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区跟小朋友玩儿,经常会交换玩具。有一天孩子用一个200块的变形金刚,换回来一个廉价的猪猪侠,看做工最多值20块钱。孩子拿着交换的猪猪侠玩得不亦乐乎,爸爸也觉得无所谓,趁孩子玩的时候正好刷刷手机。
孩子妈妈看不下去了,她觉得爸爸看孩子太不上心,孩子这样交换玩具太吃亏。妈妈想强迫孩子把玩具换回来,孩子不乐意,爸爸觉得多此一举,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类似的问题很常见,毕竟看起来差不多大的玩具,价格却是天差地别。就比如正版的变形金刚,手掌大小就要200块钱,小玩具店里卖的超级大的魔法棒也就10来块钱,价格的差异,确实会显得交换不等价。
但是亏不亏的到底应该怎么算,又是谁说了算呢?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孩子的玩具是谁的?
孩子的玩具自然是大人买的,但孩子玩具的支配权是属于大人还是孩子呢?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是一个女孩儿讲述她小时候的经历。她小时候喜欢看书,有一个亲戚来家玩,带着一个同龄的孩子,那个孩子就想要女孩正在看,但还 没看完的书。
女孩不同意,但妈妈硬是把书抢过去送给了亲戚,还嘲笑女孩太小气。女孩很生气,妈妈为了所谓的面子,把她没看完的书送人。
后来女孩用一个很执着的方式让妈妈颜面扫地。她每天放学都背着书包直接去亲戚家,书包里有笔和本子。她找亲戚借那本本属于她的书,她一笔一笔地把她没看完的书抄在了笔记本上,足足一礼拜,雷打不动的每天都去。她的做法让妈妈和亲戚都很难堪,这大概也是她想到的最有力的报复方式。
孩子的玩具也好,书本也好,有决定权的应该是孩子自己。就像随意把书送给亲戚的妈妈,她不觉得书是孩子的,她心里想的是,“你吃我的喝我的,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所以才会不顾孩子的想法把书送出去。
如果父母总是强制孩子,替孩子决定玩具的归属,那和把孩子的书送给别人的妈妈又有什么区别呢?孩子应该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决定自己玩具的归属,衣物的穿搭等就是其中的一项。
第二,亏不亏的标志是什么?
回到交换玩具这件事情上,什么算吃亏,什么算占便宜呢?玩具是花钱买来的,自然有价格的差异,在大人眼里,玩具就是钱,孩子就是四脚吞金兽。但是在孩子眼里,玩具没有这么复杂,它就是用来玩儿的。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段话,说透了大人和孩子看世界的区别。大人喜欢用数字衡量一切。
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有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他们了解了他。
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
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
用大人的标准衡量,等价交换才是平等的,200块钱的擎天柱换200块钱的大黄蜂才是公平,否则就存在吃亏和占便宜的区别。但在孩子眼里,这个玩具我不想玩了,我想换一个别的玩具玩,他的玩具恰恰是我喜欢的,能带给我更多的快乐,这就是就是值得的。
用钱来衡量,没办法衡量出快乐和满足。用快乐来衡量快乐,才是最接近本质最重要的标准。
第三,如何减少对交换玩具的纠结?
要减少对孩子交换玩具的纠结,就要新认识玩具,重新定义玩具对孩子的意义。
- 重新定义玩具
收拾孩子的玩具,总能收拾出一堆压箱底儿又昂贵的玩具,孩子不玩儿,又舍不得扔,这个舍不得很多时候是妈妈舍不得。
我家有一套《海底小纵队》的潜艇们,马蹄蟹艇、虎鲸艇、蓝鲸艇、灯笼鱼艇之类的足足十来个,很占地方但我舍不得扔,因为这套舰艇买下来将近2000块钱。
买玩具的钱,就是沉没成本,纠结沉没成本是没意义的。孩子喜不喜欢玩这个玩具,跟玩具是多少钱买的,没多大关系。当钱变成了玩具,钱的使命就完成了,钱多钱少也就没了意义了。玩具唯一的评价指标就是孩子的喜好,这样想是不是就不会纠结玩具的价格高低了呢?
- 让孩子对玩具倾注情感
有的玩具是有纪念意义的,比如某个特殊时刻的奖励,生日礼物等等。对这些有纪念意义的玩具,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把它随意交换出去,就要让孩子对玩具倾注感情。
比如给孩子送玩具送礼物的时候,有一定的仪式感,让孩子体会到收礼物的兴奋,和其中饱含的情感。自然而然孩子对玩具也会有特殊的情感,他也会想把它留下来。
我家孩子至今保留着一个托马斯的小车,这是他2岁时的生日礼物。他早就不玩了,但他不舍得扔,更不会跟别人交换。因为这个玩具是爸爸从俄罗斯背回来的。爸爸回来的那天,飞机晚点了8个小时,爸爸还感冒着,是这个玩具陪爸爸在机场一直等。
孩子就特别感动,他觉得这个玩具有特殊的意义,每次看到这个玩具他就会想起爸爸的“囧”途,每次收拾玩具都不舍得扔,要留着它做纪念。
- 孩子交换玩具后的后悔,是最佳的教育时机
孩子交换玩具也有后悔的时候,他可能觉得这个玩具不如他想象的好玩,玩两天就玩腻了。孩子表现出悔意的时候,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期,但这个教育不应该是幸灾乐祸的是数落孩子,“你看早听我的就对了吧”。
我们要告诉孩子,想把自己的玩具再交换回来,要看小朋友愿不愿意,主动权就在别人手里了。下次再想交换玩具要深思熟虑,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如果家里有特别昂贵的玩具,或有特殊意义不能随意交换的玩具,要提前跟孩子说好,不拿这个玩具出去交换,提前把“纠结”扼杀在摇篮里,省得事后麻烦。
透过孩子交换玩具这一件小事,能看出很多道理。有的家长会很在意玩具的价值,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强迫孩子把交换的玩具再交换回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家长并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这么做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虽然保住了“财产”,却是得不偿失。
你家孩子会跟别人交换玩具吗,对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