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完但不做好,也许更能帮到你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对待工作或者学习都是非常认真,但每个人标准也不近相同:有人先了解标准,然后努力达标,所以他们对于没有标准的事,就显得很崩溃,因为他们避免动脑子;有人期待的是工作中找到规律,然后在规律中尽善尽美,所以适应手头的工作后,变化身流水线,动脑子但没有真正的思考;还有一类人,没有标准,但是希望把这事儿做到自己满意,为了这件事好,可以经常的打破规律和要求,目的是为了这件事会更完美,他们眼里只有要解决的问题……

这三类人也许代表着一种进化状态,到了第三类时,可能才真的算是一个有职业思维而非当一个“螺丝钉”的工作者了。但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将自己的“作品”完成的尽善尽美,这哪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不少人陷入纠结、痛苦却又难以成长的状态……

这类人通常在某一领域已经有一些阅历,因此能够区别好坏、高低,自己对工作有了一定品位。但自己精力和阅历还有限,并没有办法独立完成一个让自己觉得好的作品。


来源网络 

一、通常你会选择哪一种?

这种矛盾的状态下,通常有两种选择:

选择1.不能屈就于自己的审美,请高手帮忙,然后在高手的建议下豁然开朗;

选择2.先按照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个自己看来像屎一样的成果(其实没那么差,但自己不满意)。

我问过很多人,大多数都会选择一:认真跟自己死磕,这个死磕里也包括寻求资源、访问高手等等过程,最后终于完成了一个完美的作品。但据我观察,这类人通常在工作中能力的成长总也赶不上品位的提高。

知识点: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考试前,你在复习,把一本书翻来覆去的阅读,当你合上书时却惊奇的发现,竟然没有多少能回忆起来……亦或是大家一起讨论复习时,你发现自己每道题都做的很通顺,但当独自考试时,明明会的题却显得那么陌生……这实际上都是“熟悉度错觉”带来的影响。

因为在你反复的复习中,总会不经意的看眼不熟的内容;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别人给你提供的重要但是细小的线索……这些细节都使得你误以为哪些“并未掌握”的内容自己已经会了……

当我们每次通过死磕,完美的达到预期、完成任务时,这个任务中“锻炼”你能力的部分到底有多少?还是你更多的作为一个“提问者”(问问题,然后等待回答或者筛选回答)或者“评价者”(筛选别人的建议,然后拿来使用,但不算为了解决问题而思考)在参与这个思考过程?旁观但并未真的参与建设性(或并未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的过程也是一种成长的错觉,感觉在这个超越我能力的作品完成过程中,怎么也能有一些自己的提升……当然,有人也许有另外一种想法:这次主要还是靠xxx,如果没有这个,我可能完成不了or又一次证明我想的这个不好……

要么就是错误感受自己的成长,要么就是加强自己能力不足的信念……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一次次优秀作品的诞生,我们又一次拓展了视野,更加接受不了差的状态——品位提高了。

来源网络

二、为什么要选择二?

虽然看上去,第二种选择总会显得那么对结果不负责,但从真正职业发展的角度讲,并非100%的完成任务,就能带来100分的成长,80%的任务完成,剩下的20%都应该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的部分……也许有人会问:一个自己都难以接受的作品,对自己有大的帮助?

最大的帮助,就来自你的不满意:

曾经有人关注过一个现象:咖啡厅的服务员总会记着每桌客人点了什么,还没上什么,后来又点了什么……但是随着客人结账后,他们会把客人点过什么忘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个由蔡加尼克的心理学家发现的,因此起名为蔡加尼克效应。

这个效应背后的心理因素很简单,当我们决定要完成一项任务时,便会给它加上一个“需要完成”的砝码,如果这件事被打断,那么我们就会在脑子里深深的记住它,并且告诉自己,要尽早完成它。于是这件事的顺位也会变的更加靠前。即使当我们没有在思考这件事,大脑也会把这件事放在脑子里,在潜意识里开始运转,离线搜集着所有相关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直到有一天,叮咚!一个好的答案冒了出来!

熟悉么?这就是传说中的灵光一现,艺术中所说的灵感,以及学习中提到的顿悟……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于你自己,为你实现跨越式的飞跃。

任务交付,但不满意。换一种描述方式就是:任务交付打断了你完成一个满意作品的机会。这个打断,为你真正自主的获取信息与思考,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虽然你交付了任务,但如果这个任务的思考足够充分,也会突然有一个想法冒出来:当初这件事,我如果这么办balabala……,这个答案,就是你的成长!试想如果前面那种情况,随着任务的交付,随着焦虑的释放,随着满意的心情,我们“不知如何完成”的感觉,也会随之抛到脑后,然后等待着下一个任务的煎熬……终而复始的原地踏步……长进的便只有我们的品位……


来源网络

三、当然,仅仅是打断还不够。

心理学家为这种跨越式的飞跃找到了重要三个基础:

1.打断——因为现有事情被打断,因此这个任务在大脑中的排序靠前。

2.大脑感官的调动——因为脑子里总有这样一个“未解决”的难题,因此大脑总是在搜集着各类的信息,看看能不能帮助解决问题,甚至是跨领域的事,也许都能相互借鉴,这就是大家常常会提到的“启示”,甚至看到一片落叶,都能顿悟一个道理的感觉。

3.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反而不能因为有别人的答案而限制自己,我们从碎片化的信息中自己提取和整合它们。一旦有一个答案的影响,反而这种自我整合就消失了。

综上所述,实际上跨越式的飞跃也给了我们工作不少启示:随着我们进入一个工作领域,对于未知,我们势必要先学习,但是随着我们看到的“优秀答案”越多,反而品位的成长速度高于了真正能力的成长……这时再去寻找优秀的答案(况且哪有那么多优秀答案……)反而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完成一份独立思考后的劣质产品,也许是我们突破这种瓶颈所必须的……有不少实验也证明,先经历一场惨败的考试,学习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个原理既可以应用在工作者身上。学习者也同理,不少学生上网搜索、认真整合、反复查阅信息,最后交出了一份堆满别人答案的作业,这其实还不如背着书,自己写出一份看似幼稚,但却有上升空间的文章……网上的资源会让我们的作业变得极其优秀,老师极其满意,展示出来极其露脸……但真的除了长了些视野外,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并非说借鉴无用,但没有思考后的借鉴,实在无用,甚至有害。更何况,除了知识领域,哪个领域还有标准答案?……


来源网络

#当然……前面的所有内容,都有一个背景:就是你真的想完成一个优秀的作品,如果当你即是完成一个劣质品,心里也一样的“结束进程”,这种情况只能证明之前的纠结,只是怕交付的对象不满意,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有多高的追求,这得区分清楚……

#跨越式飞跃的前提是我们对于问题解决的思考是不是足够。足够的思索加强了我们大脑对相关问题感知力的调动,因此哪怕是一个生活中的小事,都会让我们有所借鉴和感悟,进而迈向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不要在没有充分思考之前,就指望“跨越式的飞跃”,灵感更是无从谈起。侧面也可以自评一下,最近顿悟时刻很多还是很少,也间接反映自己是否有难题并且有投入……

#借此也可以延伸一下:我们常常会把生活的小事往哪个方向感悟?是对子女的教育,对成长的感慨,还是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社会乱象的感慨……这都侧面表明了我们的关注点……换言之,如果如何更浪漫的生活是我的主要课题,那么工作内容就充满了难以解决的课题,反之任何事都联系到工作,自然也不会在生活中发现悠闲的美……选择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做完但不做好,也许更能帮到你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