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拔斯王朝6-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


首先,这个字念da,发几声呢我不知道,说这个的原因么,我估计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念这个字。想我一个堂堂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也算是知识分子吧,我念过dan,也念过tan,都被嘲笑了,人心不古啊。这是个古代的地名,据百度说,大概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相邻边境、塔拉兹地区。

公元751年,大唐天宝10年,唐帝国的军队在名将高仙芝的率领下与阿拉伯军队在这个地方打了一场遭遇战,大唐战败。

总体上,这是一场无足轻重的战役。无论对当时对阵双方国运的走向,以及更为宏大的所谓历史意义而言都是如此。至于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上的意义,比如一度盛传的,所谓中国的造纸术就是通过这场战役中被俘的中国工匠才传到了伊斯兰世界的论调现在据说也已经被历史学家证伪了。在此之前很早,造纸术就已经通过诸多渠道传到了阿拉伯世界,汉文明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以及其他西方文明的交流早就已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不太为我们现代人所知的时间和地方,通过具体的生活展开了。恐怕正是这些无人注意的涓涓细流,最终才汇成了滔滔的历史长河。

但这场遭遇战却引起了历史学家和普通人的诸多关注。对历史学家而言,这毕竟是当时东西方两大帝国之间的唯一一次正面的军事对抗,更是有史以来伊斯兰帝国和中华帝国几乎唯一的一次战场遭遇, 所以多少还是值得挖掘一番的。至于对普通人,那就简单了,因为这场战役的争论似乎多少能 带来关于民族自尊心方面的刺激。

可惜的是,要比较真实地还原这场战役还真的不太容易。来自中国方面的历史记载比较多,区分真伪就变成了一个难题。阿拉伯方面的记述非常之少,根本没法还原。这还真不能怪阿拉伯的历史学家,文化传统不同,阿拉伯人对自己王朝的历史都不太关心,留下的记录少之又少,更何况和外人的关系呢。

归根结底,还是这场战役本身价值不大导致的。这么说吧,扩张中的汉文明,和处于同样扩张状态的阿拉伯文明,彼此在远离自己文明和权力中心的地域不期而遇,做了一个简单的试探后瞬尔又分离开来。也许参战双方主观上还彼此怀念,意犹未尽,要不咱再找个场合一决雌雄,这次还不过瘾。实际上,在怛罗斯之役前后,双方还是发生了很多规模不大的冲突,互有胜负而已。

总之,怛罗斯之役虽然有胜败,但没任何实际结果。没办法,双方恐怕都已经达到了自己文明疆域和能力的尽头。帝国最高统帅恐怕对这场战役都没啥过多的关注,至少唐帝国这边,败军之将高仙芝先生几乎就没有受到这场失败的任何责难,依然继续升官发财,受到重用。

可以这么说吧,怛罗斯之战只是历史大戏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结果,连个插曲恐怕都算不上。当然,对于纯粹的战争技术史也许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有兴趣的朋友请自行研究吧,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阿拔斯王朝的崩溃

研究阿拉伯史的学者中流传着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如果说有什么事比回历一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当时世界的大部分文明地区的速度还快的话,那就要数他们建立的王朝崩溃的速度了。名义上阿拔斯王朝存在了超过了500年(公元750年-1258年),但实际上,帝国的真正权力保留在阿拉伯人,或者说阿拔斯人手里,中央王廷能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包括前面所说的阿巴斯王朝的极盛时期,前后加起来也就百多年。公元820年前后,集中在巴格达哈里发个人手中的权力,比集中在当时活着的任何别人手中的权力都大;到了920年,他的继任者手中的权力,已经缩小到这样的地步,甚至在他自己的首都里,也很难感觉到他有什么权力。

对于阿拔斯王朝的衰落过程,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强调的。大体上和他的前辈,伟大的罗马帝国是一回事。最初的征服,有些是有名无实的。在那些草率的、不完全的征服之中,实际利益的争夺根本无法协调,早已种下地方分权和群雄割据的祸根。国家层面,各个组成部分,阶层,民族长期无法形成建立在共同价值认知之上的核心意识形态。伊斯兰教先是提供了一个不同族群之间的粘合剂,到了后来,又成了不同教派纷争的主要武器。这样的王朝走向毁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都不好意思说他灭亡于蒙古人的铁蹄下,只能说蒙古人吹了口气,然后一切就在公元1258年的春天来临的时候结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拔斯王朝6-怛罗斯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