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点滴和《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首先要表扬一下自己,终于摆正心态,容忍泡姐很多的行为,比如今天晚上玩干花花,是为了让她感受下干的花花的感觉,然后把花花放进水桶里,泡姐说它就可以游起来了(真是太对了),最后用脚踩花花。泡姐其实是一开始有点拒绝,让她拿花花的时候,她先是自己摸了一下,就扔了,又摸了一下,然后又扔了,只说“好漂亮”,虽然很想继续,但是还是在观察,直到改变方向坐到我怀里,似乎有了安全感就终于拿起花花,把玩起来,开始也不用脚,最后也踩在上面跳起来,这应该也算是她思考的过程了,如果我不懂的时候,我可能以为她是害怕,但实际不是。我们拿着花花放在水桶里,看花花飘起来,我说你看它只能漂在水面,我们两个把手放进水桶,泡姐说“妈妈手大,泡泡小”“花花小,所以嗯嗯(就是飘着)”,我搅动了一下水桶,于是水就转起来,泡姐说“花花游起来”,于是她一直让花花游。这个游戏玩了一个来小时(玩水的确很耗时)。接着去实践今天的课程,我贴了纸,示范了一下画了个圈,她居然也画起来圈,虽然不成形,但是有了那个意思,要知道,之前她只会画简单直线,特别惜墨,哇哈哈,好高兴。但是这个的确也没有持续很久,她还是心心念念花花,于是又去玩花花。后来看到牙签,她就全部打开,再塞进去,我给她数12345678910,她后来自己可以从6到10,也是进步啦,这一晚上进步可真是太多了。这些点滴和碎碎念,是泡姐的成长呀,只要耐心观察,就会觉得小朋友给了你无限的可能性,总有喜出望外的感觉。



回归正题:

读了两天《捕捉儿童敏感期》,解开了心中一些迷惑,你家的小朋友有没有这些情况,比如:所有家长只可以穿自己的拖鞋,不可以混用;喝奶的时候坚持自己打开吸管,插进孔眼里,大人一旦帮忙,立马翻脸;明明自己走得很好了,但是某个时间开始就只会抱住你的大腿可怜兮兮的说“妈妈抱抱”;积木永远都要摆的满地都是,你前脚收拾,分秒钟就掀起收纳盖全部扬出;你明明跟他讲不要这样说话,可是他偏偏要跟你“对着干”。这些,肯定每个妈妈都会经历,每个宝宝都是如出一辙,但是不要生气,不要恼怒,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就不会这样,这是小朋友们的敏感期,不同时间不同敏感阶段。

    我们通常对口欲期了解多一些,这个阶段小朋友喜欢用嘴巴探索,但实际不同阶段他在用不同方式探索.口欲期,书中提到:”孩子吃得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成人仅仅把它理解为吃,并关注节约”.而口欲期实际可以持续很久,只不过婴儿早期只把注意力放在口上,所以小朋友是用口来探索这个世界,而关于探索,书中讲到非常精彩的一段话:”探索世界是人的自然天性,这一天性能否得到发展取决于是否得到了及时、足够的爱和能够探索的自由。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以分钟计算被淘汰出了正常孩子的行列探索世界是人的自然天性,这一天性能否得到发展取决于是否得到了及时、足够的爱和能够探索的自由。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以分钟计算被淘汰出了正常孩子的行列。探索世界是人的自然天性,这一天性能否得到发展取决于是否得到了及时、足够的爱和能够探索的自由。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以分钟计算被淘汰出了正常孩子的行列。”.多么残酷又现实的一句话,所以千万不要阻碍孩子的天性,从现在开始就住手,每次想要阻止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

    小朋友不仅是用口来探索,随着他慢慢长大,他想要使用的”工具”也会变多,所以,书中提到”生命器官严格执行着‘用进废退’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各个敏感期,如果儿童受到干扰和阻碍,不能正常使用他们的身体的各种功能,相关的功能就会丧失。不能使用手,手就会多动;不能使用脚,脚就会无用;不使用鼻子,鼻子就会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会失聪;不使用眼睛,眼睛就会失明”,书中提到的例子,就是小朋友出生后由于一只眼睛感染而被蒙住,两个星期后纱布去掉,小朋友居然也还是不能看见,虽然他的眼睛是正常的,但是在这两个星期里,为这只眼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战略转移”了。这个简直是太震撼了,也基本验证说,人脑子其实使用的比例很少,自我挖掘的也没有多少,所以只用越使用才会越灵活,大概是一个意思。

    除了口欲期,秩序期也是被家长广泛知道,但是并不一定真正了解的。小朋友在建构秩序感的时候,有时候特别坚持某件事情,被家长视为“任性”和“胡闹”,但其实这是“执拗”。“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比如看光碟不能被打断;大人不能将衣服搭在臂上;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有客人来访,听到门铃声必须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剥糖时孩子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孩子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来一颗”,这些似乎看上去都是小朋友“执拗”的表现,但实际这是他们在建立的秩序感,因此请尊重这种秩序感。当然这个敏感期,也不是一上来就表现出执拗,刚开始可能仅仅是不安和苦恼,而随着小朋友自我的逐渐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会接踵而来,这是一条脉络。

    另外,一个重要而不太被我(也可能是大多家长)注意的是关于“探索空间敏感期”,书中提到:“儿童通过物体的位置探索空间,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通过不在视界中的物体探索空间,还通过弯曲的视界探索空间。他们由此得到空间感,形成空间概念。这些都是空间的要素:直观的位置,直观外的位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逻辑的起始点。但生活中,儿童对空间的探索常常不被家长所了解,家长不知道敏感期这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自然也不知道有一个探索空间的敏感期”。因此小朋友观察运动的物体,将摆放好的积木全部散开,都是空间探索的一部分,不能阻碍他们,并且要意识到这是他们一个敏感期。

    最后,看到目前最触动我的一点,便是关于”征求别人意见“中讲的桓桓的故事,他想要文文的车,向文文表达了他的意愿,但是文文拒绝了他,桓桓居然特别平静的走开了,没有苦恼,也没有失望。这首先源于,要鼓励儿童提出请求,“儿童提请求的心理过程和成人的没有根本区别,但儿童心里没有世俗的考虑。和成人相比,儿童是一个心理的存在者而不是社会的存在者,交往对他的心理影响远远超过实际的交往内容。在交往中学会遵守秩序、调整自己,为将来孩子的人际关系智能打下基础”。这个例子中,首先是要让家长学会引导小朋友表达请求意愿,并且不要带着成人世俗的眼光,表达即可,他们实际可能也没有那些我说了你就应该给我等这些世俗的想法,另外一个最触动我的一点,是桓桓出色的心理调节能力,这个真的是很重要,避免患得患失以及过于敏感,我是个敏感的人,不能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是因为有时候会很在乎别人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举动,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非常敏感,我回想,也觉得是因为自己儿童时候安全感缺失,以及在跟小朋友交往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慰,使得长大后特别敏感,后来我也自己调整自己,但是很明显还是没有特别调整过来,所以,当小朋友想要表达出请求的意愿时,鼓励他;当他的请求不能顺心得到满足时,不予评价,不要用世俗的观点去点评,表达比结果更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小朋友在骂人时,不能强调不要骂,越是强调,小朋友就越加注意,反而起到反作用。

    以上是目前的读数心得,藏书馆读书笔记不能导出来,摘抄了很多原书内容,也算是读书笔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11.26点滴和《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