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迟到了,加班到了很晚,刷刷微信微博时间就过去了,今天又周六了,一不注意就18年了。。。
时间永远是我们谈论的中少不了的话题,我们也都在不停的学习着时间管理,听各式各样老师讲时间管理的微课,看着各种各样时间管理的图书,但是时间对于每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一天就24小时。
实际上我们所谈论的时间管理只存在于表面,或者说理论层面,龙十五在前天的文章中提到过:我们不需要去管理时间,我们需要管理的是我们的精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要在24小时的时间内最大可能的让自己精力充沛的时间足够的多。
我应该如何才能做到呢?那就需要去看看这本《时间的格局》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弘丹,在这本书出版之前,她只是一个默默的写作者,就是因为这样的身份,这本书提到的方法技巧更接近我们普通人的想法和做法。作者从重构思维讲起,我理解为是常说的“心流”模式,然后才讲的时间管理,这里叫做时间投资法更侧重于如何把我们的时间高效利用的有价值,引申思考一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精力管理,把时间投资到哪里,精力也就花费到什么地方,接着讲有 POA 公式教会我们如何做到高效执行,而不拖延。最后讲解了对职场人的建议以及自己的见解,最终以不设限的人生结尾!
壹
重 构 思 维
为什么有些人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进步却微乎其微?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但是事实就在你眼前,为什么?究其原因 就是我们就学到的新知并没有进入我们的世界里,就类似我们周围有一圈围墙我们只了解围墙内的东西并不了解围墙外的世界,听课和读书只是在听别人告诉你而已,你并没有去真正的相信。
举个例子:我这是告诉你北极的极光有多美,你会激动地跳起来吗?你肯定不会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在北极看到了极光,你真的会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那该怎么办?
作者提到了红灯思维和绿灯思维,红灯思维是指: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绿灯思维是指遇到不同观点或新的观点,第一反应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运用在自己身上。看完这两个观点,你觉得我们应该拥有那种思维呢?
绿灯思维
这里只讲这一种方法来突破自己,实际上我们需要想办法打破自己的思维边界。“因为我们的思维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自身的阅历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吴军谷歌方法论),我们时刻要保持绿灯思维,不断的吸收自己思维边界以外的东西,听来的还是看来的,都记着去用到自己身上看看有没有新的作用,这样会让你刚开的进步。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同样我真正的成长是从内二外的自我突破,每次思维的升级都是一次重生。
就像现在红灯思维升级为绿灯思维就是一次思维的重生。
贰
时 间 投 资
时间好像是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不论你的黑白、贫富、贵贱、美丑、伤心、快乐、生病、健康,都是24小时,谁都不会多,谁也不会少。时间我们是没法掌控的,也就不存在管理了,我们要学会和时间做朋友,这里有这样几步学会和时间成为好朋友。
第一步:记录你的时间(因为我们的时间在这个时代最容易被碎片化)
第二步:预留整块时间(在整块的时间,高效率的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看一本书或者写一篇2000字得文字)
第三步:100小时理论(10000小时=100小时X100次的积累)
第四步:自律(这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
第五步:形成习惯(21天养成一个习惯90天才能成就一个习惯)
学会记录时间,坚持刻意练习,践行1万小时理论,通过自律成就好习惯,过好自己的生活。
叁
高 效 的 行 动 力
这里主要讲一个公式叫做POA(power of action)这个公式很简单:行动力=(P X A)/ O =(伙伴 X 方法)/ 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志同道合贼有效。
这里主要说三点:
第一点:当你疼的时候,你才会行动
是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痛点更容易让你产生行动呢?显然是痛点。这就有了deadline这个词了,为什么很多情况到了最后期限才开始,因为你再不做就会疼,罚钱,挨批等,所以作者也给出了方法,如果此刻你没有行动力,可以列出让你不爽的事情,选择那件最难以让你忍受的事情,开始行动。
第二点:目标越少,行动力越强
古典老师的橙子学院倡导的每天三件事,易仁永澄老师目标管理建议一般吧目标定为三个为佳,这都是在说明目标不能太多。
作者建议,唯一的目标很重要,一段时间,最好只设定一个目标,这样行动力才强大,不信你可以看看POA公式
第三点:真正的伙伴会带来巨大的能量
这里作者讲到了,真正的伙伴是对你的目标感同身受的人,他们被你的目标所吸引,自愿加入你的团队,这样的伙伴才会让团队的行动力更强,这里的团队可能只有我和你,并非是一个组织,而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里作者提到了几个关键词:聚焦,改变,坚持与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