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回家杂思:游戏/与物的关系


旅行时,空间上的不断切换,会容易让人产生思考。每次放假回家也不例外。前几天的端午回家主要有两个感受,一是关于游戏,二是关于人与物的关系。

【一】游戏

这个月初刚看完《游戏改变世界》,当时感觉原来游戏有这么大的魔力,也突然想玩游戏。所以这次回家就随便下载了个美食烹饪类游戏来玩。

对于游戏,其实小学和初中时也经常玩,如QQ飞车、QQ炫舞什么的,也经常上网玩小游戏。但上了高中后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玩过,一来似乎没找到什么想玩的,每次往往下载后玩了一半就没有耐心玩下去了,二来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没想到这次的这个游戏能让人再次体会到上瘾的感觉,于是边玩边思考书里的内容,这次有更直观的体验了。

书本的封面就写着「Reality is broken」——意思是:现实永远都显得那么无趣,它「混乱而分裂」,很容易让人感到无聊和沮丧。而游戏正是弥补这种破碎现实的极佳方式,它有四个决定性的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动参与。正是这四个特征,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每一关卡都会给我们设定小目标,同时给定游戏规则,达成目标后就会有即时的奖励。不用说,我们的大脑肯定是爱死这种方式了——相比起现实,游戏的目标太明确、反馈太及时了。于是我们在游戏中就可以很容易进入到「心流」的状态:完全沉醉在游戏中,对时间的流逝、对周遭环境的变化毫无察觉——我们与游戏合一了。要是现实允许,甚至可以不吃不喝晚上一整天。

这种上瘾的感觉,我以为只要输了或是赢了,就可以放下游戏。但实际上无论输赢,都无法摆脱它:赢了,让我们更有信心玩下去;输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继续玩。所以书里说得好啊——真正令我们上瘾的是游戏过程本身,因为我们源源不断得到了反馈,我们进入了心流状态。

不过就算游戏再有益处,这种抑制不住的上瘾确实恐怖,所以在放假后,决定把游戏暂时放下。但也不能因为浪费时间而否决所有游戏。关于对待游戏的态度,书里说到

我们人生中最紧迫的使命、也是地球上每个人都要承担的使命,是在清醒的每一刻里,全力以赴地深深地投入现实。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玩游戏,它的意思只是,我们不能再把游戏看作是逃避现实的消遣。

是啊,我们不能为了逃避现实而玩游戏,而应该为了更好地投入现实而玩游戏,我们应该把它看成一个工具:当游戏能帮助我们放松一时、锻炼能力时,完全可以投入其中。这个工具只要运用好,甚至可以如书里所说的拯救社会、团结全球人们的力量进行宏伟的事业。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借鉴游戏,获得改善现实的方法。上面说到,游戏之所以让我们深陷其中,正是因为四个决定性的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动参与。所以,也可以说,现实之所以时常让我们感到无聊痛苦,是因为缺少这几个特征,或者说不够明显。因此当现实中我们因为完成某件事情感到痛苦时,便可以借鉴游戏的方法进行改进,如给自己设定周期性的小目标、达到目标后给自己一点奖励,甚至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计分小规则:给定初始「生命值」,当完成了某件与目标相关的事情时生命值+1,偷懒时-1,当达到某个数值时,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

在我看来,一些学习类的app之所以能提高效率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参考了游戏的做法:为学习过程本身设定一道道的关卡(目标),通过积分或者奖品来鼓励人们每日打卡(规则与反馈系统)。如之前的有道口语大师(大一时很喜欢这个app,后来似乎停更了)。

游戏,完全符合我们的天性。只要用心,我们也完全可以把生活看作一场长长的游戏。

【二】与物的关系

这几天回家除了游戏,还重看了一部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内容(这本书之前也专门写文章讨论过,见良质,是什么——读完经典《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后最深刻的发现)。简要地说,全书尝试通过摩托车维修这件事情,来探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看这本书的时候,跟随着作者那种朴素的描述和思考,似乎也会有一种平静的感觉。这次我重新思考了我们与物的关系。****书里说到,之所以有些人会厌恶维修摩托车,恐惧接触那复杂的物体结构和科学技术,是因为缺乏在科学上洞察「良质」的能力——良质是什么呢?是一种主客合一的状态。作者说到,甚至很多摩托车维修者都是没有真正融入到摩托车这个结构中的,他们只是简单地把摩托车看作一个死的物体。而要真正做好维修,乃至其他任何一项工作,找到良质都是极其重要的。

遇见良质的那一刹那,主客观原来是一体的。

主客合一?或许说起来有点抽象。具体地说,当我们深入专注于一件事、达到「心流」状态时,就可以说是与物体合一了。这其实就是瑜伽八支里面最高的一个层次——「三摩地」,即与所理解的对象完全合一。《瑜伽之心》里面举过一个很日常的例子:我们写一份报告写到一半卡住了,不知怎么继续,于是决定休息一下。但在休息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突然知道怎么写了。于是坐会书桌,把报告写完。这时候,我们就完全与研究主题合一了,所以报告很快就可以写完。这个时候就是「三摩地」,也就是良质的体现。(再如我现在如果写文章写得正high,下笔如行云流水,也可以说是感受到了良质。)

我想到了很多日常的事情。

例如我们与电脑的关系:每当遇到问题时,我们第一时间就是抱怨、拍打,这或许就是主客分离的体现——我们觉得,电脑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物体。很多一些搞科学研究的人,也是这么看待的。所以现代科技只会让人感到焦虑,电脑坏了也只会让我们愤怒抱怨。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包饺子:放假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帮妈妈包饺子作晚餐。但我感觉自己怎么弄也弄不好,于是也没有什么耐心去弄了,整个人有点浮躁。这时我意识到这可能也是因为自己与物体分离了,我的心没有完全集中于当下、集中在饺子上面,只是集中在自己做不好、饺子不听话这个判断上面,只会觉得饺子这个物与自己合不来。所以,学会包饺子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与其逐渐合一的过程。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这种与物的关系的探讨,也让我尝试重新感受了家中的每一件物品:很大一部分家具都用了很久了,扫把、电饭煲、桌子、椅子、电视机……但并没有一种破旧不堪的感觉。相反,它们散发着一种岁月的味道,虽然旧,但很整洁朴素。这与父母对待物品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他们总是省吃俭用,当一件物品脏了或是坏了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扔掉,而是清洁和维护。这种岁月的味道,就是数百次的用心维护而散发出的。我突然体会到,生活的品质不是通过不断更换旧物品和囤积新物品来维持的,而是通过与物的友好相处过程来体现的,这里与物品价格无关——当然,价格高的东西往往质量更好,能给我们更优质的生活体现,也更利于让我们长久与物品相处。


以上是这次回家主要的两点思考。长期在广州生活,使每次回家,都可以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重新感受这个陪伴自己长大的小城镇,感受岁月的流逝、环境的不断变动、父母的不断变老,也不可避免地唤起了一些回忆。唯一不变的可能只有爱和感情吧。

希望每一次回家都能不断有新的思考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端午回家杂思:游戏/与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