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灾难造就的下一个灵魂,是怎样的模样?

死亡摧毁不了世界!但目睹死亡,足矣彻底摧毁一个人的世界! 

一个人的死亡这件事,对于世界来说,其实就是60亿人少了一个...

但是一个人的死亡,对于他身边的人,就是一个世界的崩塌...

所以一直都不太喜欢数字,不喜欢死亡率,不喜欢犯罪率,什么百分几的死亡率,对于承受悲剧的人来说,那就是100%以上的痛苦。

而且这份痛苦会彻底摧毁和改变一个人,让他变成另一个人,没有重生,那不是另一个人的出生,那就只是那个活着的人的死亡!

《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想说的当然不是这个,只是我看到电影时恰好出现的一个想法。

关于《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

22年也破不了案的警察,就是废物警察,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了,对于大众来说,骂一声废物,宣泄过当时的情绪也就够了!

至于案件,即使是造成五人死亡的恶性犯罪,对公众来说,也不过是新闻而已!很快会有更新的新闻来掩盖这个新闻,然后一切变成发黄的报纸上的寥寥数字堆在角落!

然后,当杀人犯出现的时候,公众痴迷于他的长相,痴迷于完美犯罪,残忍的作案手法,逝去的五条生命以及目睹他们死亡的亲人的伤痂,通通都成为了施暴者的勋章...

我们真的会这样吗?人性真的就只是这样吗?

我没有答案……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被疯狂追捧的凶手,饰演者是藤原龙也,也就是《死亡笔记》真人版夜神月的饰演者。同样是高智商犯罪,同样是被追捧的高颜值,在电影的前期,我深切的怀疑,这是不是导演对于所有追崇《死亡笔记》夜神月的粉丝的讽刺。

不管怎样,还是先回到《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电影本身。

一个人的好坏,善良与否,有时候与他是否被追捧其实并没有必要的联系。

而现实中,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

影片的传作灵感便是来源于出版杀人自传成为畅销作家的日本人食人魔佐川一政。

类似的现实情节还有囚犯摇身一变成为知名模特。

你无法去评判这样的追捧是否正确。

我更倾向于,追星这件事,本身就是自身某方面的投射,一个人被许多人追捧,他也不过是一面照出社会某一个角落的镜子。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无疑,这就是一部讽刺社会现实的电影。

但,导演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受害者?加害者?

人在受到迫害以后的选择,映射出来的人性的另一面。

这是我认为电影实际要探讨的点。

一个饱受压迫的“受害者”(如仙堂俊雄),他最后所采取的行动,并非是报复那个对之施虐的对象或者去保护同样受害的人,恰恰相反,他选择成为另一个“加害者”,去用同样的手段制造与他一样的受害者,用仙堂俊雄的话说,制造同样的受害者成了一束光,照进他心底那个始终无法被照亮的黑暗中,“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角色的吊诡转换,实在更値得我们深思。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电影中,明显有PTSD倾向的除了仙堂俊雄,还有受害者牧村里香。

仙堂的恶魔行径来源于他曾经作为战地记者目睹过好友死亡的情景。

而牧村里香始终无法拥抱幸福的绝望来源于作为护士在地震时无法多救一个人的愧疚感。

一场人祸,造就一个魔鬼的仙堂。

一场天灾,造就一个破碎的里香。

而悲剧还在延续,虽然小野寺没有延续仙堂的悲剧变成魔鬼。

但是,电影的最后,出现的春日部,仙堂还是制造了一个新的恶魔。


世界很大,撼动世界也许并不容易。

但人心很小,一场战争,一场地震,一场死亡,就足以让人心奔溃。

那是数年也好不了的内心创伤。

而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创伤会造就一个怎样的灵魂。

你可能感兴趣的:(《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灾难造就的下一个灵魂,是怎样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