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有感

然全书阅毕,已半月有余,不敢下笔,恐吾言之有弊,遂愿再读之,又恐先生责怪,故今秽言,若有缺处愿诸君体之谅之。犹记初识王主任、普老师时吾之怯懦,第一次听到师生共读时的惊喜,溢于言表。我已从教四年有余,却从不知教师成长途径,浑浑噩噩,从不自我觉察,只到加入教师成长营,方如醍醐灌顶。但至今并未有甚建树,多有负几位先生教诲,心中甚是惶恐,今之所言均为拜读吾师之大作所得,仅在此言表。

教学是教与学共同够成的,教师教学生学是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理所应当的,但在阅读普老师作品后,我有了不同的看法。教师教、学生教都是教,学生学、教师学都是学,不能将任何一个环节特定到学生或教师身上。尤其新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实践,需要向老教师、优秀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架构是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的过程;学生接收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学生知识储备量远超教师的“自认为”,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不断接收且使用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否则“打脸”现象将屡见不鲜。

教师在学的同时,也应当认真关注教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等等,都是教好的前提,或者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正如普老师所说:“教学是慢的艺术”,不仅仅是教学成果的取得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学过程也应当“慢”下来,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

我们总在抱怨学生基础差、习惯差......却从未想过学生本就处于特殊时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应该的吗?有多少学生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在面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时,我们是否想蒲老师一样弯下身子去倾听过了解过?是否真正思考过为什么、怎么办,是否想过三问:“我怎么听学生才愿意说、我怎么问学生才会说、我怎么说学生才会听”,我们是否认真的鼓励过学生,是否允许学生存在差异及问题,是否教授学生学的方法,一个个问题随着我的阅读逐渐出现在脑海中,很不幸大部分问题我都无法回答,这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败。

再谈家长,本地区乡镇学校家长情况应当是大同小异的:外出务工、家庭不睦、单亲......多不甚数,面对学生问题,家长常喜欢说:“老师,我也管不了,我和他说了,他不听。”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怒火中烧,却从未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读过普老师的作品后,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是否心平气和的家长沟通过,我是否有事没事与家长唠唠家长里短,我是否与家长沟通过如何教育孩子?答案让我毛骨悚然,家长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家庭经济压力大,家长无暇管教孩子......这些都是大多数家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去理解去包容,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也有义务指导好家长,努力形成“一生两教”,这或许才是教学联合的正确途径。

教师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何成长,在跟随普老师学习的近三年时间里,我早已清楚这个问题,却从未认真去实践过。阅读是教师成长较重要、便捷的途径,大概很多老师与我一样拿起书本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还有工作未完成,时间少、累一系列理由在脑子李疯狂旋转跳跃,最终只得无奈放下书本,打开手机玩儿一局游戏刷会儿短视频冷静以下。在这样“良好”习惯的支配下我们步入中年、老年再回头、再拿起书本时,是否会感叹:落花无情、光阴似水。

本学期在普老师鼓励指导下,我组织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时准备进行课题研究,说实话只到《课题评审表》等一系列材料上交之后,我还浑浑噩噩,不知道课题研究到底要干啥,只到我读到普老师作品中有关教师成长部分后,我终于对课题研究需要开展的各项工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同时也清晰了课题研究对教师的意义,我相信在普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努力下,我校的课题研究一定能顺利开展。

其实教师的成长最大的障碍不是资源受限,而是教师本身的怯懦、懒惰。听课、评课是否认真参与,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是否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中是否积极思考发言......我们应当时刻自我觉察,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正视问题、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放平心态、平等待人,允许自己犯错也允许学生犯错,在教学过程中共同进步。

零零总总、乱七八糟讲了一些,但这些只是我对《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的一点点心得,还有很多想说却不知如何下笔,应该是我的脚步已跟不上普老师了罢,但我会努力追赶,坚持阅读、学习,不会停下脚步。

以上为本人一些小小的阅读心得,我觉得自己远远没有达到为此书著评的高度,只能用自己的一些收获来搪塞普老师,万望先生见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