逆境寻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人生第一境界也。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有一人独自登上高楼,凝望着远方,眼眸里闪动着迷茫与不安,他也许在寻找,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第一境界的核心立意应该是“在逆境中孤独地寻找心之所向”。《送东阳马生序》开头第一句就交代了作者的“心之所向”即“余幼时即嗜学”,正是明确了立志的重要性,如果目标不明确,有力也没处使,三心二意,无异于违背“学成于专”的规律性。“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讲的是作者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从幼时”到“加冠”这一成长的过程中,作者对知识的渴望有增无减,他的志向也更加明确。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作者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因为“家贫”,所以获得知识的途径是有限的,也就预示着他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在这个付出的过程中,作者无疑是孤独的,无论是心内还是身外。逆境中的人很多都随波逐流,理解不了作者的逆流而上;顺境中的人很多都舒适惬意,根本不需要来理解作者的奋发苦读。这样看来,作者一直都是独自默默地承受着求学的艰辛。

2、 人生第二境界:坚守和隐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人生第二境界也。那人日渐消瘦,衣带也日渐宽松,即使这样也无怨无悔,为了心中所追寻的,憔悴又如何。所以第二境界的核心立意应该是“坚守和隐忍”。“坚守”是明,“隐忍”是暗,明暗相辅,缺一不可。“坚守”更多的是行动上的坚守,而“隐忍”则更多指向心的隐忍。既然已经明确了目标,那就要为实现目标努力,过程的艰辛自是不必言说。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便是作者守志路上的真实写照。“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全书”说明作者幼年得以借览全书的原因除了借书抄录,不曾因天寒而懈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讲信用,还书从不逾期,人们才会放心把书借给他。作者在坚守“心之所向”的同时,也未曾忘记守德,可谓内外兼修。

其实在守志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原来的轨道。因为守志的途径很多,有的人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茫然无措的结果可能就是偏离正确的引导方向。只要你还在为你的目标奋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坚守,并非所有的坚守都是正确的,关键在于内在“隐忍”的引导。心性纯良之人,隐忍自为善;心思不纯之人,隐忍自为恶。

“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讲述了作者成年后虚心求学终有所获的经历。作者并未因自己满腹经纶而沾沾自喜、傲慢不逊,而是虚怀若谷、礼敬师长。从他“俯身倾耳”的动作,“色愈恭”的神态不仅可以看出他的低姿态,还有由内而外的“隐忍之善”。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相覆,久而乃和”刻画出了在从师路上,虽遭遇恶劣自然环境,但仍不改初心的作者形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结合作者的际遇来看,确实是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因为家贫,家庭环境必不优渥,所以他会拖着破鞋行于路途;因为路远,自然环境并不宜人,所以他会在寒冬行于深山巨谷中冻得不省人事。这还只是他多年求学生涯中截取的一个小片段,只要稍加联想,自是吃尽人间百苦。作者在雪地里冻到麻木的时候,他可曾想过放弃?我觉得在他内心深处是想过的,只是他求知的信念与欲望远远超过了暂时的苦楚。

作者明确了志向,走向未来的时候他就有了心理准备,不是对将要面对的艰难麻木,而是要学会隐忍。换个角度想,这其实也是在“以退为进”,一忍再忍,退至某点,蓄势待发,便有破茧而出的力量。“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褒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是在阐发作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内心实感。

作者在第一境界中“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眼眸深处尽是淡泊,将自己隐于宇宙天地之间,走进内心至深处,寻找一生所求。在第二境界中,作者“衣带渐宽,不悔憔悴”,安宁充斥了他心里的每一个角落,所以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他从未放弃求索。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答,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这强调了现在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不必再经历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其身,乱所为的痛苦。

作者将自己与同舍生进行横向对比,与太学诸生进行纵向对比,是为了表明自己当年求学之路的艰辛以此来警醒晚辈珍惜当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处于顺境中的他们不再需要“坚守和隐忍”,也许恰恰相反,顺境中的那份“坚守和隐忍”维持得更为不易。很多人在物质条件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耽于享乐的惰性,这种惰性会自然地排斥阻碍享乐的一切因素,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说“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原因了。要拥有比物质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追求作为信念来承受前路的苦楚,处于逆境中的人面对求而不得的诱惑无可奈何,只得挣扎着往前,可是处于顺境中的人面对近在眼前的安逸,随时可以沉溺其间,坚定的信念在这时显得尤为重要。

3、 人生第三境界:洗净铅华,大彻大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人生第三境界也。茫茫前路,一直都在追寻着什么,突然在某个瞬间不由自主回头的时候,才发现多年以来求索的早已在隐隐约约中得到,然而心中却再无微澜。所以第三境界的核心立意应该是“洗净铅华,大彻大悟”。从“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缪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在明太祖时的荣宠之盛,即使是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仍是备受天下瞩目。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受到的礼遇优待,可事实上在无形之中巧妙地达到了奉承圣上的目的,包括上文提及的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也是从侧面反映出明太祖的治国有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送东阳马生序》的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