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的理念和见识,就像明灯一样为孩子指明道路。日本著名导演在缅怀他母亲而写的一篇文章《我用尽一生与母亲较量:最终满盘皆输》里也曾写道:我想起儿时的玩伴,现在不是工人,就是黑道混混。我和他们哪里不同?没有。不,只有母亲不同。

最近有幸能和某机构的校长聊天,感触颇多。这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聊天内容正是我一直以来有在思考的东西,因而,昨晚在回来的路上,突然就想到:要不把它们记录下来吧,也算是浅谈一下我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和我聊天的女校长自己也是一个对教育很有看法的人,有很强的教育情怀。本科英语教育出身,研究生读MBA,当过几年大学英语教师,在生育了两娃后,开始不断反思孩子的教育问题,她更想知道的是孩子未来需要什么而不是把眼光仅局限于当下。在认为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她就创办了自己的以创新理念玩转英语课堂的少儿英语教育机构,当然这肯定也会有着其他的原因。正因为此,她的机构也专注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孩子们真正的英语听说能力,她觉得她的小孩需要这样的教育,同时,身边的家里有孩子的朋友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所以现在,她会经常外出研习,学习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这样两个孩子们在她的影响下也能快乐地学英语。

初听时,我就想起了在我的上一段兼职经历里与当时校长的浅聊。当时那个校长本身也是个很有教育理念的人,她的两个小孩都在广州上小学,她觉得教育是一种投资,她会很支持两个孩子们学自己喜欢学的东西。平时没有刻意盯紧孩子们在学校的课业,会更注重帮助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以身作则,她认为这些一旦形成了,学习成绩自然水到渠成的。此外,她会很看重培养孩子们其他的能力,比如:阅读的能力,公众演讲的能力,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等等。所以,他们家的两个小孩一直都有参加暑假寒假的各种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平时她也会有意识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因而小孩从小就有很多舞台的经验,丝毫不怯场,说话也很有条理。最让我很欣赏的是,她们家有一个专门设立的图书角,这个图书角从孩子们上幼儿园开始就有了,里面的书本从开始的绘本到漫画到小说。无论每天多忙,她都会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夜读。她说先生也很忙,但是在她的影响下,也渐渐会周末在家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泡在家里的图书角。在教育理念方面,先生一直追寻着她的步伐,为的就是给孩子们良好的家庭教育。

确实如此,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可以说是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说的更实际点,它也是阶层向上流动的一个很重要的通道。我们说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往往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特别是社会阶层里的底层和少数富人阶层。底层家庭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或者说他们的眼光会倾向更短浅,认为读那么多书无用浪费时间;少数富人阶层会偏向溺爱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能赚很多钱,用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中产阶层由于很多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逆袭,因而也会更懂得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深知原生家庭的负面作用,会很配合地做出改变。

孩子们一出生接触到的小群体就是家庭,家庭环境自然也就成为了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家长首先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同时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高肥沃的土壤。

在文章开头我所提及的两个例子里,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些父母都是中层及以上的人,他们当然有能力或者说有更好的意识去教育他们的孩子,可是那些很平庸没有那么优越条件的家长怎么办?

首先呢,我不驳斥这点,毕竟教育的阶层固化也是有存在的,特别是当下的中国。教育里有个马太效应之说:穷的更穷,有钱的更有钱。我以为,这里的穷和有钱更多是针对你的思维和意识等认知层面。这些中层及以上的父母在眼界财力上对孩子有帮助,孩子们自然机会更多,更能往健康全面成长方向靠拢。但是,即使没有物质的帮助,处于底层的家长们,只要他们有这样的意识或者理念,拥有想要不断学习的心,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受到太多的阻碍或者也有更多的机会走上正轨。具体而言,可以做到以下:1. 家长要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己也应该参与,而不只是扔给学校。在家里也要抽时间观察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习方面的心理方面的情况等等,及时和家长反馈。此外,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既做孩子的prompter又做participant。 2. 家长要主动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推荐李玫瑾老师的视频),不然就很容易成为孩子的“杀手”,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在互联网知识时代下,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便利了,只需要你拥有一颗求上进的心和想要改变的心,其实一切都不难。3. 家长要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人是创造价值的实体,而教育能让人创造更好的价值。其实,有时候忍一忍,只要孩子有心学,在孩子学习方面的钱是不能省的。

老实说,我自己也只是出生在介于底层和中层的家庭,但是我也很感谢我的父母愿意尽全力满足我在学习上的一切要求,在财力方面无条件支持我攻读到研究生。因而,我也认为我的父母是合格的。但是,我以为,离合格之上的优秀,却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自己一路颠颠簸簸走来,到20多岁的年龄,暂时不至于说混的太差,一方面有父母的供养,另一方面也多亏自己有着比同龄人更成熟的思想以及一颗好学的心。我的父母毕竟也还是70年代的人,他们身上一些肯干、善良、待人诚恳的好品质也有传授给我,但很多时候一些传统落后的思想却是很难扭转。有时候转念一想,至少他们培养出的我这一代人,能有这篇随笔如题的觉悟(父母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影响大),在某些程度上,他们也算是成功的。

正是我的父母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也经常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我做了父母,我会怎么样做?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的脑海里闪现的画面就是:晚上临睡前,我给孩子讲故事,一起分享故事心得;周末,抽出陪着孩子,我和爱人和孩子一起躺在公园的早地上哼着歌;等孩子再大点,尊重孩子的意见,凡事都和孩子商量,了解孩子的心声,珍惜每一次和孩子共进晚饭的机会....

是的,无论是在社会的底层或是中层上层,在家里大家同样是父母,我认为最起码都能做到的就是,父母的言行举止要得当,家教要好,理念要正确,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会心思清明,才会走上正确的道路。至于我们说的教育里的阶层固化现象,哪个哪个阶层的父母,他们在培养孩子上更具优势更有条件,这点我们无法否认,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个人不断奋斗,才能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方面我能理解我的父母的不完美,另一方面我也因此要求自己在未来为人母后要更完美。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低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