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最近都忙着辞职和被辞退,理由是要跟今年的“996”说再见

晚上好!

最近上班儿的各位,

是不是在忙着年终总结和筹备年会呀?

而我身边的同事最近都忙着辞职和被辞退,

理由是要跟今年的“996”说再见。

我最早接触到996的时候,

是今年来北京面试的一家餐饮公司,

虽然一开始听到一周要上6天班,

并且每天9点上班晚上可能9点下班后有点无法接受,

但谈完薪资和公寓,

心动了(你能拿它怎么样啊)~

好在我年轻体力好,

倒也扛得住, 

只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变得很少,

已经数不清这是被996吞没的第几周了,

但总算是在下一个目标的路上~


那么996到底是什么呢?

今年马云回应大热问题,

996。

“我个人认为,

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

很多公司、

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

你什么时候可以996?

你一辈子没有996,

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

这个话题太有争议性了,

朋友圈的意见两极分化,

有些人认为马云说得很有道理,

也有人强烈吐槽说马云是黑心资本家。


马上有网友贴出了马云早年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候说过:

如果有来生,

我一定选择家庭,

不会终日忙于工作。

脸打得啪啪响。

你看,

一个成功的人,

往哪个方向说话好像都是有道理的,

所以有钱人的话,

真的不能信。

作为一个普通人,

今天说说我对996的看法,

你一定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996是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

你应该比较幸福。


很多996的下班氛围是,

不管你做没做完工作,

你都不能走。

你要意思够12小时*6天,

没事儿干就坐在工位上为公司的前途祈福。


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从来都没有否定说,

老子一天班都不能加,

因为有时加班是必要的。


程序员常年加班(光头哥),

我们做新媒体的更是24小时stand by,

热点一出不管在天涯海角都要打开电脑;

还有竞价,

设计师,

广告人……

忙起来不要说996,

007都不够用。


但这些都是「软性加班」,

我们是隐形加班人口。


这玩意,

身边很多25-30岁之间的同事试过几个月,

除了埋怨和脏话,

没有别的表达。

一切源于,

非自愿。


我们自愿对这份工作认真负责,

拼搏热爱,

掉光头发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儿,

但你不能强制要求我为公司熬成秃头吧。

个人成长是自我选择,

养成好的工作习惯,

每天开始工作前的第一件事是:

一个to do list。

查看昨天未完事项,

列出当日要完成的事项,

把最重要最紧急的先处理。

为公司做事是基于合同,

这俩不相干。

热爱工作不等于强制996。



996最大的敌人是谁?

今年2019年的大学生,

再破纪录,

高达860万人。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那些抗议996的人,

最大的敌人不是你们的老板,

而是这860万的大学毕业生。


当你以为自己是混迹职场几年的经验老人,

有时比不过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普遍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

除了时间一无所有,

面对昂贵的房子和车子,

还有婚姻家庭和小孩,

如果不是富二代,

除了努力拼搏,

你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但是市场上好的坑位早就被前面的人占完了,

为了生活,

为了赚钱,

为了梦想,

他们一定会跟老板说:

老板,我不介意996,

请把项目交给我,

我一半工资就可以了。

老板很开心,

因为企业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成本却下降了,

为什么不重用新人?


但对于职场老人来说,

到了三十多岁以后,

有了家庭和稳定的收入,

体力也不如以前了,

当然不肯996,

但又不想降工资,

怎么办呢?


所以就呼吁大家一起955咯,

这样大家都舒服一点。


毕竟他们已经占了好的坑,

经理是他们,

总监是他们,

高薪也是他们的,

要求大家一起955,

都不要跑得那么快,

这样年轻人就不会取代他们了。


就拿设计公司来举例,

一个35岁的设计总监,

如果怠慢下来,

25岁的设计师只需要拼命3年就差不多可以替代他了,

但是如果大家都不拼命,

慢慢来,

10年后这位年轻人都还是他的下属。

这想法真的完美。


而这位35岁的总监,

他的坑位也是年轻的时候用996换回来的。


最后,我的观点。

996就是那么简单,

是市场的选择,

不是资本家的选择,

资本家根本不用说话,

大学生送上门说愿意一半的工资干一样的事情,

你说HR会怎么选?


选个G8啊,

赶紧把作为没有什么战斗激情的老油条派去最差的岗位,

希望你主动离职,

让位置出来给年富力强又低价的年轻人。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选择~


我感性的时候很喜欢朱德庸的语录,

他喜欢悠闲的生活,

他说过:


“我喜欢假日去买菜,

可以慢慢地挑选,

有一种富饶的氛围,

也有一种过日子的感觉,

每回逛到熟悉的摊子,

老板会很热情的告诉你哪些鱼哪些菜是新鲜的,

还会传授你做菜的秘诀,

哪种鱼可以干煎,

哪种鱼可以红烧或清蒸,

有时候一晃就是两小时,

有人两小时可以挣到许多钱,

而我两小时挣到了生活的感觉。”


但这种心境,

应该是未来我向往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着急,

在什么阶段就接受什么样的安排,

什么苦都会熬过来的,

什么甜头也都会到来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走好每一段路,

让自己往后的人生选择权更大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事最近都忙着辞职和被辞退,理由是要跟今年的“996”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