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与道——天津包子

        外地人提到美食,第一反应基本上都是脱口而出——狗不理包子。能有这种效果,或许应该感谢天津的代言人冯巩先生在作品中的宣传。但说起来,狗不理包子能和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小吃三绝”,绝对有它的独到之处。虽然在天津人眼里,狗不理包子不足以代表整个天津的小吃,更不可能代表天津的美食。不过,要讲天津的美食,绝对绕不过它。

        话说在清朝咸丰年间,武清县杨村有一个人叫高贵友,小名叫“狗子”。他十四岁的时候来到天津学手艺,在运河边上的刘家饭铺里当了个小伙计。三年之后,狗子靠着师傅的指点和自己的勤学苦练,练成了一手做包子的绝技。学成出师,狗子自己开了一家专卖包子的小店,起名“德聚号”。

        由于手艺棒、味道好,狗子的包子名声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狗子每天从早到晚的忙着做包子,顾不上收钱,就在店门口放了一个竹筒。客人们吃饭出来,掏出钱来直接扔到竹筒里就行。由于狗子做包子的案子和蒸笼就在门口,所以每听到往竹筒里面扔钱的动静,就会报以一句“谢谢”。但等到生意更加兴隆时,狗子已经忙得连答话都顾不上了,所以人们都戏称“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渐渐地,这句话就浓缩为了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狗不理”了。由于“狗不理”三个字形象好记,人们便把它作为了包子铺的字号,原先的名字反而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一次入京,就把“狗不理”包子进献给了慈禧太后。慈溪吃了之后称赞道:“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虽然只是传说,但也能反映出狗不理包子的美味。那这小小的一个包子,缘何会有这样的美味和名声呢?

        首先,狗不理包子虽然用的也是最简单基础的猪肉馅,但是会在猪肉馅中加入猪肚汤或排骨汤,再拌入香油、姜末等调味料;其次,狗不理包子所用的面皮是用半发面做的,比发面要薄、透,比死面暄、软;最后,狗不理包子的造型别致,每个包子大小均匀,且面上一定是十八个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蒸熟之后,状如白菊,非常美观。

        由于馅料里面搅入了汤汁,所以包子蒸熟之后,里面会充满油汤,这一点和江南的灌汤包很像。再加上所用的面皮是半发面,具有很强的韧性,可以保证不破,将鲜美的味道紧紧包裹在里面,不会散失。现在的狗不理包子,馅料种类不断的丰富,有海鲜包、野菜包等不同品种。但要说最地道的、非常不可的,还是最传统的猪肉包。但传统的狗不理包子油份比较大,所以现在很多人并不认为它很可口。

        时至今日,因为名声偌大,狗不理包子出现了价格虚高、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其在天津的口碑每况愈下。不夸张的说,外地游客如果有靠得住的天津朋友,绝不会得到去狗不理吃包子的机会。想到此,不禁要为这家老店深表叹息。

        除了狗不理之外,天津的包子最出名的应该要数石头门坎的素包了。

        石头门坎是一家老店,始建于清乾隆末年,原名叫做真素园。真素园位于天津天后宫宫南大街,临近海河,由于地势低洼,一到夏天,雨水很容易流进店里。老板没办法了,就在店门口垒起了一道石头门坎来挡雨。所以,人们才把这家店里的素包称为石头门坎素包。

        真素园一直经营素菜,就连主食包子也是素包。其原因就在于,它位于天后宫旁。天后宫,供奉的是天后娘娘,其实也就是东南沿海一带供奉的妈祖。由于天津位于九河下梢,临近渤海湾,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主要都是船工和渔民。他们为了祈求行船安全、捕鱼顺利,经常去天后宫拜祭天后娘娘。如果要在天后宫附近吃饭充饥,自然要茹素。这也就成为了真素园绵延至今的契机。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也曾到天津的天后宫进香祷告。进香之后,慈禧太后就在旁边的真素园吃了一顿便饭。当她尝到真素园的素包子时,赞不绝口,说比御膳房的饭菜还要顺口。等到回宫之后,慈禧还是念念不忘真素园的素包子,经常派人专程去天津买。时间长了,慈禧渐渐忘了那家店铺的名字,却只记得店门口那高高的石头门坎,于是下令的时候就总是说要吃石头门坎素包。这可能也是石头门坎素包名字的一个来源。

        石头门坎的素包用的是全素的材料,不沾一点荤腥。要用素料做出美味来并不容易,但是真素园的师傅就是凭着好手艺创造了奇迹。石头门坎的素包,面皮用的也是普通的发面,除了饧面的时间和揉面的力道,并没有多少秘密。味道出众的诀窍全在馅料里。石头门坎素包的馅料一共要用十九种原料,包括口蘑、面筋、绿豆芽、黄花菜、黑木耳、白香干、绿豆粉皮等。要把各种原料融合在一起,还需要特殊的调料,有豆腐乳、芝麻酱、小磨香油等。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最后的素包各各薄皮大馅,香气浓郁。

        石头门坎也曾几经萧条,但是总能渡过难关,重现辉煌。以目前的形势来看,石头门坎的素包大有和狗不理的肉包分庭抗礼之势。很多老人家和素食者甚至坚定的认为,只有石头门坎素包才足以代表天津包子。

        说完了真素园的素包子,再来点荤的。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烤鸭,甚至是如雷贯耳。可以说,北京的烤鸭就像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已经成为了外地人对北京美食的第一印象了。但孰不知,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具风味的烤鸭,天津也不例外。

        天津有一家正阳春鸭子楼,又叫天津烤鸭店,也经营挂炉烤鸭,虽然没有北京的全聚德有名,但却和全聚德同出一宗。正阳春鸭子楼始建于请同治元年(1862年),是正宗的津门老字号。据说,当年北京一个叫郑春的烤鸭师傅来到天津落脚,开了一家专卖烤鸭的小店。由于朝向好,门前宽阔,所以每天清晨都有阳光照进厅堂。于是,郑春就在自己名字中间加了一个阳字,给自己的店铺取名正阳春鸭子楼。到1972年,正阳春鸭子楼,改名为天津烤鸭店,并且绵延至今。

        我们今天不说烤鸭,只来了解一下天津烤鸭店的一大特色——鸭油包。

        天津烤鸭店总店位于天津市中心的辽宁路上,早先在店面一侧有一个小的外卖窗口,专卖鸭油包。这个窗口可以说是,随时来买,随时都要排长队,足见其味道之妙!

        鸭油包的特点一目了然,就是调制馅料的时候加入了鸭油。天津烤鸭店的鸭油包,会把烤鸭身上的鸭油取下,调到猪肉馅里,一起包进包子里。因为加入了烤鸭的鸭油,所以会有一种融合的香气。而且一口咬下去,油汤四溢,美味非常。除了馅料特殊,鸭油包的造型也比较特殊。天津烤鸭店的鸭油包是道士帽子形的,说白了就是很想大饺子,这也是其他的包子铺没有的造型。

        可以说,鸭油包现在已经逐渐盖过了烤鸭,成为了天津烤鸭店的主打菜和顶梁柱了。

        天津还有一家张记包子铺,也值得一提。张记包子铺的特色就在于三鲜馅包子。甚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张记包子铺是只卖三鲜馅的包子。之所以叫三鲜,就是在包子馅里加入了虾仁,而且保证每一个包子了都有一个虾仁。一笼热腾腾的三鲜馅包子,配上一碗小米稀饭,就是很多天津人难得的一顿美餐。

        此外,还有老鸟市姜记包子、二姑包子、北塘包子、陈傻子包子等等,也都是天津人常吃、爱吃的包子。至于名气诺大的狗不理,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外地来津旅游的游客占据,天津本地人却很少去凑这份热闹。

        总结来说,要想在天津吃到美味的包子,最好找热心的当地人当向导。因为真正的美味总是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巷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味与道——天津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