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教授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界定可以视作受教育程度与道德水平不成正比的示例: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1]
自私与无私、生的本能与死的意志同为人类本性,如笔者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跨过西山和香山的边界所写:
“约七万年前,智人凭借符号化和概念化的复杂语言、仰望星空的信仰与不可遏制的征服欲望,让利己的本能与面对集体利益的妥协达到平衡,以集结百人的强大力量击溃中东地区魁梧的尼安德特人,自此世界各地的人种节节败退直至消失;约一万年前,植物被驯化为农作物、动物被驯化为家畜,自然被异化为改造的对象,人类进入农耕时期;约五千年前出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人类创造了自己的小宇宙,我们把它称为‘文明’。”
人类文明的必要条件是利己与利他的平衡,对于知识分子理应抱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期许。然而底子薄弱而强敌在外、经济优先而特社道路的时代选择,让文化风气的功利主义导向与人生价值的利己主义倾向成为今日今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笔者将结合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即明智”对道德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不成正比进行理论分析,而暂不涉及解决方案的考量。以下文本多方参考名家文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论文。
学者普遍认为,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是理智主义伦理学 ,其核心议题是"德性就是知识",即每个个别德性都是对它所关涉的对象主题的一种理智认识上的把握;人的行为动机也是理智主义的,因为行动者在行动时相信这是对自己最好的。由此衍生出作恶出于无知,即任何一种伦理上的失败都是基于、或者至少部分基于行动者对于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的错误信念或认知。[2]
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强调理性认识之于道德践屡的在先性,以“节制”为例:《卡尔米德》中苏格拉底“极力证明所有德性都是知识”,并以“节制/明智”(sophrosyne)作为“知识”的众多表现之一,因为如果人没有做到"自己认识自己"则"自己控制自己"也无从谈起,任何关于"节制"的讨论都已经预设其本质上是一种"知识"(phronesis)。[3]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评述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的探究路径在一方面来说是对的,在另一方面来说是错的,他的错误在于,他认为所有的德性都是明智的形式,但是他的正确在于这些德性没有明智是不能存续的。"[4]
他将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修正为认为"德性即明智",明智首先是正确的"希求",即以自己成为有德之人为目的,其次具备达到目的的考虑和选择等计虑性因素的知识,而同情体谅则把自己与他人按照正义的原则关联起来,并最终把捉真实的实践品质与行动能力。可见亚里士多德的明智包含着意、知、情、行诸种因素,由德性即知识到德性即明智,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所包含的要素予以具体化与实践化的界定,从而大大推进了对德性的定义。[4]
参考
^精致利己主义者https://baike.so.com/doc/24606202-25485238.html
^田书峰.苏格拉底论德性即知识.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3期:5
^先刚.苏格拉底的“无知”与明智.哲学研究.2017 年08 期: 61~68
^ab郝亿春.德性即知识?——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问题的应答及其根底.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