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过度努力: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作者周慕姿,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月出版,10万字。
周慕姿,中国台湾知名80后心理咨询师,著有《情绪勒索》、《关系黑洞》。作者从咨询者乃至自身的经历,发现“过度努力”,只是我们面对恐惧时的一个习惯、一个想得到安全感的防卫机制和生存策略而已。当我们没有好好地感受与思考,这个“生存策略”就会非常自动化,让我们感觉到,“我没有选择,只得这么做。只有这么做,才能让我摆脱现在的困境。”
作者坦陈这本书里的案例,集合了她很多的工作观察与身边的经验。而此书不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因为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最困难的不是该怎么做的方法,而是“我脑袋都知道,但心里做不到”,所以,作者希望我们“能有机会静下来心来,与这些案例的主人公,一起慢慢地接触自己的内心深处,了解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块------那些情绪、感受,而后愿意给自己一点理解与接纳、温柔与问候”,这才是她最想要分享的部分。毕竟“了解与安抚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有勇气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才是最难的”。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步 探索”、“第二步 抗拒”、“第三步 觉察”、“第四步 行动”。
作者讲述了八位咨询者----购物狂公主、一定要赢先生、不犯错小姐、钢铁先生、自责小姐、面具木偶、完美妈妈、有用医生的故事。上瘾、躁郁、恐慌、暴食、忧郁、冷暴力、情绪失控……书中的八位咨询者虽然表现出来的症状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无法走出原生家庭与父母的伤害影响,以“自虐式努力”来获取认可与价值的“孩子”。
作者描述了她和八位咨询者在心理咨询四个阶段的面谈,揭示了每位咨询者的症状,以及他们是怎样在咨询过程中一步步去内视自我、找寻原因、顿悟理解、尝试实践,最终与自我和解、翻开生活新篇章的。
【他山之石】
1.
作者坦言,很担心自己因为不够努力,就被什么恐怖的东西追上,会再度陷入无能为力、觉得自己很糟糕的境地。......原来,我只有一直往前努力达到目标的经验;我从来不知道,我可以被温柔对待,也不知道,我需要被温柔对待。
这几年的危机处理,让我习惯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反应是“如何解决问题”,却从来没有机会,也没有想过,我需要照顾一下我的内心,那个可能惊慌失措或是愤怒伤心,甚至失望的自己。
2.
(某咨询者)她知道,自己没有灵魂。
因为生活中缺少自我的意志,也不容许插入太多自我的安排,于是,她的生活被别人的要求填得满满的。在工作与生活上,她也习惯性地如同与父母相处般,迎合同事、主管或伴侣的需求,尽可能地让每个人都觉得满意。结果,换来的就是自己的不满意。
3.
“过度努力”,只是面对恐惧时的一个习惯,一个想得到安全感的防卫机制与生存策略而已。
与其说‘害怕输的感觉’,或是害怕失败与犯错;倒不如说,也担心犯错或失败的时候,会麻烦别人。
当期待自己身边的人是有能力、可以保护或帮助自己的,却在一次次的期待落空后发现:“原来,可依靠的人还是只有自己”时;带着期待,别人却不能或不愿帮忙,那种失望,不但令人孤独,也让人受伤。倒不如像现在这样,‘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
4.
父母批评自己的话,内化在自己心里。
为了避免犯错,她总是会让自己准备再准备,事前各种未雨绸缪。
“不够好”,是她内心长久的伤痕与自我怀疑。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自己一点一点地交了出去,用来交换爱、交换不被责骂或鄙视,希望被接纳,或是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一点位置,能够生存,能有一点喘息的空间。
就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勉强自己,也丢失了自己。而自己,原本又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还记得吗?
6.
对事事追求完美的她来说,出现的这些症状,就像失控的云霄飞车,一头撞进她的生活,把她所有井井有条的安排,撞得东倒西歪、七荤八素,也撞出了她对失控的恐惧与焦虑。
唯有关掉自己的情绪,专注在“能力”的培养上,让自己“有用”“有能力”,才不会被淘汰,才可以处理每天排山倒海般的事情。
也才有机会撑得下去。
7
和以前的习惯一样,面对太过痛苦或不想面对的事情,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那些巨大的情绪;于是,他建了一座极为坚固的堡垒,把自己关起来,自己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
8
所有的抗拒,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心,不要再因为有期待,或是想起那些事情,而感到难以承受的痛。
应该是保护自己、遮风避雨的家,却成为带给自己最大伤痛的来源。但是这个痛,不能被承认,还必须当成是对自己的爱,强迫自己吞咽下去,像催眠般地告诉自己,这对身体很好。
连自己的感觉都不能相信、不能承认,甚至还要被扭曲。
这真的让人很难受。
难怪他必须用这种戏谑地、把自己当局外人的方式,看待这一切。
9.
“我们的选择,远比我们的才能,更能呈现出我们的真实面貌。”──阿不思·邓布利多,引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10.
这个“对不起妈妈”的习惯性想法,与其说是罪恶感,倒不如说是“如果我没做到、没做好,我就会让妈妈很不快乐,这样的我就很糟糕”的羞愧感。
如果这件事与“失能感”“失控感”有关,“愤怒”是一种有力,甚至是可以“控制全场”的情绪,因此,最常被拿来使用、帮助掩盖那些难以面对的复杂情绪,例如羞愧感、失控感等。
有的时候,那些对外的愤怒,其实是因为自己内心有极大的、难以消化与承认的受挫或受伤感。
11
在人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会有自己呈现的样子。
不论是什么样子,都是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努力的样子。
12.
停止批评自己,理解自己的选择。
就像“有用医生”本来认为,“当医生是我爸妈的选择,不是我要的,我是被逼的。但决定当医生,仍然是我自己做的选择。因为我评估过,做这个选择,可以让我不用一直花力气处理我跟爸妈的冲突,还可以让我赶快存到钱,搬离这个家”。
”这是我的选择”,并不等于“这是我的错”。
只是,大部分人,容易把“负责任”和“犯错”画上等号,而很难不自我批评。于是,使得这个“承认选择、负起责任”的过程,成为重如泰山的责任巨石,压得人动弹不得。
只是,当我们不能承认时,却又难以拿回自己对生命的主导权;因此,可能继续留在这个苦当中,恨自己,也恨别人,而无法动弹。
13.
承认自己的选择,不只是负起自己的责任,也是承认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做选择。
不过,有时候因为太苦,要承认是自己的选择,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当身边的人对自己很严苛,而自己为了适应生活,又内化了别人的标准当成自我批评的要求时——勇气,常在这些批评下消耗殆尽。
当我们愿意理解:自己的选择,只是为了生存、为了适应,而这些选择没有好坏;当我们能给自己一点同理、一点温柔,一些空间,能够好好呵护自我,让自我能够伸展时——自我会慢慢长出力量,面对这个世界;也将有勇气与弹性,让自己的人生有其他选择的可能性。
于是,我们不再只有努力做到别人标准的“正确答案”,而将能慢慢建立自己的标准,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14.
你要不要试着跟自己说“其实这样,已经够好了?”
一直都这么努力的你,应该很值得这句话吧?
或许有时候,你女友想要的,也就是这种感觉而已:只是想被理解、想被看见。可能比‘一直追求更好’还更让她在意,因为那代表,我在你心中是重要的。也就是说,比起‘我表现得好不好’,希望你更在意的是‘我好不好’。”
比起追求“更好”,愿意停下来,给自己和别人一点温柔,问问自己和身边的人:“我好不好?你好不好?”是需要更多勇气与信任的。
15.
情绪需要被看见与理解。
情绪就像个孩子,当你可以看见它、理解它,它就不用花很多力气、大吼大叫吸引你注意。你也可以在刚发现它的时候,先安抚它,而不至于到它已经过度扩张、难以控制时才被发现。那样,的确就会出现你不喜欢的失控感。
16.
做父母的,能给孩子的,就是祝福,还有一个避风港。再给其他的(如,包办、担心、控制、“我这是为你好”......),就太多了。
17.
我更想站在自己这一边。我想要保护自己,不要随便让别人定义我、给我贴标签。
18.
需要爱,但说不出口。有时用很严苛的方式对待自己或别人,希望从中得到安全感,用以安抚需要爱却没有得到的焦虑不安。
不如坦承“我需要你”。
19.
”我那么努力,他还是不回家,那是他的困难,不是我的问题,对不对?”
当我们为了别人的需求与感受、过度在意而奉献出自己的心力时,即使再有能力,我们都会受困于那种“被控制”的感受,而没有办法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只有把力量用回自己身上时,我们才会知道自己拥有什么。
20.
要面对“人生的许多选择不如自己的想象”,是很不容易的事,能够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且勇敢面对有许多不确定性的未来,真的很不简单。
“我们可以提要求,对方也可以拒绝,这就是界限。”
他们爱不爱你,那是他们的选择。你当然也能有自己的选择,无关输赢或自我价值,而是在于身为一个人的选择。你可以选择不爱他们,也可以选择爱他们;当你愿意为了爱他们而努力,其实是代表——你是有能力爱的。
“所以,不是我爱了就输了;不是我努力了,就代表我不够有价值,需要他们的肯定。”
“而是那代表,我是有能力爱的。我的努力,也可以是为了我自己。”
【写在最后】
1.
阅读是件是快意的事。尤其是当你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的时候。当你看到书上的那些咨询者慢慢坦露心扉,他们的一些情绪和感受,你也曾有过,甚至会在不经意间,在某个场景的触动下,习惯性地发作。当你听到看到他们曾经历的那些故事,你也会想起在某段过去,心里的那份悸动、无力、愤怒;还可能恍然,原来它们是这么来的。
阅读也并非都是快意的。尤其是当你被那些情绪和感受、以及背后的那些经历和故事,深深地剌痛了的时候。但幸而你心里明白:知道痛,知道哪里痛,知道为什么痛,是好事。生命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2.
也有不明白的。比如,作者在后记《你的存在,就是无可替代的价值》中写下的最核心的这句话,“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为了自己努力。不过,你再也不需要用努力来证明自己。因为你的存在,就是无可替代的价值”。
已经不只一次看到这样的文字,“你的存在,就是无可替代的价值”。但终究心里还是疑惑的:那种“无条件的爱、理解和接纳”,真的有吗?
作者说,“当我们愿意勇敢地相信“我们本身的存在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不需其他人来定义”时,当我们愿意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像自己的好友般,以遇到挫折时支持、信任自己,愿意停止如他人一般挑剔自己永远做得不够、不好时----我们会发现,我们能给自己的支持和力量,比想象的多很多。”
我愿意相信,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需其他人来定义。但同时我心里也明白,意义和价值是需要坐标的,之所以我觉得它不需要其他人来定义,恰恰是因为别人对它的定义已被我选择并予以了内化。正如哲学家萨特所说,“人的存在没有意义,人透过自己的抉择才能创造出意义。”而阿德勒则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赋予它意义,在这个赋予过程中,生命实现其意义”,所以,生命的意义不在终点,而在探寻的路上。
同样,若从价值的概念出发来理解,哲学层面的价值属于关系范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经济学层面的价值也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我的理解,价值是社会层面的概念,并非存在就一定有价值的。假如我是个恶魔、就像2001年石家庄特大爆料案中将炸药分放五处、炸死108人重伤38人、连亲人都不放过的罪犯靳如超,这样的存在还有价值吗?
“你的存在,就是无可替代的价值”。我相信当一个人能够无条件爱着或者被无条件爱着的时候,它是成立的。但以我的过往经历、以我现在的胸襟、以我当下的能力,我还是没法做到真正地理解和接纳。
我可以放下,不做过度努力;但我没法放下努力。足够好,对我还是极有诱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