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师《未来教师》共读打卡 Day 2
《未来教师》第一章 第1-2节
《教师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什么》
笔记摘抄+读书感悟
1. 同样的学习内容和同样的学习方式,为什么学习者的感受却差别很大?
从学习动机上来说,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在新网师,大家都是主动学习。可以说是缺什么补什么,在专业团队的带领下,在群体小伙伴的陪伴下,共同进步。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家的参与感很强,也能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存在”。
一般的培训学习则是一刀切的,化学老师来培训,所有老师都听着,且不说这位老师讲的如何,一听是化学的案例,我们英语老师可能兴趣就不足了。再者,专家满堂灌,正确而高深的理论,只能让我们望尘莫及,坐在下面毫无参与感可言,就是当个听众,听完就完了。
所以,学习效果显而易见。正如我们给学生讲课一般,学生没有参与的课堂只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听见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2读了智静和冯利娜老师的打卡内容,你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4作为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平时既要管理学生,又要上课,为什么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
教师发展的动力是内在成长的真实需求,必须有强大的内驱力,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是被逼无奈。
教师不发展,不学习也是可以的。但面对每天一个个鲜活的小可爱,我们怎么可以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去教学呢?
在教师这个行业,我觉得大家不会因为你岁数大或者是刚入职就会降低对你的要求。
在学校里,我们看到,一些老教师也像年轻教师一样,做课,领导听课。
如果我们没有把教学做到游刃有余,可以随时经得起任何领导来听推门课,那我们的心始终是不踏实的。
而这种不踏实,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情绪,从而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有些事情是迟早都要学的,越早学越受益,越早的努力越值钱。
启发:3. 杜威的反省思维和我们日常的反思有什么不同?
杜威的反省是基于认知模式的反省,而我们的反省是建立在自己固有认知模式之上。
对于那些我们深信不疑问的观点,我们可以多问一个为什么。如:我相信的就一定是对的吗?符合我利益的就一定是好的吗?
对于认知模式的提升,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交流、反思、沉淀。
正如今天在新网师群中,我发起了疑问:假期里还要管学生,为什么我觉得这是“打扰”。
之后很多老师进行了交流,从大家的交流和讨论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多角度的看法和思考,在思维上得到了升华。
有的老师提到了《这就是教育》中的“精神贵族”与“精神附庸”。当我们把工作不再当成工作,而是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时候,就没有所谓的“打扰”了,但如果我们仅把工作当作是谋生的手段,那我们就是要把工作与生活割裂开来。
我们之所以想要假期里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可能跟工作中极度的劳累有关,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劳累,就我自己而言,还是因为业务不熟练。这就会导致很多工作没有及时完成。如果我们能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那我们的工作也不至于让我们精疲力尽。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井然有序。
启发:
我们以为自己懂,自己会,做不好是不具备客观条件;而真相是,我们远远不理解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