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保险的专业性有多重要

前段时间,有位女士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她在平安保险公司新人班培训了五天,培训的主打产品是目前平安热卖的平安福,公司主管一直催促她带单上岗。

女士对保险一窍不通,学习了五天也没有搞明白平安福保的是啥,只知道周围同事都说那产品好的不得了,让她必须赶紧给自己和家人都买一份。

原本女士到平安学习就是为了给丈夫买保险,她想买的明白,不想稀里糊涂地买了之后觉得不适合再后悔。平安福学习了半天,觉得挺贵,所以一直犹豫。

这期间,她与朋友聊天谈起保险,很纠结。一方面平安的主管一直催她上单,一方面她又搞不明白产品。朋友认为有必要找位专业人士给女士做一对一咨询,解除困惑。于是带她到我的工作室,把情况做了具体说明。

我很理解女士的心情,保险行业越来越规范,客户购买心理也日渐趋于理性,保险产品与其它商品一样,有性价比的高低。

平安福从2017版到2018版,保险条款有所改动,2017版几个主险和附加险拆分后套卖,受到市场反馈后,2018版的平安福不再强制填加附加险。针对普通老百姓,我不能说平安福很烂,我只能说它很贵。

平安的业务员一直在推崇公司品牌,有位业务大咖曾一度在培训时豪言: 中国只有两家保险公司,哪两家?——平安和其它保险公司!

问号的后面要停顿十秒钟,激发起听者的好奇心,然后再高喊出答案,用以表明平安第一。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洗脑式演讲,蛊惑性很强,听者反应自然热烈。后来,很多保险公司培训延用了这种模式,出现了“太平和其它保险公司,泰康和其它保险公司,华夏和其它保险公司”等等。

人是环境动物,身在其中,并不认为这样的逻辑有何不妥,反倒能激起浑身斗志,恨不得马上冲向市场,去告诉所有人自己工作的那家保险公司有多么厉害。

保险公司与业务员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哪怕你天天出勤,勤奋拜访客户,可一个月不上单,保险公司连根毛线都不会给你,两个月不上单,你都没脸照镜子,三个月不上单,你简直都愧对列祖列宗,赶紧卷铺盖走人。

所谓的底薪是与业务挂钩,没有业务,三个月(一个季度)考核后直接销号。公司与业务员签的是代理合同,不是劳动合同,没有五险一金。但保险公司的出勤考核非常严格,周一到周五必须天天出勤,迟到要乐捐五到十元,请假超过五天扣二百,兼职扣五百,扣的毫不含糊。奖惩要对应,可是如果全勤,只会奖励五块钱一个的小杯子或者一包餐巾纸(哄孩子玩呢,咋不奖励小红花呢?)。

我在新华保险公司工作了好几年,一直纳闷一个问题,按理说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业务员哪怕是用一张宣传材料也要交钱,那么多的考勤扣款都去哪里了呢?

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全部都是代理制,这种体制下的业务员经过洗脑式培训,不可避免的都是忠诚度很高,专业性却很差,哪怕是从事五年以上的业务员也不会有机会去接触《保险法》,而《保险法》的很多条款在理赔时都会用到。

这种体制下的业务员,只会卖自家的一款或者两款产品,经常用产品停售或者预测的高利率等低劣手段吸引客户。

新华保险青岛分公司曾经有位很厉害的培训大咖,他有一套很厉害的销售理念影响了我好多年。他说,产品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以此说明保险销售的最高境界是销售人生问题,而不是保险产品。问题销售成功了,再烂的产品客户也会接受。

这种理论非常可怕,所以,在保险公司我从来不知道保险产品还有性价比。当我们的保险业务员在大力宣传公司品牌时,销售人生问题时,却忽视了保险最终落实的是理赔,对客户而言,保险合同才是理赔的唯一证据。

对那位女士,我最终给她推荐了天安保险公司的一款产品。普通老百姓,最基本的要求还是要物廉价美。我不是天安的代言人,我是比较了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之后给出的建议。

几天之后,女士给我发来微信,是几段微信聊天截屏。平安的主管知道她在天安买了保险,很气愤地给她发了几条信息。

我看完之后,被这位平安主管的“专业”折服,现贴出来一观,也把《保险法》第九十二条贴出来作为回复。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事保险的专业性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