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和尚的智慧,帮助李嘉诚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向成功!

坚持正确的心态和方法,不怕在此过程中遭受屈辱与挫折,并据实际情况予以变通,才能取得成功!

​李嘉诚20出头的时候,带着创业理想,从一家私企辞职,拿出自己打工攒下的五万块钱,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长江塑胶制品厂”。

他的这间厂房位于城乡结合部,破旧不堪,没有一块完整的窗户玻璃,里面的设备也是二手三手四手货。

但那时塑胶市场需求旺盛,他的二手机器还没开动就已经手握大把订单。

推销员出身的他,看准了塑料制品正处于卖方市场,完全不愁销路,开足马力生产,但等他把货送到客户手里后却遭遇了一连串退货。

原因很简单:质量不过关,款式老套,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眼看赊来的原料已用光,银行的贷款已用罄,买设备的钱没付完,好不容易捱到月底,连员工的工钱也开不出来……

屋漏偏遇连阴雨,船破恰逢顶头风。

那些付了订金的代理商纷纷找上门,要求退还货款。原料供应商、银行经理都跑来讨债。员工担心自己的工钱没有着落也都懒心无肠、人心浮动。

李嘉诚对那些堵住工厂大门不让他离开的代理商,痛心地说:“钱我没有。你们把我带走吧。”好说歹说打发走那帮催债鬼后,他带着强烈的挫败感回到家中。

母亲看他这副情形,知道大事不妙,却也不劝他,只叫他吃饭。

这位母亲明白,做事业必有风浪,可见到儿子愁眉不展,仍然十分难受。

等儿子吃完饭,她语重心长地给儿子讲了一则佛家掌故。​

她们老家潮州桑埔山有座古寺,住持是个已近垂暮的老和尚,法名云寂。

这老和尚知道自己年老体衰,时日无多,准备选一个可靠的弟子接替他的衣钵。

他将两个最器重的徒弟: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出题目考二人,看谁适合接掌住持之位。

他给两人一人一袋谷种,让他们拿去育种插秧,谁收的谷子多,谁就当寺院住持。

转眼到了秋收时节,一寂挑了一担沉甸甸的谷子来见师父,二寂却两手空空。

云寂便把袈裟和金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

一寂不服,问师父因由。

师父反问他道,我给你俩的谷种都是煮熟了的,你怎会种出稻子来?

一寂见自己的把戏被识破,羞愧难当,只得承认二寂胜出。

李嘉诚仔细思量母亲的话,悟出了度过难关的办法。

第二天,他先到工厂给所有的员工道歉,说欠的工资一定会发给他们,并给每个人打下欠条,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还发动愿意留下来的人与他一齐度过难关。

他的真诚打动了众人,原来那些准备离职的人几乎全留了下来,主动帮他想办法。

解决了员工的问题,李嘉诚将已有的产品分成优中差三个级别,将优质产品发给代理商,缓解代理商的市场压力,恳请代理商再宽限他一些时间恢复生产,补足合同约定的产品数量。

之后,他找到银行的负责人,请求延长还款期限,承诺产品销售后连本带息补还贷款。银行见他手里有货,态度诚恳,就答应了他。

解决了银行的问题,李嘉诚又给供应商一一打电话,真心实意说明自己眼下的困境,和准备采取的办法,承诺一旦产品卖出立即兑现应付的原料款。

面对各方的债务,李嘉诚顶住挨骂、遭受鄙视的压力,不逃避,不推脱,用赤诚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这之后,他根据产品质量重新分级定价,亲自带着样品走上街头推销,消化库存,回笼资金,用这种办法还清了供应商的款项,同时又买进一小批原材料研制质量合格、款式新颖的产品,通过这些方法化解了几欲垮台的危机。

李嘉诚用极大的真诚使合作伙伴了解了他的为人、抱负,愿意和他共担风险、长期合作,使得他厂里的订单越来越多,业务越来越稳定。

凭借这种势头,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开始扩大市场规模,逐渐成长为著名的塑胶花大王。

不过,这件事之后不久,李嘉诚又遇到了第二次危机。

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香港塑胶原料售价从每磅6角5仙暴涨到5元,一下子溢价近10倍,整个塑胶制造业一片恐慌,如临末日,不少厂家被迫停产、倒闭。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同样面临垮台的危险。

李嘉诚母亲知道后,给他讲了云寂住持的第二个故事。​

​话说云寂方丈因为二寂秉性诚实,将寺庙住持之位传给了二寂。

可是一寂到底不服,觉得师父不该隐瞒谷种被煮过的真相,请师父再让两人比试一次。

云寂方丈无法平息二寂的戾气,只好再次拿出两袋谷种分给两个徒弟,让他们重新比试。

很快秋天又到了,一寂仍然挑了满满一担谷回来,二寂却仍然一无所获。

云寂方丈奇怪地问二寂,你怎么还是白忙活一场呢?

二寂摊开双手说,谷种还是煮过啊,还是不能发芽啊。

云寂方丈听了这话,转而让一寂当了寺庙住持。

二寂不满说,上次你把衣钵传给我,这次我的表现跟上次一样,你为什么出尔反尔把衣钵传给一寂呢?

云寂说,上次你们两个都不知道谷种煮过,考的是诚实,所以把衣钵传给你。这次你们都知道,你却还是挑着一副空筐回来敷衍我,足以证明你没有动脑子。如果让你当方丈,我担心庙里的徒子徒孙会饿死。我不把衣钵传给你,是因为你不懂得变通。一个不懂得变通的人做了寺庙的住持,其他和尚跟着你死板硬套,哪里还会有前途,所以你不能做住持。​

​李嘉诚是一个有慧根的人,像佛前的油灯一点就亮。

他从云寂方丈前后截然相反的选择中悟出了变通的道理,放下长江塑胶厂这个难解的结,转变事业方向,将精力和财力放到另一个产业——地产上去,从而向地产大亨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并最终成为世界华人首富。

这是李嘉诚母亲讲给儿子的两则故事。她用般若之智指导和激励儿子调整心态和方法,一步步走向成功。

精选隽永好文,拒绝快餐文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位老和尚的智慧,帮助李嘉诚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