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鼎、作册般青铜鼋[yuán]——中国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十一)

6、子龙鼎

商后期  传民国时期河南辉县出土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是商代最大的圆鼎,禁止出境的文物。高103厘米,重230公斤。在所有青铜鼎中,重量排名第三,第一是司(后)母戊大方鼎,重832.84千克,第二是铸客大铜鼎,重400千克。

子龙鼎形制凝重,口沿下以云雷纹打底,饰兽面纹,有六道扉棱,三蹄足上饰卷角伸出的兽首。

铭文“子龙”,是金文中最早的“龙”字。

子龙鼎是2006年从海外收回的,相传民国时出土于河南辉县,后流失日本。通过形制和铭文判断,是商代末期的青铜器。

铭文有“子龙”的传世青铜器还有三件,都被断代为商末(或周初)。“子某”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经常出现,如“子渔”、“子龚”等,是商人贵族的一种称谓。如果是王室成员,“子某”就是王子。如果不是王室成员,就是在商王朝任重臣的宗法贵族之长。有学者认为:此鼎是王室重器,“子龙”是一位王子。

青铜器上铸刻文字,是中华文明特有的做法,铭文历来为学者所重视。青铜器的铭文又称“金文”、字体是“大篆”,是从商前期开始出现的。

国博收藏的一件商前期的鬲,口缘内壁有一个“亘[gèn]”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铭文。早期铭文字数少,内容一般就是族徽和器主的名字,到商后期铭文字数有所增长。

7、作册般青铜鼋[yuán]

商纣王时期 征集品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册般青铜鼋[yuán]是2003年国博征集的一件商晚期青铜器,器型是一只极写实的鼋[yuán](即大鳖[biē]),首、尾、四足伸出,鼋[yuán]的颈和背部有四只箭插入。

嵌入鳖[biē]体的四支箭,乍看像是箭头,但进入鳖体的部分是细圆杆,不像箭头;中间部分有四个翼,商代到西周时的箭头只有两翼,没有四翼的;后部也是细圆杆且末端平齐。综上可知表现的是箭尾部分,四翼是箭的尾羽。铸成此形是为了彰显射箭者的力量之强,已经把鼋[yuán]射穿了。

背甲中部铸有铭文4行33字,铭文字形与其他商末铭文一致,记录了一次商王射猎的故事。

铭文记载:丙申日,商王到洹[huán]水,射鼋[yuán]一箭,作册般射三箭,都命中而无废矢,商王下令把鼋赐给作册般,并说:“把此事铭记在庸器上,作为你的宝物”。

洹[huán]水今名安阳河,是流经商晚期都城安阳殷墟的河流。

铭文中的“无废矢”与西周初年的柞[zhà]伯簋[guǐ]的铭文相同,是说没有一箭是浪费的,都射中了。

“作册般”是作器贵族的名字,有此名的铜器还有几件,国博另藏有一件甗[yǎn],铭文中记载了商王对人方作战,作册般受赏的事。

作册般青铜鼋铭文里的商王正是商朝的亡国之君——商纣王。征人方是帝辛(商纣王)时的事,作册般是商纣王的史官。《史记》上记载商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虽然是亡国之君,才能是有的,这点青铜鼋[yuán]也可以印证:纣王是神射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龙鼎、作册般青铜鼋[yuán]——中国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