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乡小语教师素养大赛观感

        2020年新乡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于2021年1月12至14日在新乡市一实验学校录播室进行,23位小学语文教师提交了视频课和才艺展示,这三天的角逐当中,各位老师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声情并茂的范读,过硬的板书功底为大赛增色不少。

        作为评课教师,我从这些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教材把握准确。

        统编教材编写相较于以前使用的教材,有两大突出特点:1.人文目标、工具性目标双线组织单元。2.设置特殊单元,从学法角度设置栏目。既然是特殊单元,就有特殊单元的“特殊性”。

        三年级上册开始,每本教材一般出现3个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文体单元(下册是综合实践学习单元)。这些特殊单元的课文,无论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都不能完全像以前那样去讲。他们所承担的任务,除了上面提到的基础目标之外,还承担了一些方法、策略的学习。如:《麻雀》承担的是,学生对作者“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行文”的感知和了解;《搭石》承担的是,阅读有一定速度的体会和个别方法的感知;《将相和》承担的阅读有一定速度的方法学习与运用等。

      这23位教师无论指教哪个学段的课,都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如第五节《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执教老师就准确把握本篇课文“习作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特殊位置,结合单元的语文要素,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第十一节课《月光曲》的教学设计就紧紧对接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充分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特点设计教学。

二、教学设计巧妙。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师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好的教学设计才是好课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上,多节课都有亮点。

      第二节课《灰雀》,教师在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时梳理出了人物关系图,又引导学生看着人物关系图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个难点,但是教师巧妙地为学生学习搭脚手架,让难点变得简单。第七节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师以讲好故事为目的不着痕迹的引入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讲好故事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难度在一次次活动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梯次增加。第十八节课《饮湖上初晴后雨》,无论是对作者的简介,对字词的学习,对古诗的理解还是对诗情的体验都能体现出一个“美”字来。特别是教师的语言优美,有效将学生带入情境,体会诗中意境。第二十节课《大自然的声音》,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体会不同的风声、不同的力量就要读出不同的语气。第二十二课《雪孩子》,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默读的时候,范读1至4自然段,先让学生听读,然后教师不再出声读再让学生拿好书、用心看,感受什么叫默读。

        巧妙的教学设计显示出教师的智慧,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事半功倍,这项基本功才是老师们更要掌握的,更应该打磨的。有心的老师,会随着自己经验的积累、眼界的开阔,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巧妙设计课堂流程的能力。

      三、关注学用结合。

      这23节课当中,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多数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她们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例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如:第八节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理解文言文方法的学习,还关注联系前面所学回顾学习方法。第十一节课《月光曲》,教师在对比文段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联想的好处。然后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学以致用联想画面,再将自己联想到的画面说出来。第二十三节课《纸船和风筝》,教师在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的过程当中积累描写“乐坏了”的词语,又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运用在描述自己闯关成功心情的句子中。

        这样有学有用、学用结合;在“鱼”中既得与“鱼”又得“渔”,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落到实处。

      四、低段注重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无论是理解还是运用,会认会写生字都是基础。老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识字写字、遣词造句,在低年级甚至中年级,都要当成第一要务去学习。

        第十四节课《彩色的梦》、第十五节课《风娃娃》、第十六节课《寒号鸟》、第十九节课《四季》、第二十三节课《纸船和风筝》都是低年级的课,这几节课的老师就特别注重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这为以后学生以后的交流能力与习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是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目标要明确。

    本次比赛为教师素养大赛,根据教师素养大赛的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为30分钟,并且不能提前见学生。在不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如何选课,如何选课时,如何选教学内容?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斟酌的备课,先别急,想清楚参加这场比赛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再去考虑怎么做。

      在选课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这种课以展示教师的各项能力为主,还要兼顾到学生活动是否真实有效,课堂效果是否良好。

      二、读书要适当

      这里的“适当”,既指时机、方式,又指目的。文章每读一遍,都要有一遍的要求,根据目的不同,读书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初读课文一般采用自由读的形式。因为每个学生的学情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读书进度也不同。这时采用齐读的方法,虽然有些孩子能跟着“喝露水”,但字音是否读准,意思是否理解,长句是否真正会读,老师不知道,甚至学生自己也不清楚。所以初读课文前,一般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自学(中高年级要求);把课文读通顺,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问题。

      细读理解时一般用默读、小声读的形式。这样边读边画,边读边想,还不影响他人思考。这个板块中,读画结合,读写结合的教法用得比较多。这时候,我们一般会提出:默读重点段落,思考某某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圈出相关词句;默读课文,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感受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下批注。

        再读升华时,一般采用有感情地读书的形式。这种形式,大多放在课的中后段进行。因为理解句子或文意后才能读出感情,一上课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书是不对的。这是我们一般提出的要求是:将你体会到的情感放在句中读一读,或者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出自己的感受。

        而结尾拓展时,就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读书了。要求:默读课文,看看整篇文章是怎样的写作顺序。通读全文,你比明白了什么道理,你发现了什么,再读全文看看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另外还有齐读或指名读,以情唤情,拓展升华。同时也检查了读书情况,看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没有明显的进步。这是对课堂一个很好的总结。

        当然,读书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男女生比赛读、分组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蛇形读,接龙读等形式,也可穿插在课堂当中。在多种形式地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不断丰富对文本的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读书之前,教师要用较慢的语气,清楚地强调读文时的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知道读这一遍课文要做什么,怎么做。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还有,小学低年级,不是老师领读、教读的情况下,尽量不采取齐读形式。以免发生和尚念经一样的“唱读”。

          说起来,语文课上左右不过一个“读”字。但要读得恰当,读得有效,读得巧妙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要我们好好地研究一番。

    三、细节要注意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既然是优质课,那就应该是经过多次打磨的。大到教学环节设计,小到眼神语气,都需要注意。

    有几节课中,课件上出示的汉字读音里面有汉语拼音、有英文字母。这样看上去既不美观又不统一。多数老师在板书时,特别是范写生字时,边写边让学生看,可是老师没有注意到,她用身体把自己的板书挡的严严实实,学生根本看不见。另外个别老师范读时机不合适,不能因范读而范读。

    细节方面需要注意的有:关注全方位,避免口头语;环节要转换,注意过渡语;课件要精致,课时分清晰;教案无错字,评价有意义;理答显机智,语言要有趣。

      三天时间,充实而忙碌。收获的喜悦远大于奔波的辛苦。感恩赵老师给予的学习机会,感谢每一次与新乡小语前辈们同行的美好时光,感谢23位小语老师的精彩做课。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处,我甘之如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年新乡小语教师素养大赛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