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关注0-6岁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
首先把书中部分我印象深刻的内容节选。
其次是我自己在日常育儿中的实际应用。
最后是我的几点感悟。
一.魏教授把儿童早期教育中最应该重视的概括为五个部分—智力脑,情绪脑,运动脑,语言脑和创意脑。
(一)智力脑
分别讲述空间认知、注意力、记忆力这几种典型的智力指标,最后介绍科学思维和数学思维这两种宝宝启蒙思维方式。
书中的例子:“寻宝”小游戏锻炼空间认知
我在家里经常跟女儿玩“寻宝”游戏。首先我会在家里的某个房间藏好一个玩具, 比如女儿的玩具熊。然后我会跟女儿一起,画一画家里的平面图。不用担心孩子还太小,大多数3岁左右,孩子已经具备学习简单地图的能力了。我会引导女儿自己来解释这个平面图,问她:“这个长方形是什么呀?”女儿说:“是客厅。”这个长方形右边的小正方形是什么呀?”女儿说:“是卫生间。”我接着问:“卫生间的对面是什么呀?”她抬头想了想说:“ 是爸爸妈妈的房间。”孩子解释完通之后,我再把藏玩具的房间标出来,让她对着图去找。
随着女儿长大,她关注的地方也越来越细致,我会升级寻宝的难度,提高藏宝图的精细程度。我可能会把玩具藏在客厅的一个角落,然后跟她一起画客厅更详细的平面图。她会说:“这个长方形是电视,电视左边的圆形是花瓶,花瓶里面插了花,花瓶的下面是柜子。”我尽量把藏玩具的地方选得隐蔽,这样,孩子用来描述位置关系的空间词汇就更丰富、更复杂了。
在户外也能玩这种游戏,让孩子看地图,带着你找景点,也是一种“寻宝”。有一次我跟女儿去圆明园玩,我让她拿着地图,地图上标示了一些用数字编排的景点, 我女儿就按照这此数字的顺序带着我逛。从圆明园南门入口进去,看到荷花池她知道到绮春园了,维续往北走,看到断壁残垣她知道到西洋楼了。该要折返的时候,对着地图里的景点,再根据现实的线索,她自己学会了辨认方位。
(二)情绪脑
人与机器人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就是人有情绪,具有社会性。情绪与社会能力密切相关,如果不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一定会影响一 个人的社会交往。比如,谁愿意跟一个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的人打交道呢?
在情绪脑模块,关注了孩子的社会和情绪能力发展,说说孩子发脾气打人怎么办,怎样帮助孩子锻炼社交技能,怎样培养孩子成长型心智,此外再谈谈父母怎样避免过度养育。
书中的例子:
1.如果我们看到孩子正在打人,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立刻坚决地制止。注意,态度要坚定,握住孩子的手,带他离开“打人现场”,稍微远一点。这样能帮他的情绪“降温”。
然后,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事件,帮助他解决问题。我在前面说过,孩子可能因为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够而付诸暴力。他们的前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我们大人这时应该充当孩子的前额叶,帮助他理性思考。我们要理解孩子,帮助他梳理问题所在,然后跟他一起想办法解决。比如, 孩子因为跟小朋友抢玩具而打架,你可以这样跟他回顾:
“你刚才非常生气。你想玩那个小汽车,他却不给你。”这样说,孩子感觉被认同,可能开始平静下来。
接着,你可以邀请孩子想办法:“你想玩小汽车,其实还可以想其他办法。跟他商量一下,用其他玩具跟他交换。要不然,轮流玩也行。或者,你还有什么办法?”当孩子开动脑筋开始想办法,他的理性脑启动,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即使孩子并没有想出其他方案,也会更加冷静。
孩子冷静下来后,别忘了提醒他跟对方道歉。道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社会能力,让孩子学会表达友好。还是刚才的例子,孩子冷静下来后就可以很自然地带着你们的方案去找对方。你可以教孩子:“看他很伤心,因为你打他了。可以让他开心点吗?你去说‘对不起’,两个人拉拉手吧。在这一点上,你们轮流玩这个小汽车,好不好?”
2.三招搞定公共场合的“熊孩子”
(1)设定期望,提醒行为
比如,你可以在去公共场合之前给孩子打好“ 预防针”,给他设定明确的期望,不断地提醒他“规则是什么”,还要用温和的提醒强化他的行为,告诉他“该怎么做”。
比如去餐厅之前就清楚地跟孩子解释一下 为什么去,给一些框架性的指导,告诉他:“我们今天晚上要去餐厅跟奶奶-起吃饭,你可以好好享受美食,还有跟奶奶在一起的时间, 但今天晚上不是去玩的,所以你不能乱跑或说话太大声,因为那会干扰周围的人。他们也跟你一样是去享受美食的,可不希望被别人打扰哦。”
还有关于礼貌的规则,比如,“你可以选择菜单上各种好吃的,但是要记住,点完菜要跟服务员说‘谢谢"”。不小心碰到别人不能不理不睬,要说“对不起”。
当孩子表现得好时,要记得表扬孩子,正面强化他的行为。但是就像我在前面说过的,表扬不能简单地说“你好棒”,而要有针对性地称赞他的特定行为。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说:“你在餐厅表现得真好!”而要说:“今晚在餐厅吃晚餐时,你乖乖坐在座位上,没有吵闹,筷子也用得很好,你做得真好!”
(2)在公共场合不要修正孩子的行为,直接离开
如果孩子已经在公共场合“熊”起来,你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不要急着修正孩子的行为,直接离开就好。也就是说,孩子表现不好时,你不要立刻大呼小叫,或者当众打骂、教训他,因为此时他其实是听不进去的,只会觉得尴尬甚至愤怒,而你也会更加心烦和生气,接下来的场面很可能难以收拾。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在公共场合行为不好,场面已经很尴尬了,你应该做的是带着他离开,这既是给孩子一个教训,“你如果胡闹,就不能再继续吃饭或者逛街了”;也给了你们平静下来的时间,之后再慢慢教育孩子会更有效;同时,离开也是对公共场合中其他人的尊重。
(3)早培养,从点滴做起
对于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要早培养,从点滴做起。这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法,而第一条和第二条只是应急方案。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
(三)运动脑
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环环相扣。身体的发育,对智力、情绪、语言都有影响。有神经科学证据表明,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能促进认知能力提升。这里说的‘“运动”, 不是单指在运动场上进行的那类狭义运动,而是泛指人身体所有部位的任何动作。在未来脑计划的运动脑模块,关注孩子的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有氧运动,再讲讲孩子非常重要的一项粗大运动走路, 以及父母关心的近视问题,最后聊聊手势如何促进孩子大脑发展。
书中的例子:
让孩子运动,不能太功利
有些家长会说:“是啊,我也知道运动重要,所以就给他报了足球班、游泳班、跆拳道班。”这些班当然有好处,尤其是孩子跟其他孩子在一起, 就更可能会喜欢运动,但是报班的时候注意,应当以玩乐、游戏为主,千万不能强调掌握什么技能、 达到什么水平。照理说孩子没有不喜欢运动的,他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的玩和游戏里运动。但是,体育技能是必须通过拆解动作、反复练习来提高的,专业运动员都是这么做的。可是,对于孩子,过早地让他大量重复一个动作,往往会让他觉得太枯燥。再加上老师成天说他这个动作做得不能准,那个技术要领没掌握,会更加打击孩子的自信,最后反而扼杀了他对这项运动的兴趣。
所以,对于小孩子,只要他有足够的运动量就好,不要过于追求技能目标。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上运动,自发地去运动,就应该在他运动的时候给予更多的人际支持。比如,他上足球课的时候,为他喝彩,下课后跟他讨论哪儿踢得好,哪儿还可以提升,这样他会觉得父母特别认同他运动,也会更加喜欢运动;而不是把孩子往各种班上一送,然后你在旁边玩手机。
在专业技能上,教练比你专业,但是在陪伴孩子、支持孩子上,你可比教练重要多了。所以第二点是,让孩子多运动的最好方法就是你和他-起运动。这也是我一贯主张的,育儿育己,这样不仅孩子的大脑有更多的养分,你自己的大脑也会变得更肥沃,何乐而不为呢?
(四)语言脑
语言学习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语言让人类的沟通更加高效,阅读让我们得以随时随地触碰到古今中外的思考。对内,语言发展在记忆、情绪理解及控制、社会技能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未来脑计划的语言脑模块,关注了孩子学龄前的语言学习,包括讲故事、亲子阅读、英语启蒙、念古诗和自主阅读。
书中的例子:
1.绘本阅读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很好的工具。用绘本帮助孩子学习语言,我建议把亲子阅读当成舞台剧,跟孩子“演”起来,家长可以当演员,让孩子当导演,阅读过程中跟着孩子的兴趣走;还要鼓励孩子多说,增加跟孩子的互动,让孩子更多地练习语言。
2.三种亲子游戏, 边玩边学外语
玩着学外语的关键在于互动,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互动,你还可以用亲子游戏来玩出外语能力。以英语为例,我总结了三类语言学习的游戏:第一类,做孩子的朋友,跟孩子一起听英文歌谣、看动画片、读故事;第二类,做孩子的老师,带孩子玩节奏感强的英语游戏;第三类,做孩子的学生,让孩子带着你“玩”英语。这类游戏可以衍生出很多小游戏。
(五)创意脑
人们对孩子的创造力常常有些误解,认为孩子越小创造力越丰富,认为创造力不需要教,只需要保护。的确,孩子天生好奇,有创造潜力,但真正的创造也需要被引导,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未来脑计划的创意脑模块,作者介绍了培养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方法,关注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并讲述孩子具体怎样用音乐、美术、游戏等方法进行“创造”。
书中的例子:
1.联想性思维
我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我常常指着家里的东西问她:“电视机和吸尘器,有什么共同点?”她先说:“都是家里用的东西。”然后开始开动脑筋:“ 都要用电,都要花钱买,都是姥姥姥爷用得多,爸爸妈妈基本不用....”你看,这最后一个,如果她不说,我自己都想不到。
当然,不能只拿东西的用途去问孩子,我还会拿生活里的其他一些东西去问她。比如,我女儿从小对数字敏感,把我们家里所有人的生日都记住了,有一次我们走在街上, 看到一个门牌号是78号,我问她:“你看这个地址和爸爸有什么共同点? ”她很快就说出来:“它跟你都是78!你是1978年生的,它是78号!”
2.反事实想象游戏,培养孩子想象力
怎么才能培养这种想象力呢?对于这种想象力,有三个简单的分类法。第一,对过去的推断: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本来不这样,会怎么样?第二,对现在的思考:如果现在不这样,有什么其他可能性?第三,对未来的计划:如果未来是这样的,会怎么样?
二.我自己在育儿中的现实应用
我在育儿中的现实应用例子:
1.风在哪里?
一天我问孩子,风在哪里呀,你和妈妈一起找找风在哪里吧。
我先给出孩子提示,妈妈找到风了,在树叶上,宝宝你看看哪里还有风,于是她就开始找了,国旗,衣服,小草,头发等地方都是她自己找到的。
2.刷牙的习惯。
刚开始刷牙,小孩子比较排斥。当时孩子很喜欢佩奇里牙仙子。于是我跟孩子说,你来当牙仙子吧,当然她很开心。但是牙仙子要爱刷牙,并且还要教其他的小朋友刷牙的呀,于是我就用手模拟摄像师给她拍照录像,告诉她现在其他的小朋友都在看你牙仙子怎么刷牙哦,他们都在夸你做的棒,要跟你学习呢。然后她就很开心,刷的也很认真,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就养成了刷牙的习惯。
3.故事演出来,讲出来。
这个与魏老师的相似,比如我们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同时,我们还会经常鼓励孩子即兴编故事,讲故事。
4.诗歌唱出来。
跟着婷婷唱古诗,不仅仅是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老人也喜欢上了唱古诗的模式,主动去学了。效果很好,记忆过程不累。
5.开商店,学数学。
孩子喜欢玩开商店的游戏,然后我们循序渐进地加入了数数,加减法。玩了几年了,孩子还一直很喜欢,对数学的学习也挺感兴趣的。
三.几点感悟
通过本书阅读,我得到孩子教育中的两个要点:1.育儿育己。孩子在成长,家长更是在重新审视自己,同时知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2.融入生活。融入生活的学习,阻力小,容易坚持。可以反复练习,举一反三。
对于本书:信息量还是蛮大的。去年读过一次,当时认为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育儿书。今年再读依然收获很多,科学合理,有例子,有数据,可实践性强。此书值得多读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