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心理服务师,需要具备哪些基本修养?
一、见他人所不见。
认知会导致情绪,并引领行为,因此想要心理助人,需要能够见他人所不见。
生活中,我们对很多事物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举个例子,“潜意识”的“潜”很多人会读三声,但事实上读二声。“强迫症”的“强”应读三声,很多人读的是二声。有些事物约定俗成,但未必正确,比如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从现象而来的常识,但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却并非如此。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很多现象,却未必能见到背后的实质,人和人很多时候就差在见地上。心理咨询师要“见他人所不见”,这样才能在认知层面帮助来访者。
借用佛家的术语,凡人都有一双肉眼,你能看的我也能看。而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则有一双天眼,比如医生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病变的细胞。相应的,不同专业的人看世界的角度也会不同。专业加阅历,还让人有一双慧眼。比如你的手机坏了,越洋客服接电话的姑娘无需见到人和物,就能凭借经验推测你手机哪里出了毛病。心理工作者就得具备一双慧眼,能够透过行为现象看心理本质。比如通过家长的描述,即便没见到孩子也能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做出初步的判断。慧眼之上,则是法眼,也就是“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看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在此之上,还有佛眼,众生平等,有真“觉悟”。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待觉悟的佛,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觉”与“悟”,逐渐接近佛性。
二、学会另类解读
要见他人所不见,自然要有不一样的角度和观点,这需要结合生活有意识地训练。首先要突破传统观点,从司空见惯、约定俗成的无意识催眠中苏醒,对很多现象做出另类解读。
比如,我们都知道成语“朝三暮四”,也会觉得猴子们真傻,三加四和四加三不都等于七吗,总数既然一致,又有什么分别呢!可是如果你有了心理学的背景,就会知道这里面差别可大了,它关系到延迟满足的能力,而通常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做到延迟满足。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从小听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影响重大,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关系,这是关于孟母三迁的传统寓意,可是从心理角度来解释,还是如此吗?
深入来看,作为人的孟母和作为环境的三迁,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当然是孟母这个人更重要。作为心理工作者,我们都清楚,了解什么人生了病,比了解这个人生了什么病更重要,孟母自身的人格比她如何教育孩子更重要。一旦头脑中有了人的概念,再来看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就知道有孟母这样的母亲,孟子才能成就为孟子。孔子、孟子和岳飞,都是幼年丧父,母亲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有妈妈抱怨孩子没教育好,是因为爸爸没做好,我们就能以此为例给出差异化的观点。
发展心理学讲环境论和遗传论,孟母三迁更强调的是环境论还是遗传论呢?没有学过心理,我们也会认为环境更重要,但学了心理后,我们知道遗传和先天禀赋更重要,它是一个人取得重大成就的必要条件。没有良好的禀赋,就不可能有重大的成功。从故事里也能看出来,孟子的禀赋是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像什么,而模仿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人就是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是他幸福的来源,也是他的先天禀赋。
这样重新解读孟母三迁的故事,就会发现三迁没有孟母重要,孟子又比孟母更重要,孟母是外因,是缘,而孟子才是内因,是根本,外因为变化提供了条件,但只有通过内因它才能起作用,最终还是内因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我们耳熟能详的《丑小鸭》的故事,是因为丑小鸭足够努力才变成了白天鹅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它是白天鹅的孩子,如果只是普通的鸭子,再努力也变不成白天鹅。
心理助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扩大对方的意识思维,让他有不同的解读。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另类思维,也会提高咨询师的助人能力。
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结果。
世界上没有问题,问题是因为你解决不了造成的。如果你解决不了问题,说明你本身就存在问题。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指出:一个人不是因为悲伤而流泪,而是因为流泪而悲伤。他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这一理论能给我们的思维以深刻甚至是颠覆性的启迪。
日本教育学家多湖辉说:一个孩子不是因为厌学而学不好的,而是因为学不好而厌学的。由此还可以推论,一个孩子不是因为上网成瘾才有心理问题的,而是因为先有了心理问题才上网成瘾的。
甚至一只小鸟也会说:我不是因为高兴才唱歌,而是因为唱歌才变得高兴的。面对抑郁症患者,可以告诉他:人不是因为高兴才去运动的,而是因为运动了才高兴起来的。
因与果的转化,给了我们新的可能性。
面对同样的工作,有的人能应对自如,有的人却捉襟见肘。不同的人为何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不是问题多难你才解决不了,而是因为你解决不了,问题才变得困难。这样的思路,让我们可以找自己的原因,也只有归结为自己的原因,问题的解决才能在可控的范围内。
进一步推论,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解决不了问题呢?很可能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思考问题不知道变通。相应的,只有思维变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可能。
比如因果思维是由因及果的线性思维,在单一变量的关系中或许成立,但人类的心理却存在复杂的多变量因素,很难用一一对应的因果思维加以概括。把相关性当成了因果性,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四、反话就是强化。
接受过心理学训练的人,要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要学会说正话,因为反话就是在强化。
同一个班级,前5名的孩子和后5名的孩子智商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是什么导致他们的差距呢?有研究发现,前5名孩子的家长会说正话,而后5名孩子的家长基本不会说正话。
什么叫正话?前5名的家长会说:“孩子,咱把这个杯子放到这儿!”这是正话。而后5名的家长会说:“你别把杯子放在这儿!“这是反话,带着指责的味道。而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他的家长会说前后矛盾的话:”你把杯子拿到这儿,别再放到那儿了。“这是双重束缚,就像孩子不拖地会挨骂,拖了地不干净还要挨骂,无论怎么做都会被指责,左不行,右不行,这会导致“精神的分裂”。
咨询中会看到,很多家长说反话却不自知。如何让他意识到这一点,比讲些大道理更重要。有觉察能力的前提是有自知,不妨从认识反话,开始说正话开始。
五、相信坚持的力量。
开学典礼上学生们问苏格拉底老师,要怎样才能成为像他那样有成就的人,苏格拉底说:“很简单,坚持甩手,每天甩手三十下,甩上三年,你们将来各个比我有成就。”因为苏格拉底是权威,第二天整个校园的学生都在甩手。一年之后,只有80%的人还在坚持,二年之后,只剩下了20%的人还在坚持。三年之后的毕业典礼上,苏格拉底问同学们:“三年前,你们问我如何才能像我这样有成就,我告诉你们甩手,现在还有谁在坚持啊?”结果,只有柏拉图举手了,苏格拉底对他说:“你将来的成就一定超越我。”
这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想要说的是坚持的力量。
庖丁解牛说三年技有小成,坚持三年就不再是一个行业的门外汉。三年可以说是职业童年,如果连三年都坚持不了,那就跟没做差不多。一旦超过三年,很多事别人不带你,你也能做。
李克富老师曾写过一本书——《三个月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些坚持写了三个月阳光日记的家长都会说,这个方法真好。而那些说没有用的家长都是没有坚持下来的。
关键在于,我们会用失败者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变得麻木,却忽视了成功者的坚持。
不能坚持的理由并非一目了然。很多家长说他坚持不了,是因为工作很忙,其实他并不是忙,而是乱,也就是目标不明确,不会做评估,更不敢做取舍。如果对一位忙得没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做访谈,还会发现他们不是因为忙,而是因为与孩子之间存在情感隔离,没有建立起感情,才不得不以工作忙为借口,来屏蔽自己的情感表达。
坚持有两种,一种是坚持下来,只要做到了,就是很大的进步,获得完成感,比如那些坚持写完三个月日记的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他最大的收获。而另一种是坚持下去,这将带来更大的进步。人生的秘密,或许就在于这一“来”一“去”,或者“下来”“下去”。坚持不单是在克服惰性,更是在转换自己多年形成的习气。
成于坚持,败于放弃。
六、变一变。
人有三不主义:不愿公开自己内心的秘密,不愿承认错误,不愿改变自己。正因如此,变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品质。
我们吃苹果,谁都没规定非得竖着切,可一旦形成习惯,每次都会不假思索地竖着切。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改变,横着切一下,看看完全不一样的苹果。
变并不需要非得惊天动地,而是先从生活中变一变。不用变老婆,变房子,只需要变一下床头的摆设,就会引发正性的情绪反应。
七、微笑、点头、认可。
作为心理工作者,首先要学会点头、微笑和认可。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别人的认可其实就是内心对自己的认可。
幸福工作,快乐生活是智慧的体现。急中生智,智是聪明、反应快。定能生慧,慧是定力,慢半拍。智慧是学习心理学时最应该提升的东西。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把固有的思维方式打破,新的思维方式才会建立。
最后以李老师的几句话作为养成手记的结尾:如果你爱,就学点心理学,心理学会让你通向天堂;如果你恨,就学点心理学,心理学会让你避开地狱;如果又爱又恨,就学点心理学,心理学会让你与自己相濡以沫;如果既不爱又不恨,也学点心理学,心理学会让你与别人相忘于江湖。
我们这一生的追寻在于寻找自己。生活会因为你学了心理学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人把心理学当职业,养家糊口。有人把心理学作为事业,有所建树。有人把心理学作为志业,为其奋斗。而极少数人会将其作为信仰,贡献一生。
我们共勉,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