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幸福是一种平稳的状态,而幸福感则是这种平稳被刺穿后的一种应激反应,正如平静湖面很漂亮,但是看惯了,也就没感觉了,这时一滴水落下来,水面泛起了水纹,我们发现水纹很漂亮,可是很快的下起了雨,湖面水纹很多,我们又不觉得漂亮了,那么平静的湖面漂亮吗?下雨的水面漂亮吗?
都漂亮,而我们没觉得它漂亮是因为它是常态,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常态就忽略了幸福,而应该认识到常态就是幸福,而幸福感不过是这种常态被打破后的应激反应。
为什么说如梦幻泡影?因为发现这个特点后我们再看幸福这个问题,原来所有的幸福感其实都是原本幸福常态被打破的一种反应,那么自然的,当这种产生幸福感的事情频繁发生时,我们也不会有幸福感,因此,对待幸福的最好态度就是珍惜当下,因为当下的这种常态,就是幸福感的频繁发生。
【我】
了解了幸福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烦恼的出发点就是因为“我”,因此“我”是一个烦恼的根源,也因此“无我”会是一种答案。
当不再执着“我”的时候,很多东西就不会成为压力、成为负担,人的内心便会平静、愉悦、幸福。
而“我”本身就是一个很初级的认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人的一生其实都在抛弃“我”,但是因为鲜有人去观察,而忽略了这点。
比如还在孩子的时候,我们看到公园里的花,会去采摘,将其占为己有,而成年后,我们不再会这么做,甚至很多人反向的去照顾花,我们从最初幼儿阶段频繁的“我的”,到后来会说“这个”、“那个”。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抛弃“我”的过程——后阶段的人抛弃前阶段的“我”。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发现,往往是在度过了这个阶段后,自然的放弃了这个阶段的“我”,转向下个阶段的“我”。
这也是为什么学佛的人里普遍的年龄较大,因为自然的放弃“我”多了,剩余的“我执”少了,这是自然的力量、本能的力量。
但是只靠自然与本能的话,人很多时候会面临各个不同阶段的困恼,于是学习成为了可以超越自然与本能的一种方式方法。
我们通过观察、学习、思考、交流,会发现虽然我们说钱是现实、说物质是现实,可是事实上服务才是现实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都以为自己是为了赚钱,才工作,但事实上是因为工作,才有了钱。
因为工作,我为他人提供了服务,我服务了别人、服务了社会,于是作为回馈,我有了钱,当我服务的越多、越好,我得到的回馈也越多越好。
这就像我种下了一棵果树,我自然的得到了一树的果实,当我们种下了一片的果树,我自然的得到了一林的果实。
因为“我”是一个低端的认识,2、3岁的小孩子都知道“我的”,而这个认识如果不改变,那么我们增长的也只是年龄、知识,而得不到成长,成长就是我们从最初的“我的”这种“占有与破坏”成长为“爱与服务”。
这说的很冠冕堂皇,但却很真实,我们发现那些寺庙,人丁兴旺、香火不断,不是因为寺庙伸手要钱,而是佛学帮助了他人,而供奉这种智慧、感恩这份智慧,人们做出的自然反馈。
我们现在很多人面临的很多苦恼,其实就是现实要求我们要“爱与服务”,而我们自己却将自己箍在“私利”的小认知里面不肯成长,当外界要求与自我认识不符时,自然就会产生很多苦恼。
如果我只是想种树,那么自然就能结出果实,如果中途遇到虫害什么的,那么通过学习就能解决。
而如果我只想着果实,那么当树遇到虫害、当树的果实不如预期,我们就会烦恼。
【轮回】
果核可以长成树,树又可以结出果实得到果核,这是轮回。
轮回不是一层不变,而是雪球般的消耗与积累。
在远古时代有四个人分成两组从部落出发寻找出路,这时候A组的一位成员遇难了,A组另外一位成员救了他,于是遇难的那位很感谢救他的人,而救人的人则感觉这种感觉很好,于是这种帮助他人的行为就被延续下去。
B组一位成员遇难了,另外一组成员没在身边,当另一位成员回来时发现一起的那位成员遇难了,这时候他发现虽然一起上路的人少了,但是自己却获得了两人的物资,于是这种占用他人物资的想法诞生了,同时也担心着别人来占用他的物资。
当A组与B组的行为模式养成后,这种行为模式就成为一种习惯,不停重复,并且每一次重复都在加强,这就是轮回。
【命运】
命运就是一个规律的发展,因此它具有客观性,但也具有可变性,因为一旦我们做出了规律外的行为就会产生变化。
比如一个作息不规律的人,长久下去,身体就会越来越差,这是规律,但是如果某一天他忽然因为某件事而规律作息,那么原本的发展模式就被打断了,这就是所谓的改变命运。
现实中的插车行为就是对原本车辆正常行为规律的破坏,而插车本身具有一定行驶危险性,于是频繁插车的人遇到交通意外的风险也比别人高,因此频繁插车的人如果这种行为不变更,那么发生交通意外就会是他的一种命运。
【活着是为什么】
一个人活着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就像万物一样,只是为了活着,但是我们自身可以赋予活着的意义,这种意义可大可小可远可近,但毫无例外的是,我们都在为了更幸福这一目标而努力着,所以,我们活着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更幸福,不论宗教还是神话还是工作还是政治,均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