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15 【TWG Tea Club读书会】共读的书目是法国作家卡特琳娜·班科尔《鳄鱼的黄眼睛》。
书中主要描写了两姐妹在遭遇婚姻、 工作等问题之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并终走向不同结局的故事。
作者卡特琳娜·班科尔,法国当代知名作家,曾任法国古典文学教授, 并在《巴黎竞赛》与《大都会》杂志担任记者。代表作有《鳄鱼的黄眼睛》《乌龟的华尔兹》等。
以下从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及读者的视角分享我的读后感。
一、本书具备畅销小说的要素
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性格
1.环境
主场在巴黎的灯红酒绿,还有肯尼亚的狂野鳄鱼,还有度假小岛,英国的电影节,还将英国皇室也拉了进来。
2.情节
剧情跌宕起伏,两姐妹的人生如同过山车。
先看妹妹约瑟芬:
前半段人生垂直下落。着迷于十二世纪研究的约瑟芬突然发现她的温馨生活正在分崩离析,母亲不疼、姐姐不爱、女儿不尊、失业已久的丈夫安托万对自己这个拙于打扮的学术黄脸婆兴趣,竟带着年轻的情妇跑去非洲养鳄鱼并留下一屁股债......
约瑟芬同时受到情爱的苦与生活的苦,人生是一场滑铁卢。
后半段逆风飞扬。作品畅销,女儿理解,情感顺利,不仅有帅哥青睐,还有姐夫表达爱意,还收到前夫的赞许。
再看姐姐伊丽丝:
人生际遇正好与姐姐相反。
前半段姐姐美丽漂亮,美国名校毕业,老公帅气事业有才,家庭富裕。
但内心的需求和欲望却不能在家庭中得到满足,因为她从来没有爱过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也从来没有走进她的生活。为了重新引起他人的瞩目,为了找回对生活的热情,在某个上流社会的晚宴上,姐姐伊丽丝谎称正在写一部关于十二世纪的历史小说,在场的出版商立刻向她表达了出版意愿,她也重新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实在写不出“杰作”的伊丽丝利用妹妹经济窘迫的困境,让妹妹为自己捉刀,孰料作品一经面世竟令整个巴黎沸腾,也将姐妹俩的人生彻底颠覆。
3.人物性格
小说围绕两姐妹展开,当然还有上下两代人,以及身边的男士,相关的邻居、同事,无一不是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相当出彩。这得益于作家用笔细腻,人物个性跃然纸上。例如约瑟芬将出轨的男人赶出家门,一开始真的不知道如何独自面地生活,还有,跟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去面对?离婚以后要不要追求新的幸福?很多的心理描写都非常生动,相当打动人。
《鳄鱼的黄眼睛》从生活、爱情、亲子关系、事业几个方面展现了众多人物的情感与选择。阅读体验相当轻松,画面感极强,还未及看电影,相信不会差。
4.不足
书中描写安托万在肯尼亚养鳄鱼那一段,中国商人相当狡猾,还拖欠工资,在肯尼亚的中国女人又矮又丑,热衷法国化妆品。个人认为丑化中国人,相当不友好。
二、关于如何写作
在这本书的第三章,讲述的是书中书的过程,写的是妹妹约瑟芬受姐姐的忽悠,逼上贼船开始写小说的整个过程。
1.新手怎么开始写作?
怎么下笔?
书上中提到莱奥托曾说:“像写信那样去写作,不要反复审校。我不喜欢那些伟大的文学,只喜欢书信对谈。"
约瑟芬后来就以图书馆碰到的那个帅哥为对象开始“写信”。
写什么内容呢?
“纵使背景换了,人的情感亘古不变。”
“在写作时经常借用某个她认识的人的性格特征。它可以体现为一个或几个细节,也可以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而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可见,天底下并无新鲜事,写的是十二世纪,但承载的仍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这就想起前段读书会上读过的彼得·海勒斯《江城》中序言关于写作的一段。彼得·海勒斯当时已确定自己想要成为一名作家,而且是小说。后来他写信大学时的写作老师约翰·麦克菲。老师是这样回复的:“涪陵就是故事本身。涪陵是一本书。我觉得你应该定下心来写一本书,刻不容缓,要么从这个暑假开始,要么等你的两年服务期一结束就开始,就写你自己的故事……只需以书信形式写上六七万字,就会是一本有意思的书。”以后就有了我们看到的以涪陵为背景的《江城》。
请看,有一点是相通的,都提到“像书信一样写作”。而且两位作者都是共通的,都是教授文学的老师。
2.写作的意义
约瑟芬原本是一个没自信,没自尊,懦弱自卑的人,被男人抛弃,被父母不看重,女儿也不太认可。通过写作获得了新生,原来胆小害怕,克服了心理障碍,获得了存在感。
这点,我相信很多写作爱好者都会认同这点:写作具有心理疗愈的作用。
三、关于人生
小说写的无非是人性与人生,在此,围绕这两个主题谈谈:
1.关于人性
同一个人,会有千万个面孔,而且在不同的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约瑟芬的前夫安托万,自私懦弱没有担当,眼高手低,还出轨,约瑟芬将他赶出家门。在我们读者眼里差不多也算是渣男。
但在约瑟芬的大女儿眼里却完全不一样。书中提到,女儿哭着埋怨妈妈,恨她没有在爸爸失业无助的时候鼓励和帮助他。她哭着说,他的爸爸又帅又有才华,会鼓励她自信,美丽,与众不同。她爱他的爸爸。
同样,约瑟芬的妈妈昂丽耶特在约瑟芬的眼里是个只会依赖有钱男人的妇人,而在艾丽丝的眼里却没那么恶毒。
艾丽丝在她母亲的眼里聪明美丽,而在丈夫菲利普眼里却自私而虚荣。
就如同《飘》中白瑞德在看到孩子哭着找妈妈时,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再坏的女人,在孩子心中可能是一位好妈妈。
我们眼中的人不过是他形象的千万分之一罢了。因此,探讨一个问题,当夫妻要离婚时,不应仅从自己角度考虑,还要考虑孩子的心理与认知。你所眼里的坏妻子,可能是孩子眼里的好妈妈。你所眼里的坏丈夫,可能是孩子眼里的好爸爸。
2.人生就是不断的成长
书中的女性角色相当多,主要围绕三代母女展开,还有相关的女性、男性,可以说是一个命运悲剧的比惨大会。从家庭角度看,几乎都是残缺的。要么寡妇,要么单亲,即便是在婚姻状态的,也是相敬如“冰”,这个“冰”是冰冷的“冰”,而且好几位的结局真的破裂了。
女性示例:约瑟芬
正如她自己说的,有份工作,嫁人生育,都没想那么多,没想到丈夫出轨。生活就是这样步步为营,将态度虔诚的人逼向深渊。可以说离婚促进了她的独立。
而姐姐忽悠她写作,迫于经济压力,让她找到了自我,发现写作潜能,最终收获爱情,得到了女儿的理解。
男性示例:“主管”马塞尔
马塞尔出生贫寒,有商业头脑,但没有什么品味,娶了一个带着两个女儿的女人昂丽耶特。女人有品味,本来可以珠联璧合,却不料被这女人算计,生活与事业完全被控制。
后来马塞尔终于设计脱离女人的控制,获得了爱情,还得到了盼望三十年的儿子。
上述仅列举了两位男女个体。不仅仅是个体,还有一代一代的成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的两个女孩,最初以为是第二代的翻版,小姐姐奥尔唐丝美丽贪婪,有心计,善于利用男人,小妹妹佐薇长相平庸,缺乏自信。但从结局看,因为妈妈约瑟芬表现出来惊人的人格魅力,小姐姐敢于上电视揭露真正的写作者。小妹妹因为有妈妈的爱,成长更为健康。三代女性,我们可以看到,一代更比一代强。
四、结语
书中的人物群像栩栩如生,盘点一下,似乎没有一个是幸福的。再细看其间的问题,却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并非作者的凭空臆造。
人生可能就是这样,一浪又一浪。不知还会面临什么,只有不断地成长,面对挑战,找到自我,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才有可能成为人生的赢家。男人,女人都一样。
或许,每个人内心深处是有才华和力量的,纵然前半生是悲情的,但内心的那股才华和力量终将托举起后半生。
做一位内心有力量的人,不怕辜负了岁月,就怕辜负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