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往北云向南总结
第12课:权衡人物和情节的比重
1、人物和情节的关系
第一种:完全不考虑情节,用情境代替情节。
史蒂芬·金:
我不信任情节构思有两个理由:首先,因为真实的生活多半是不经构思的;其次,因为我相信情节构思和真正创作的自发性是互不相容的。在我看来,好作家唯有不得已时才求助于情节构思,而愚人却把它当作第一选择。这种构思出来的故事通常会令人感觉造作不自然。
故事所有情节和细节都不是来自精心的设计,都是出自天然,从开始的情境之中自然发生。只要情境足够强,就会让情节设计完全失去意义。
举例:金的小说
《撒冷镇》:如果吸血鬼入侵了某个新英格兰小镇会发生什么?
《绝望》:如果内华达州某偏远小城里一个警察突然狂性大发,见人就杀,会怎么样?
《多丽蕾丝·克莱波恩》:如果一个清洁女工逃脱了谋杀丈夫的嫌疑,却又因为另一桩她没犯的杀人案受到指控,会如何?
《酷咒》:如果一个年轻母亲和儿子被一只狂犬病追着,困在他们抛锚的车里,会发生什么?
史蒂芬·金所谓的“情境”就是一系列假设,将人物放到某种困境中,然后观察他们如何竭尽全力脱身。加一句:往往都是绝境。
第二种:人物至上型。
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的时候,在给情人的信中曾说道:
写这本书的困难是缺乏所谓的趣味性。这里没有什么情节。不过我坚持认为,人物形象就是情节。
《包法利夫人》本身是一部关于庸人的小说,很可能写出来之后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但福楼拜写出了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
第三种:情节优先型。
这样的小说多以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读者,比如推理悬疑、武侠、通俗历史小说等。一些走到结局才真相大白的推理小说,依赖于情节的巧妙复杂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吝惜于在人物性格上下功夫。当然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举例: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小说讲述了19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邓蒂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强烈艺术魅力。基督山伯爵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即扁形人物。所以读者对人物不会太深刻的印象。
第四种:无解型
对于情节和人物哪一个优先,侦探小说家劳伦斯·布洛克认为这个问题无解。他认为一本书可以比较紧抓情节或者人物展开,不过两方面通常都是在书籍成形时,一起变得具体。下笔之前,即使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总会有计划之外的情节和新的配角。
我:不管是史蒂芬·金的“情境”,还是劳伦斯的“无解”,他们都给人物和情节的想象留有很大空间。蓦然想起了笔记本上莫言的话——
一个小说家,如果思想过分强大,或者说他在写一篇小说的时候,想得太过明白,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也要大打折扣。作家的理性力量太强大,感性的力量势必会受到影响。小说如果没有感觉,势必很干巴。好的小说像一条充满了人气的街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气味,有各种各样的温度,让人仿佛身置其中。
相信很多人在写作过程中都有过两种感觉:一是情节构思处心积虑,写起来束手束脚;二是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立刻开始随性泼洒,直到自己发现人物和情节都是自然地呈现出来,这样的写作会让作者有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也有探索未知的意味,更是一种想象力的放飞,在这样的状态下,作者更像是一个读者,只是看着角色自己表演,而不是像傀儡一样地控制他们。这是自然的魅力,也是未知的魅力,更是想象的魅力。
一个优秀的作家需要有这样的艺术创造直觉,所谓的灵感恰恰于此喷薄。
2、人物和情节关系的两个原则
第一:情节的设置要与人物的性格相吻合。或者说情节的设置要突出人物性格。
以《安娜·卡列尼娜》与《包法利夫人》中的主角做对比。
在一次去莫斯科的旅行中,安娜遇到了伏伦斯基不可自拔地陷入爱河。情节安排上,安娜内心充满挣扎和煎熬,一方面,她狂热地爱上了伏伦斯基,感到身不由己;另一方面,他心中深刻的道德感又谴责这种背叛行为。安娜无法像书中另一个人物培特西公爵夫人那样,秘密地进行自己的风流韵事。后来的情节是,安娜向丈夫承认了与伏伦斯基的私情,离开丈夫。
这凸显了她性格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质——诚实。而包法利夫人可以沿着破败的墙头蹑手蹑脚爬上情夫的床,策划与情妇私奔,压根没把孩子放在心上,根本没有伦理道德的挣扎。
避免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人物做出不符合自身性格的事情。懦弱胆小的人不大可能跟别人动手打架,但如果附加一个条件——对方伤害了他的孩子,这种情况下,他为保护孩子挺身而出就合情合理了。
第二:围绕人物形象的发展,情节要完整,有伏笔和呼应。
《安娜》里,安娜与伏伦斯基相遇,火车站突发事件——一个看路工被火车轧死了。当时安娜打听能不能为遗孀做点事,伏伦斯基马上给了死者家属200卢布。某种程度,这是给安娜的献礼。小说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进进出出的人们扔在谈论着刚才发生的事。“死得多可怕呀,”一个路过的绅士说,“据说他被碾成两段了。”“恰恰相反,我以为这是最简单最快的死法。”
安娜碰巧听到这句话,沉淀在脑子里,就像一颗种子。小说尾声,安娜认为失去了伏伦斯基的爱情,打算用自杀惩罚对方,种子便萌发了。
当天她本打算坐火车去找伏伦斯基,自杀的念头突然涌了上来。“一辆货运火车正在倒进站。站台震动着。突然间她想起那个被轧死的男人。于是她知道了她必须做的事。”
王小麦:“人物推动情节”;好人物是读者阅读的驱动力。
3、如何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侦探小说家劳伦斯·布洛克会为笔下的主人公写一份备忘录。列举这个人的各种事情:优缺点、背景、家庭关系、职业变化、重大挫折、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等等。
个人看法:备忘录可以不用按照他的这些条来,自己想到比较重要的性格特点和情节都可以写出来。情节有个大概就可以了,边思考边创作更适合我。以上仅供参考,灵活一点。艺术不是按部就班的呆板,而是一种源于本能和直觉的创造。
注:本文内容为风往北云向南结合个人思考整理自大学堂:一部小说的诞生:24堂小说写作思维课,只做参考讨论使用。
详细内容请点击链接购买官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