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林树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也是小伙伴共读的最后一本书《贫穷的本质》。这本书第一次听就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也确实能感觉到老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里面的客观和道理。
当然这本书不是简单讲到财富的传承和条件,而是更加深入地、多方面地剖析了贫穷的本质,找到根源,才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01 樊登老师两次不同原因选择读这本书
樊登老师老师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迫切想要自己摆脱没有钱的状况,想知道自己是哪些方面出了问题。这个是从自身实用性出发的。
但是简单读了一下,发现这本书涉猎分析的人比他要穷多了,它研究的对象,是哪些每天收入在0.99美元以下的家庭。樊登老师感觉这个跟自己的层次不匹配,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读这本书的目的,于是弃读了。
是什么原因让樊登老师第二次重新拿起这本书呢,是这本书的作者因为这本书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能够得到如此荣誉,定然有其特别之处,他翻出此书,读了第二遍。
重读的第二遍,才让樊登老师的思维更加开阔,他发现有时候我们确实不能只关系认为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需要关心,而反过来,这些这本书在探讨最底层的贫困人口如何摆脱贫困这个问题的同时,也折射了一些我们普通人的缺陷。
听到这里,我便再一次发现了读书带给我们思维的阔宽性,因为生活的琐碎,生活的挫折,太容易让我们思考问题狭隘,我们需要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和文字来让自己从一些思维陷阱中挣脱出来。
每一次的颠覆自我都是一次革新,而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02 延迟满足的能力
这本书里提到了有些地区,在有些情况之下,在有些环境之中,是贫穷陷阱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时候,不光光是贫穷陷阱的问题。而是他完全是有这个能力,但在这个贫穷陷阱之上的,但是他依然无法脱贫。
这里通过吃饭的问题,来谈到了很多人出现的共性问题:延迟满足的能力。
让贫穷和自我控制之间,有着这样的生理关系,因为穷人长期受到生活的压力,他们的皮质醇水平比别人更高的时候,自我控制能力要低得多。
于是,他们慢慢失去了这种延迟满足能力,他们更喜欢“希望”这样的东西,所以当他们生活那么痛苦时,当看到电视能够带来喜悦的时候,他们买了电视,而不是面粉。
加上长期的失望,让他们对政府失去信心。这个也可以叫做习得性无助。他们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跟本性改变的可能性。
他们的行为反映一种想法,任何值得作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的时间,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提前放弃。
但是能够长期带来收益的东西,需要延迟满足感。或者说,我们需要有做一个长期主义的耐心和信心。
我惊讶地发现,这个是很多人都需要理清的问题。
文中确实也真实地提到了: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
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的人差别其实很想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小得多。
03 我们的优势
我非常喜欢樊登老师讲解这本书时秉持的态度。或者说是这本书的作者呈现的态度。
他说:只谈世界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所以,我们不能用那种优越感来读这本诉,而是始终要站在一个角度说,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帮到一些人做什么事。
因为从本质上说,我们的优势并不是我们自身的品质或者其他方面更加优秀,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
换句话说,我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
结束语:
先看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