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与赫斯特

凯恩与赫斯特

——《公民凯恩》影评

这部电影以20世纪美国报业巨头赫斯特为原型,讲述了报业大亨凯恩的一生,反映了许多当时美国传媒界的现实问题。

如同凯恩一样,赫斯特以“一切为保护人民利益”为宗旨,为民请命。毫无疑问地,他们的报纸定位是普通大众,社会中下层的劳动者。其目的不外乎在于笼络下层人民,发起社会动员,制造公众影响力。在影片中凯恩曾经将自己的“誓词”登出为头条,以此获得了大众的接受与赞赏,让人们觉得自己得到重视。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的赫斯特以公民之上为自己的宗旨,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利润,因为大众的信任就是盈利的聚宝盆,从传媒业的角度来看,这是在当时政治报盛行背景下一种人性的凸显,这意味着以报纸为主导的传媒在服务层面上由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同时也转变了报纸必须为党和政府服务的局面,开辟了以受众为中心的先河。

当然两人共有一点就是滥用“黄色新闻”,借着“让民众了解社会真相”为由对新闻夸大其词,弄虚作假,甚至宣传暴力,色情等等。影片中凯恩制造了许多不属实新闻以增加销量,以美西战争为主。而原型人物赫斯特也确实是刊登西班牙的“暴行”以引起美国的宣战,在这场因为新闻引起的战争中,似乎美西两国并非重头戏,赫斯特与其报纸才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虽然赫斯特的事迹并不正当,但他确实成功地引起了社会报业和民众们的刮目相看。

慢慢的赫斯特的报纸越来越有名,销量也越来越多,读者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黄色新闻”这种风格也蔓延开来。或许是因为它盈利多,或许是受到大众的热捧,许多报纸争相效仿,掀起一股热潮。如同现在的中国,因为网络的发展,恶俗新闻层出不穷,泥沙俱下。为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增加点击量,许多没有正确价值取向的媒体人利用人们的潜在低级恶趣味,以夸大其词甚至颠倒黑白的新闻吸引人们阅读。

除此之外凯恩与赫斯特以及现代许多媒体都喜欢操纵的一点就是标题。影片中的凯恩利用醒目且夸张甚至无关的大字标题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且这种风气蔓延影响到了别的报纸,比如凯恩与第二任夫人的绯闻以“歌女”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这种标题党在现在表现的尤为明显,且并非一种好的行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凯恩与现实中的赫斯特一样面临着强敌的竞争。凯恩对面有《记事报》,赫斯特对面有普利策的《世界报》。为了压倒强敌,两个人都采取了挖墙脚的方式,将报业知名人物挖到自己名下为自己办事,事业蒸蒸日上。

时间总是最好的试金石,最后赫斯特因为不实报道被迫停业,当然凯恩也未能幸免最后的落败,放弃了传媒的争斗,退隐江湖。这就警戒人们,“黄色新闻”总不会是永恒的真理,它经不起价值的考验,时间的磨炼。同时也让我们受到启发,现今的传媒也必定应该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升,价值观的提升而变得更加优质,喜闻乐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凯恩与赫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