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让城市“移动”起来

第一代城市发展逻辑——中心化

在便利化交通工具和整体规划的道路出现之前,人群聚集的密度是非常低的。《傲慢与偏见》里面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住在乡间的富贵家庭各自拥有自己的庄园,两户人家之间可能隔着几个小时的“马程”。如此一来,富家小姐和公子们自然无法频繁会面、聊天,因此需要定期组织舞会作为“相亲”的契机,可能一周一次,也可能两周一次。

但是在交通工具升级换代之后,人群聚集的频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可以在早上从四面八方赶到同一个地方工作,可以在下午去会见城市另一边的客户,还可以晚上带着孩子去公园乘凉。这样一来,城市里必然会出现大型空间,来容纳这些聚集到一起的人群,比如工厂、写字楼、商场、咖啡厅、公园。

从本质上来说,城市便是人类自发发明的高密度空间。无论是从繁华的美国纽约还是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三线小城市,基本都是遵从同一个发展逻辑——空间密度不断提升。

但是城市的密度不是可以无限度提升的。在19世纪中后期以后,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去当工人,导致了大量的人口迅速在城市中聚集,造成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从而导致居住质量极其低劣,俗称为是西方世界的“城市病”。

如果你想了解19世纪末期的伦敦是什么样?不妨去看一看《雾都孤儿》、《双城记》这些小说里所记载的场景。在当时伦敦的大多数地方,街道上遍地都是便溺,没有下脚的地方。居住在两边建筑里面的人就把垃圾和粪便从二楼和三楼的窗口直接泼到街上去,满街臭烘烘的。伦敦的气候本来就非常阴冷潮湿,再加上没有对楼距的基本规定,导致各种疾病横行。这就是当时工业城市的一个典型写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33年,有一伙国际城市规划界的和建筑界的大腕在雅典开了一次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确定了一些现代城市规划的最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后来就被称为《雅典宪章》,它是定义了现代城市的一部基本大法。具体来说,他们认为现代城市是由几部分功能区构成的,分别是居住、工作、休息娱乐,以及交通这四部分。一个理想的现代城市应该把这四部分的功能内容区分开来,然后让它们有序地组合在一起。

《雅典宪章》对当时的城市病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因为《雅典宪章》的分区原则要求居住区和工作区分开,新的居住区要有足够的日照间距,保证足够的日照时间和卫生条件,城市基础设施至少能做到雨污分流。这个即使在中国也不过是本世纪以来的事情。

这些都是现代城市了不起的贡献,就比如说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人类的平均寿命差不多翻了一番。平均寿命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跟婴儿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有关的。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前提是居住环境需要有大幅度的提升,因为婴儿对环境的抵抗能力是最弱的。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间,《雅典宪章》就开始越来越显出它自身的局限性。

举个例子来说。在早期的西安城市规划中,分区是非常明确的——把中间的古城保护起来,城市的东半部规划为城市的重工业区,城市的西半部是城市的轻工业区。

这样的规划理论上来讲非常合理的,因为西部是上风口,东部是下风口,重工业区放在城市的下风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事实上,这个原则已经被贯彻到了所有的高中地理课本上)。

但是万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城市规划运行了几年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系统运行。

在重工业区的主要劳动力构成是青壮年男性,而轻工业区是青壮年女性。这些人结婚之后,要不然就住在城市东边,要不然住在城市西边,每天带来了巨大的潮汐式的通勤交通量,以至于让整个城市的交通都陷入到非常被动的局面中。

第二代城市发展逻辑——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出现短短几年后,就做到了城市规划界几十年来没有做到的一个工作,也就是让《雅典宪章》这样一种城市规划的根本宪法变得失效了。 城市逐渐挣脱了《雅典宪章》里种种原则的束缚,开始逐渐去中心化,由整体化变向碎片化。

今天每一个人都在说互联网让信息变得碎片化了,今天很少人再愿意去看整本的大部头著作,所有人的信息获取方式几乎都是碎片化的。同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城市空间也在逐渐地碎片化。

以北京为例,如果我们按照以《雅典宪章》为代表的现代规划理论来看,北京的规划非常糟糕。北京不是一个分区清楚并且整体规划的城市,北京被各种围墙大院切割成非常多的碎片,再加上以前老北京的胡同,很多地方根本进不去找不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雅典宪章》的思路是城市变得整体化,从而简化我们对城市认知的成本,降低我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协作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现代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的。你在纽约的生活经验到了柏林也是适用的,到了美国的任何一个小城市也是适用的。你不会找不到路,你看到红灯会停绿灯会走,所有这些都会的城市环境被大大简化了。但是遗憾的是,城市的个性化和趣味化也大大降低了。

到了移动互联时代,北京这种一直遭人垢病的碎片化城市结构,突然之间就可能变成了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结构。这是什么原因呢?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十年前给你一百万在北京开一间咖啡馆,你会选在哪呢?任何一个有正常理性判断的人,一定不会把咖啡馆开在城市的胡同深处,一定找一个交通最便捷的,最好是在大路的拐角,几条路交会的地方。因为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更多人知道。

现在很多80后外企、国企人员流行“辞职去开咖啡馆”,你会发现他们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他们会去找那些犄角旮旯的、用以前的观点来看是非常怪异的、不适合开咖啡馆的地方,甚至是又老又破的房子,大院深处、夹缝深处来开咖啡馆。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你可以用大众点评了,可以在微信上推送了,可以在微博上营销了。城市里的空间既在实体世界中存在,也在虚拟世界中存在。只要增加了虚拟世界的密度,实体世界中的密度也会增加。

今天,北京越有格调的咖啡馆,越是人气爆棚的剧场,越有可能藏在城市的深处。我个人很喜欢的东城区的福叁cafe、南锣鼓巷里的四合院春饼店、国子监的梵几家居馆都属于这一类。大院里空间更有私密性、自主性,自然也增添了趣味。

有了移动互联以后,整个北京城几乎实现了一个戏剧化的大逆转,城市深处的碎片化空间让这个城市变得具有空前的魅力。《雅典宪章》失效了,互联网却成了城市自我规划和迭代的老师。

第三代城市发展逻辑——移动化

去中心化的城市格局是我们正在经历的,那么下一代城市格局会是什么样子的,又是被什么技术力量所推动的呢?

我认为这股力量来自于自动驾驶。

城市商业中心的概念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因为未来每一辆车就是一个商业中心,车的交通工具的属性会逐渐降低,商业空间的属性变成主要的。车里放了一台咖啡机就变成移动的星巴克,放一块大屏幕就是移动的电影院,放小屏幕就是移动的分众传媒,放一套办公设备就是移动的写字楼。也就是说,商业中心可以拆分成一块一块的,放到每一台车里。每一辆车、每一条路,都可以变成商业中心,未来还会有很多这样的连锁反应。



附:待选标题

《无人车即将掀起第三次城市空间革命》

《颠覆互联网的是移动互联网,而颠覆城市的则是移动城市》

《无人车让城市“移动”起来》

《城市新物种——车轮上的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人车让城市“移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