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 活得足够,即是一段充分拆解和粉碎自己的过程

ALin:

庆山是我所喜爱的作者之一,从大学时期她还曾叫安妮宝贝开始至更名为庆山。她的变化似乎也隐喻着我的成长。

如今读来她的散文,细细寻味,来自生活中百感。遇到有些句子、有些心理、有些认知,读一遍愣是难以诠释。需得放下手中事心中念,再读来便又不同。

我摘录几篇文字,共阅之。


“一个人因为前世是金匠,眼中只能见到美丽精巧的事物,不愿意看到任何丑陋污脏。佛陀为了让他修不净观,让他从池塘中摘一朵莲花带回家。他目睹莲花的盛开和凋谢,得以领悟。”

——引言

1

他说你极为用力,喜欢想得完美和理想主义。我当然知道这些未必是优点,但没有这两条,人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很多人都是由于不用力以及过于现实和理性,装作撤退。这样的事见过许多。冒险的心需要一种沉沦的动力。

好像有一种剧烈和专注,享受这个走偏激路线的阶段。拥有一个奇幻的水晶球,小心翼翼顶着它走路。力气大,用的时候没有保留。有时想,人的生活不是在于活多久,而是在于是否活得足够。

活得足够,即是一段充分拆解和粉碎自己的过程。


与人聊天,倾听他们的问题。是安静的聆听者,适当提问,激发更深的阐述。人的困惑若拘泥于世俗层面,逃脱不出婚姻、家庭、爱、孩子、工作、经济……诸如此类的主题。这些要素构成现世的安身之所,也是坚不可摧的牢狱。不知道在何种境地,才能真正体会到如海水涌动不息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苦。这分明是一场幻觉。

也由此警惕到,人多么容易生活在意识的牢狱里,粉碎自我需要很大的智慧。


一生莫不是如此。出生到十岁,懵懂无知。二十岁,年少幼稚。三十岁,莽撞奔波,生儿育女。四十岁,心有压力,工作忙碌。五十岁老态毕露,身心衰竭。六十岁有些人开始离世。很多人的一生,貌似忙忙碌碌,奔波颠倒,却又好像从未曾真正地生活过。


2

有一天早上醒来,无端眼泪流个不停。之后去洗漱喝水,心里觉得平静。


父母代表生命里的阴阳性。因为小时候与家人叛逆的关系,我的阴性面发展得不够好,缺少对女性身份的认同感。阳性面被迫扩大,倾向支配、付出、对抗、坚韧。授受和示弱的能力很低。我也许是一个童年时被伤过心的人。这个伤很难治愈。但我使用各种方式治愈,花费很多时间。现在看来,有三种基本方式可行。学习(被验证过的哲学或教育)、服务(写作是其中一部分)、相爱(尽量扩大认知的边限)。


人必须在自我意识上先死一次,才能重活。


看完一个人一年的癌症日记。在病痛死亡面前,外事微不足道。好好活着,并且不忘警惕及时行乐和珍惜当下。什么是重要的?健康而平静地活着。他说,尽量避开杂人,减少做事,因为时间宝贵。但我最近并没有减少做事,并愿意多做。心有很多困惑,必须通过学习、实践得到道路。

3

很多人生的黑暗面是这样的,不知道的人过于理想化地想象或过于偏激地攻击,知道之后的人则对真相基本保持沉默。至于为什么沉默,有时是说不清楚,说不完尽。有时是说也徒劳无益。

朋友说,海纳百川是负担,要接受下来多少脏东西。需要消化功能十分强大。但人仍应尝试接受荒诞的、不适的、矛盾的、复杂的各种显示和状态。接受,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有时诧异每个人对彼此关系的理解和感受是如此不同,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在达成共识呢?你想的,他人想的,不是一样。我们不过是以对方作为工具,没有如实接受对方,因此根本无法理解对方。人怎么可能奢望了解和得到对方的全部?


有人说,丑陋的要把它展示出来,这样它会消散。美丽的东西则需要小心隐藏,让它进入深处,扎根,生长。

珍贵、重要的东西不能轻易表达。轻易拿出去,被人误解,也亵渎它。不如只拿出部分,这样可以保护它。什么都拿出去,是自己的浅薄,不知道好东西是什么。一旦知道,会保守和尊重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 | 活得足够,即是一段充分拆解和粉碎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