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了数个百倍币的物联网版块,故事讲完了吗?

区块链+物联网板块,向来是不缺神话的。

无论是传说中让某深圳少年一币暴富的Iota,还是让某大佬单币过5亿的Nano;

无论是号称”区块链3.0”的DAG技术,还是号称“区块链终结者”的Hashgraph;

无论是曾经涨到8000/枚、现在趴在133/枚的Byteball,还是李笑来老师公开站台的万亿TPS公链Mixin;

区块链+物联网的故事,都足够精彩。

从长远的角度讲,在5G技术解决了物联网的海量连接问题之后,阻挡物联网高速发展的因素似乎只剩下了安全和隐私问题,而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可追溯、不可纂改、公开透明等技术特性看上去与5G和物联网有着天然的契合,能使物联网找到一条将万物互联愿景变为现实的新出路。

但是在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内,在经历了“什么都没做出来就被爆拉一波的Iota”时代之后,市场对于新的物联网+区块链项目冷淡了很多。后起之秀如“Itc, Ruff, Ncash, Mxc”等等项目却在昙花一现之后迅速消失在了茫茫币海之中,尽管物联网+区块链的老大哥Iota、唯链频频放出各种战略合作的利好消息,似乎也是于事无补。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目前区块链技术还无法拓展到满足稳定系统性能和轻量级硬件设施条件下提供高并发的交易处理能力。此外,随着区块不断的扩展,交易费用一直在不停的增加,并且从现阶段看来这种状况难以得到有效地改善。

就算是号称第三代技术的DAG(第一代为POW,第二代为POS),其代表人物Iota也只是打着“无区块链,无交易费,无限可拓展”的美好愿景旗号,却在实际落地上达到了非常不靠谱的程度

比如Iota声称的无限扩展——攻击一个区块链系统从来没有像攻击IOTA那样简单——只要搞一台电脑不间断地、每分每秒不停地发起交易,让交易占据全网的50%以上,就攻击成功了。

当然了,Iota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改了它最初的愿景,说每笔交易必须算一个POW,以此来防止女巫攻击带来的双花问题。那,无限可拓展怎么办?

有了POW之后的Iota就难以适应物联网的节奏了。想象一下POW那高延迟的特性,并将其用在智能家居(比如智能电饭煲)之上,可能一餐饭都烧完了,一笔Iota的交易都还没确认吧。

更别提网络带宽、交易同步、POW外包、中心化的Coordinator等等摆在Iota面前的现实问题了,可以说,Iota离他的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实际应用真的是十万八千里。

既然连区块链+物联网的老大哥都前行地这么艰难,自然就会有人问了:诞生了数个百倍币的区块链+物联网版块,故事讲完了吗?

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因为那些顶级聪明的人——包括德勤、麦肯锡等等,已经多次论证了区块链+物联网的可行性。由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思科公司(NASDAQ: CISCO)联合出品的《区块链与物联网的双剑合璧》报告中显示,尽管只有一小部分公司正在试验区块链与物联网的技术结合解决方案,其中大多数尚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这两项新兴技术的双剑合璧,可在诸多应用场景和业务领域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正因为区块链天然的安全、可信任、降低成本等特性,它至少在IoT的三个方面能够成为其合适的解决方案:大数据管理,安全和透明性,还有对基于相互连接的智能设备之间服务交换的微交易带来的便利。

IoT在本质上是与大数据相连的。随着安装的IoT单元不断增加,物联网中收集到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数据成倍增加。这一庞大的数据如何处理成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有人就认为“只有使用区块链技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够为记录所有IoT单元的数据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能保证一旦数据被记录,之后将不可以再更改。因此,《区块链革命: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正在如何改变货币,商业和世界》一书的联合作者 Alex Tapscott表示:

“物联网需要一个物账本(Ledger of Things),该账本需要记录所有的发生在物联网内的事情,包括交谈内容,谁欠谁钱等,并协调所有发生的事情。”

目前,区块链IoT已经被一些企业采纳应用。比如NetObjex推出了使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该平台可帮助您找到停车位中的空位,并自动使用加密钱包进行付款。

金州食品(GSF)是一家著名的食品制造商,与IBM合作,利用区块链物联网改善其业务流程。GSF创建了一个透明的账本系统,可以让利益相关者实时访问。

Telstra是一家电信和媒体公司,它提供了区块链物联网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使我们的家庭安全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轻松管理。

现代韩国公司正在为他们的初创品牌HDAC(现代数字资产货币)使用区块链物联网,HDAC正在打造自己的专用物联网区块链。

再回到开头,如果说区块链+物联网已经被论证了确实可行,那我们凭什么要觉得它们在币圈的故事讲完了呢?正如区块律动在《Web3.0 宏观逻辑思辨》中所说,区块链生产信任的方法天然决定了它必须发币,网络安全和币价天生就是强耦合的,谁也离不开谁。一个去中心、无准入的系统,它纯粹靠代码设计是无法保证安全稳定运行的,所以必须在代码之外引入经济系统博弈,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激励层,即对维护系统的人给予奖励、对破坏系统的人给予惩罚。

因此实质上,区块链就是发币,发币就是区块链,所有更高层的生态都建立在这个发币系统上。所谓的信任,就是对所有权变更记录不可篡改的信任。


区块链+物联网的精彩故事在2017年拉开了精彩的序章,在2018、2019年陷入了短暂的低谷。但对这个在2020年全球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2025年全球规模平均将达7.4万亿美元的市场(麦肯锡预计)而言,目前的区块链+物联网市场真的是太小、太有潜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诞生了数个百倍币的物联网版块,故事讲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