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和失去, 关于别人的期待和真正的自己, 这本书可能会给你答案。

“莉迪亚死了“这是小说《无声告白》的第一句话。这个混种家庭的女儿,那个成绩优异,遗传了妈妈漂亮的蓝眼睛,爸爸的黑头发,最受爸妈兄长妹妹疼爱,承载着爸妈最多期待的女儿——猝然去世了。全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又迫切想要寻求莉迪亚死亡的真相。随着一系列的情节转折,真相越来越近,一家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也随之公之于众。

这是一个困境的悲剧,亲人,朋友,外界好像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网住这个混种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藏着深沉的秘密,唯一要突破这张网,自己走出来的人,却意外死去,但她的死却帮助了家人走出困境。死了的人已经明白并得到解脱,而活着的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想通。

图片发自App

故事在回忆和现实之间来回切换,抽丝剥茧的回忆是从妈妈玛丽琳和爸爸詹姆斯幼年开始的。

妈妈玛丽琳来自单亲家庭,母亲一人将她抚养长大,是位家政教师。玛丽琳从小成绩优异,在母亲和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压力下,玛丽琳一直想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个自己。母亲那个成为医生的梦想将在她身上延续。

詹姆斯,顶着假身份的华裔学生,家境贫寒,靠着天赋和勤奋一路走到了哈佛。社会的不认同让他内心对归属感认同感的渴望愈加强烈。

两个人类似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跨过人种差异,成为夫妻。玛丽琳爱詹姆斯身上的那种坚韧以及平静,那就是她一心渴望的独一无二。詹姆斯爱玛丽琳,更多是因为,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环境下,他太想融入白种人的社会,他享受被一个白种人女孩爱慕的感觉。

图片发自App

这段婚姻的代价就是,玛丽琳和母亲决裂,因为怀孕,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也没有成为她想成为的医生。从此,她成了华裔教授詹姆斯李的太太。她的生活从此只有丈夫、厨房和孩子。而她中途反悔,选择离家出走,继续学业,这消失的几个月给女儿莉迪亚的心中留下的阴影就是,莉迪亚下定了而在决心,只要妈妈能回来,自己做什么都可以,一定会满足妈妈所有的愿望。而一个原本想依靠妻子来进入主流社会的丈夫,却发现妻子比她更不合群更没有朋友。玛丽琳始终对因婚孕终结的学业耿耿于怀,詹姆斯始终敏感自卑,整个家庭氛围压抑晦暗。

这样的父母,不是在美国,就是在中国,大概也比比皆是。她没有成为医生,所以一厢情愿认为女儿极有生物天赋,一定会进入哈佛,成为最优秀的女医生。他一辈子找不到社会认同感,所以期望子女成为学校里的社交明星,成为他的骄傲。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十几年,竟然全然不知道,他们塑造的一个家庭,像牢笼,紧紧捆住孩子,用要求来表达爱,用失望来施加压力,只在子女拿到优异成绩单的时候才有一丝笑容。

母亲玛丽琳希望她成绩优秀当上女医生的敦促,父亲詹姆斯对她融入人群的期望,唯一知心的哥哥内斯离家上大学之后的冷漠,妹妹汉娜和朋友杰克也都不能给予她想要的关怀和爱,没人知道她真正想要什么。

莉迪亚死了,溺水淹死了,在她明白了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她对自己许下新的承诺,决定重新开始之后。她以为自己已经克服了一直以来存在于内心的各种恐惧,包括自己不会游泳这一项,所以她跳下木舟,准备横渡湖心,打破旧的,迎来新的。可她不会游泳,沉在了湖底。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中国读者们可能会对这个故事产生更强的共鸣吧。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做法多么熟悉、普遍,这不就是最最中国式父母的做法吗?坚定固执、数年如一日地把人生的失意转化为培育儿女的动力,幻想把孩子当做替身、实现自己的梦想。以爱为名。

《无声告白》的作者用敏锐的洞察力和勇敢的坦率,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对“与众不同”会产生的渴望或恐惧,看到对于自己的期待、对于他人的期待又是怎样对自己、对他人形成枷锁,更无奈的悲剧是,一个人的反抗有时却又成了另一个人的枷锁。

图片发自App

为了满足父亲的期望,莉迪亚经常性的假装打电话。为了让母亲高兴,不再离开,满足她无止境的期望,尽管很多期望甚至在自己的能力之上。哥哥要离家去外求学,自己向杰克表白遭拒后,她意识到了自己一直活在恐惧之中。她决定直面恐惧,决定重新开始,做她想做的事,她决心改变一切,然而却意外溺亡了。

不想让你失望,为了让你开心,为了明天你依然愿意陪伴,我选择承担这些负担,在我决定卸下这一切的时候,我也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体谅。这恐怕是莉迪亚最后一刻的所想吧,也是大部分中国孩子正在经历的吧。

爱和失去,期待和自我,这是一部悲伤的故事,却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洞见,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在进行着自己的修行。性别,种族,父母未完成的梦想··········,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反思,有些误会可能永远无法消弭,有些选择可能注定如此艰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爱和失去, 关于别人的期待和真正的自己, 这本书可能会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