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建纪台平原水库,看我们家的迁徙之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纪台平原水库,跟我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曾祖卜宪舜,在我们村也算是“能人”了,卜家村有织布的传统,鼎盛时,家家都有织布机,我的曾祖就是做棉纱生意,兼做网子(旧时女人网头发的物件)生意做到江南。在一次交易中被南方人骗了,以至于破产。用老百姓的说法就是买卖“开叉了”。由于无法还清下游商家的欠款,于是选择了搬家、躲债,从卜家村搬到了纪台的桂家庄子,(他的岳父家)为了筹措资金还钱,我的曾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赴欧华工,历时两年,停战后,顺利回国。用这两年的所得,还清了欠款,领着两个儿子(共三个儿子)回到了卜家村,在桂家庄子(或同兴庄,两个庄几乎连在一起)留下了我的爷爷伺候他的姥姥姥爷,当初留下我爷爷也是觉得他能镇的住人,吃不了亏……我父亲的兄弟姐妹都是在桂家庄子出生的,这一住住到修建纪台平原水库之前,从小到大他们对我讲的故事也大多发生在这片土地。

1958年(或59)修水库,库区移民、搬迁,涉及大半个纪台。有的投亲靠友,有的上了东北。我的爷爷搬到了青邱村(苑家庄)他的连襟家。后来,这个劳民伤财的水库,只蓄过一次水,便废弃了,没有发挥任何效益。用我父亲的话说“旱的时候没有水,涝的时候全是水”。修这个纪台水库老百姓可是遭了罪,挨饿的年代,吃不饱,还要推车子干活,干少了还挨揍。我爷爷不止一次说过“那些干部很坏!”

      水库废弃后,迁出的村庄陆续回迁,现在库区内的村庄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建的。原本我的爷爷打算再回桂家庄子建房,我的曾祖父说“还是回老家吧”,于是我们一家人离开了青邱(苑家庄),重新回到了卜家村……如果没有那次修水库,或许我们就一直住在桂家庄子了……

      关于这个纪台水库,我和寿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文史专家赵守祥老师有过交流,还是赵老师思想敏锐,客观公正,一语中的,有深度。如下:

      纪台水库是寿光历史上不讲科学、瞎指挥、造成巨大浪费与损失的一起重大事件和严重教训。寿光没有人去系统全面地调查、掌握、反映这件历史事件。寿光历史上并不全是正面的实践,也有一些类似纪台水库这样错误的实践。这是真实的历史。就像刚刚几年前公开当口号喊的“花了儿子的钱再花孙子的钱”、在行洪道中建小区建大楼的实践一样。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有批评的声音,必须走群众路线,才能减少错误、减少损失。中国应当重视这种社会机制建设,探索这种社会文明的实现路径。这真正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大事。应在人大政协系统探讨上级组织到下级行政单位进行任期内和任期未社会重大项目、重大投资与社会影响的社会评价机制(第三方且有权威的评价),与干部调整使用挂起钩来,建立自上而下“负责任,可监督、可评价、有实效”的政治运行机制。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修建纪台平原水库,看我们家的迁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