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要学习了解一下,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呢?
有个妈妈在我的课堂上跟我分享了他儿子小志曾经惊心动魄的一幕,11岁的小志有一次翻越栏杆站到了楼台平台的边缘,要往下跳楼自杀,几乎把小志妈吓晕过去,
小志爸爸是个非常严厉脾气暴躁的爸爸,常常打小志,而且经常批评小志的妈妈,说他教育儿子的方法有问题,不能对小志太温柔了,慈母多败儿,小志那天做了一件令妈妈很生气的事儿,妈妈想起了爸爸的话,是不是真的,因为平时自己不够严厉,才导致小志这样不听话,小智妈妈就拿起爸爸平时打小志的棍子,举起来要打他,小志说了一句,妈妈如果连你都要打我,我就离家出走,
小志妈妈心想,要严厉就不能示弱,他对小志吼回去,有本事你就走啊,走了你就别回来,没有想到小志夺门而出,小子的妈妈赶紧跟着追出去,就发生了前面的那一幕,幸亏小智的妈妈立刻扔了棍子,哭着请求小志原谅,才没有酿成悲剧,
前面两次课我们曾经讲到了,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4种错误目的,我们知道有不当行为的孩子都是丧失信心的孩子,那么孩子是怎么丧失信心的呢?
我们再从小鱼的故事当中找寻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小鱼4岁半,他可能是我们咨询师最小的访客,小鱼年纪小小就缺乏活力,多数的时候都有点捏捏的,胆小内向,不爱说话,咨询师和小于咨询多次后,发现有一个事件对小鱼可能影响特别大,当小鱼说出他真实的想法后,小鱼的爸爸妈妈都特别内疚,
小鱼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天爸爸把他狠揍了一顿,原因是那天早上爸爸要上班,突然发现自己一双3000多块钱的皮鞋,名牌的,里里外外都被涂满了鞋油,爸爸一下子没发现一脚穿进去,袜子也是黑乎乎的鞋油,再一看鞋柜里头也是一片狼藉,有好几双名牌的运动鞋也沾满了鞋油,爸爸勃然大怒,把小鱼领过来质问他,这是不是你干的啊?为什么?为什么你总是回坏东西?你是不是打算把家里全毁了?
为了让小鱼长记性,爸爸找了个衣架把小鱼狠揍了一顿,这个过程当中小鱼一直哭,爸爸就吼他哭什么哭,你做的坏事毁了爸爸几双鞋还好意思哭,爸爸狠揍了小鱼一顿上班去了,妈妈也赶时间,没有耐心一直哄啼哭的小鱼,连拉带拽,把带着泪水和委屈的小圆塞给了幼儿园的黄老师,幼儿园上课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抢了小鱼的东西,大家可能已经可以猜到小鱼会有什么样的回应,他把早上的愤怒发泄到那个小朋友身上打了他小朋友哭着去告诉黄老师,黄老师很生气,也批评小鱼,你怎么总是欺负小朋友?你坐到课室前面反省10分钟,
睡午觉的时候小鱼又跟旁边的同学起了冲突,黄老师累了半天更生气了,小鱼不好好睡觉,就罚你睡到隔壁班去,终于幼儿园放学了,小鱼兴奋的跑出来,发现来接她的不是妈妈是爷爷,小鱼很不开心,原来妈妈又临时有个事儿,换成了爷爷来接,刚好那天幼儿园门口有个推销兴趣班的姐姐,正在发棒棒糖,小鱼很想要一个,但是爷爷只想快点回家,不想填推销员的那些调查表,爷爷反复催促小鱼快走,小鱼磨磨蹭蹭的不舍得离开,爷爷就发火了,你再不乖,以后都不让妈妈来接你放学了,
委屈的小鱼很不情愿的跟着爷爷走了,过马路的时候一不留神小鱼就刺溜一下跑了,爷爷追了上去,对着小乐的屁股啪啪就是两下,一边打。一边批评他,再乱跑,会被车撞死的,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这是我们从小鱼妈妈复述当中,拼凑出来的一副画面,不一定都发生在同一天,但是各种画面时常发生,爸爸妈妈,老师,爷爷如此的轮番管教,慢慢的小鱼似乎乖了很多,但是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变得有点内向,
小鱼妈妈进入课堂学习后,意识到儿子的问题可能需要一些心理疏导,小鱼儿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讲起弄坏皮鞋那天故事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另外一个版本,小鱼说她那天早上发现了一管鞋油,她想起了妈妈给爸爸擦皮鞋后,皮鞋变得亮亮的样子,他也想帮爸爸擦皮鞋,也擦得亮亮的,亮的话爸爸一定会特别高兴,她想给爸爸一个惊喜,没有想到第2天爸爸发了特别大的火,打得他屁股很疼,她就哭啊哭啊,爸爸还吼她不许哭,她只好使劲的憋着,
其实生活中很多像小鱼这样的熊孩子,他们的不当行为可能在开始的时候都有个积极的愿望,我想提供帮助,但是显然很多事情他们都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常常把好事做砸了,如果家长没有耐心去理解孩子做啥事情之前,那个积极的动机,孩子就会很受挫,如果家长甚至于打骂批评,孩子就更加沮丧了,
我们提到过个体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是所有的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都要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当孩子有一个积极的行为,渴望提供帮助,积极寻求价值感的时候,如果没能找到,反而遭受打击,心里的落差就会非常大,他的感受就会有兴奋,期待跌入沮丧恐惧的谷底,如果这样的打击接二连三的发生,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就会被造就了,因为孩子逐渐会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自我认知,我没有能力,我不行,我就是个糟糕的孩子,孩子的行为表现要么就会开始退缩,比如像小鱼这样,小小年纪就没有活力,胆小内向,要么就会走向另一边叛逆,各种对着干,
对于小鱼来说,这样的一天就像行走在荒野丛林,充满了危险和恶意,爸爸,妈妈,老师,爷爷都很凶,这个世界真的很不安全,我没有能力去应对,我就躲起来吧,我们在线下的家长课堂有个活动叫丛林体验,会把小鱼这样的一天浓缩到一个场景,请八9个家长扮演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老师等各种角色,让他们围成圈,站到椅子上面去,营造出大人高高在上的权威感,让这些扮演大人的家长想象孩子做了一件让他们非常生气的事儿,再请三四个家长扮演孩子,逐个走到大人面前,对他们说一句,我只是个孩子,我想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大人们都听不见孩子说的话,对着孩子劈头盖脑就是一顿骂,
有一位老师在参加完这样的体验活动后泣不成声,她说我想起了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打烂了家里的一个盘子,爸爸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她,说她蠢得像头猪,从此他一蹶不振,爸爸每次想起来都让她伤心不已,
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如果常常面对的是这样弱肉强食的丛林,完全找不到归属感价值感,就会常常感到沮丧,那些丧失信心的孩子,有时候一件小事,一句狠话,就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容易这样,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小智,小鱼和小智的案例,也许能让我们更明白,那些在打架学习不好甚至逃课沉迷游戏的孩子,是怎么样被丛林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一步一步驱赶到了坏孩子的阵营,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可能都站着一个问题家长,我想问一下爸爸妈妈们,当孩子发生一些不当行为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听到孩子心底的那句话,我只是个孩子,我想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你真的听清楚了,你还会打骂孩子吗?
正面管教,让家长从此可以轻松快乐的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