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说起陶渊明,人们除了羡慕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居生活,更欣赏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雅情趣。关于他的轶事典故也很多,如“无弦琴”,“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

还有就是人们在读书时,把简单浏览,只求大概,美其名曰为“不求甚解”,这时候就找到了陶渊明了,说他老先生读书就用此法。

“不求甚解”之说,源自陶渊明先生的自传文《五柳先生传》里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也成为后来人们读书不精不细时,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其实这种看法是有的。

明代文学家杨慎,就是写出了著名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那位才子,在著作中写道:“《晋书》云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此语俗士之见,后世不晓也。”

杨慎认为,两汉以来,训诂之风盛行,谈论一个五字句诗文的文章,竟然长达二、三万字,陶渊明对此风十分不满,而他的真知灼见又超过一般人,所以才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慢慢的后来训诂衰废,而那些浅薄之人达不到陶渊明的高度,就说陶渊明不求甚解。

人们大多只记住了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面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却往往不提紧接着的下一句话“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试问如果“不求甚解”,又哪能“每有会意”呢?可见陶渊明读书是非常认真投入的,也是十分开心快乐的。”

这样来看,所谓的“不求甚解”说,其一,应该是陶渊明老先生的自谦之语,大部分人在自传性质的文章里,评价自己时都很谦虚,这也是惯例。其二,也是杨慎先生所说的,陶先生才华横溢,真知灼见超过一般人,对当时的训诂之风颇有看法,因而是故意这样写的,或是自嘲,或是玩笑。后来人们就根据文字内容加以字面上的理解了。

陶渊明以诗歌、散文和辞赋确立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六朝以后的通行看法是,陶先生在那一时代的作家中,地位应该是最高的。陶渊明稍后的南朝文学家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认为:“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对后代诗人有很大的影响,受到的评价也非常高。

唐代诗圣杜甫有诗:“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到了宋朝,陶渊明的地位更加上升,一代大家苏东坡就非常推崇陶渊明,曾这样评价说:“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不仅评价如此之高,东坡先生更是热情唱和,楞是作了《和陶止酒》、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等一百零九篇唱和诗。东坡先生的才华和眼光大家都知道,让他这样唱和陶诗,追形追神,以表示倾慕。以东坡先生的眼光,这样对过谁呀!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过分吗?一点都不!因为陶渊明的诗意境高。孟浩然、王维曾努力去追,最终都追不上。这是天赋加时代的产物,学不来的。陶渊明的诗是以一片赤子之心写成的,所以朴实、真挚、自然,没有功名利禄之气。这就是所谓的大巧若拙。

再来看看辛弃疾是怎么说的。

辛弃疾《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这样的五柳先生,哪能“不求甚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说陶渊明的“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