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优点》之忧虑

最近看了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印象中这本书被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可能是期望过高的原因,看的时候感觉并没那么深刻。不过这倒跟卡耐基对这本书的定位能匹配上:“这本书并非告诉你什么新的东西,而是要提醒你注意那些你已经知道的事,鼓励你把已经知道的事加以应用。”这已经足够了,因为我们都学了太多的东西,也知道好多东西,以至于多到一件都没法好好运用、多到跟不知道一样。当一个人能把自己知道的,完全用好,用到极致,也许就可以创造大的成就。

这本书讲了忧虑、成功、梦想…说实话比较泛,但“忧虑”这个话题上还是能够给人一些启发的。这里的忧虑更多的是指负面的情绪:焦虑、烦恼、愤怒……看完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这些情绪来源的探讨,总结了一下,我们负面情绪的来源主要有这个几个原因:

1、不匹配

书中多个地方介绍了针对忧虑、愤怒、苦恼的来源、本质……如果要总结成一点的话,我觉得就是不匹配:能力和欲望的不匹配、爱好和工作的不匹配、对事物认知与其本质的不匹配……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了生活中的四类人:

第一类:在自己领域奋斗且乐在其中的人;

第二类:每天优哉游哉但也无所谓的人;

第三类:努力刻苦但焦虑忧愁的人;

第四类:既不努力又很焦虑的人。

第一种人属于马云、郭德纲等把自己爱好当成工作并不断开拓进取的人,这种人往往就是创造者;第二种有点像于谦这类人,不求功名但自得其乐,这种人最起码没啥心病;第三种人可能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但还持续在做,这类人的结局可能就是平凡一生,某天因病去世;第四类人其实也很多,既不想干活又想得挺多,比如一些投机取巧的人,这类人的结局一般要么是身陷囹圄要么抱憾而终。如果对这四类人生做一个排名的话,我认为应该是1>2>3>4,1和4的位置基本没啥争议,2和3可能要好好琢磨下。

2、闲

很多负面情绪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谁也不能做到一出生就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但有些时候我们可以让这些负面情绪给隐藏掉,就好像我们的电脑桌面,我们很难把每个文件都准确的放到对应分类的文件夹,总有些乱七八糟又不能删的东西,我们如果既不能删掉又不想被烦到,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拖到一个叫“其他文件”的文件夹中——给他先隐藏起来。

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其实也是这样,总会有些烦心事没法解决,可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封存起来,但怎么封存呢?不让自己想它,具体办法就是忙起来,就像卡耐基说的“我们在不忙的时候,头脑里常常会成为真空,这时,忧虑、恐惧、憎恨、嫉妒等情绪就会填充进来,进而把我们思想中平静的、快乐的成分都赶出去”相信疫情期间的人会更有感触,人往往在闲的时候更容易多愁善感。书中提到一段萧伯纳说的话“让人愁苦的秘诀就是让他有空闲来想想自己到底快活不快活”

3、自己

书中的一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一切痛苦的来源都来自自己,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而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觉,前一段时间抽空看了郭德纲的一本书《过的纲好》中说到他年轻那会过苦日子每天提醒自己“能使我难受的只有我自己”是的,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是臆想出来的,这些臆想出来的东西会使我们感到疲劳,书中提到,科学家发现的一个超乎常人认知的现象:单纯的用脑根本不会让人变得疲倦,那什么是导致疲倦的根本呢?“当然是烦恼、懊悔、一种不受赏识的感觉以及忙乱、焦急、忧虑等。这些感情因素使人容易感冒,使工作成绩下降,我们之所以感到疲劳,是因为我们的情绪使身体紧张”也就是说让我们难受的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觉得它是个问题!

另外,我们自己的劣根性也是负面情绪的根源,比如愤怒,愤怒每个人都会有,我有一段时间意识到愤怒的根本是无能,与这本书中讲的比较契合,书中提到,伴随着愤怒而来的往往有这么两种情绪:一是“自以为是”,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到愤怒时,容易坚信自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而别人则是错的离谱;二是“好下结论”当自己真对某个问题很笃定时,我们的思考方式一定是这样的:他绝对是个笨蛋至极的人。看到这段对愤怒的描述时,我在旁边标注了两遍“说的太对了!”

所以,生活其实还是很美好的,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找到匹配自己的事、不让自己太闲着、不要自己束缚自己就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的优点》之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