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喆有一首歌叫《找自己》,此时此刻,我正在听。
刚刚看完书籍《人间便利店》,点开播放器搜索出了这首歌,决定使用这首BGM开始今日的记录。
因为前段时间特别特别想换工作所以开始阅读这本书,希望能找到一些答案。现在终于看完了,工作似乎也有了一丢丢转机。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简单甚至无聊,一个36岁身体健康的女士这辈子只做了一份工作——便利店员。
她是别人眼中的异类,为了成为“普通人”,她开始改变,希望通过角色的扮演身边的人能不注意到她的“异常”。
这样真的有用,别人看到她的改变非常为她开心,渐渐将她从对立面划分到自己的圈子中,但大家在注意她的其他身份同时,忽视了她本身的职能。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每个人都有随波逐流的时候,为了让我们安全,我们会和大多数人说同样的话,有同样的是非标准。
我们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特别多的身份,可能在公司你就是职员,在家是女儿,伴侣,母亲,对你的朋友来说你是密友,对社会来说你是一颗螺丝钉,你的小小能力也在改变世界
但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你都必须是创造价值的。所以不管哪个身份,都会有一套全社会共同的规则,基准来要求每个人,你是职员你需要用你的才华维持社会的运转,你是母亲,你就要生小孩,你是男士你就要赚钱养家……
总之这个世界会有很多种标准去衡量一个“人”是否合格。
你如果跟“别人”步伐不一致,你就是异类。异类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是很正常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齐心协力将你打磨成他们“理想”中的样子,美其名曰,这才是正常的样子。
后来女主察觉到自己内心已经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时,终于从她辞掉了她干了18年的兼职。
能有点变化的话,不论好坏,总比现在要强。
但生活一下失去了重心,辞掉便利店兼职之后,她变得不知早晨该几点起床,过上困了就睡、起来就吃的生活,逐渐不知道该按照什么基准来移动自己的身体了。
在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她准备重新开始找工作,一与世界接轨,她发现她最喜欢的还是与顾客打交道,在便利店工作是能让他开心的事情,待在那里让他非常有意义。
她为什么还会选择回到便利店呢?擅长?专业?实现自己?
都有吧,最重要的是她的专注工作已经让她的身体与便利店成为密不可分的拍档。爱到骨子里,她为便利店而活,她的生活围绕她的工作展开,在这份工作里,她很满足。
无论怎样,她找到了她的价值所在,对于她那样一个“不普通”的人来说,那就是全部的光啊。
我也想过,我不读书了不工作了,我的生活是会随心所欲,一开始可能还有些新鲜感,但稍微久一点,你整个人就会一团糟。
所以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自己,寻找让我们觉得有价值的那些光。
幸运的是有些人很快就找到了,有些人用了18年,还有些人在时间的洪流中渐渐放弃了,庸庸碌碌度过了一生。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可能有些难,但也并不妨碍你坚持某几种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明天就要上班了,我还没找到我的光,要努力一点啊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