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希望定格在高三

今天是2019年6月7日,高考的日子。

我并没有刻意记住这个日子,只知道今天是端午。早上过早路过随州二中门口时,人山人海,见公安保安在门前维持秩序,几十辆公汽正从校内满载考生前往其他考场,还有的公汽横排拦住舜井大道的两边实行交通管制,其它车辆绕行,这才想起,啊,今天是高考。

这样的情景重复过多次。没退休前,在客运公司工作,每年的这两天,交警会征用公司的客运车辆接送高考学生然后停在道路中间充当路障。不放心,我会亲自到现场查看,毕竟,这体现社会亲情,同时也是政治任务,马虎不得。

再往前,是十年前的2009年的今天,女儿参加高考。我把她送进二中的考场,就和她妈妈一起坐在学校门口的树荫下等着她考完出来,和今天所有在门口站着的众多家长一样,满怀着期待的心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里附带说一句,女儿很争气,考上了中南大学,在长沙,这是全国排名前十几位的重点大学,本科后又保研,女儿是我的骄傲,她比我强。

还往前,就是我自己参加高考了。我一共参加了两次高考。1980年7月7日,在随县洪山三中参加高考,那时的高考是7月,不是6月。考试科目有文理科之分,没有文理综之分。我是文科生,考语数、史地、政治和外语,外语满分30分。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这年的大学分数线是320分,我考了318分。以2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那时大学不像现在有一二三本之分,不够大学分数线就读中专。我被当时的襄阳师专即现在的湖北文理学院录取,清楚地记得录取通知书的报到时间是10月7日。听说现在这个学院已经是二本了。

班主任丁宗伟老师来到了我的家里,他和我父亲原来在襄樊四中同学。他对我父亲说,孩子不上大学可惜了。他让我到洪山三中再去复读一年,说考上大学应该没有问题。父亲说,我知道是家庭的原因,家里下放农村刚返城,正在砌房子,孩子回家帮忙,耽误了不少时间。父亲和母亲让我自己决定,那时的我,16岁。

到了9月1日,丁老师在三中催,我没有去复读。转眼到了10月7日,一起考上襄阳师专的环潭同学毛绪江在我家里等了我一天,我还是没有去。我已经上班了。父母让我选择,我选择了到工厂上班。我心里想的是,家里刚回城,负担重,需要我为家里分担。心里还想,去读几年书,毕业分配还不是一样上班。

生活并不是像想象的那样光鲜。当了几年工人,我忽然强烈地觉得还是应该去读书。我开始又捡起了高三的课本,我又和丁老师联系,丁老师帮忙让我在高考前的一个多月回到三中强化训练,吃住都在他家里。时过境迁,其他的几门课都还能够跟上,但外语就不行了。这时的外语是100分,占的比例就大了。丁老师叹息,隔了四年,太晚了。这是1984年。

1984年的高考,我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在红卫中学参加考试,通过了初考,拿到了高考准考证。不出丁老师所料,外语拉下了太多的分,连中专的分数线也上不了。

大学梦就这样无疾而终。后来,有了电大,再后来,有了单位送到学校代培的机会,还可以在家里自学,分门分科分期考试,最后拿到那所谓的大专毕业证。但这些东西我总是羞于启齿。在我的心底深处。我觉得,大学就应该在大学里读,专门读,其它的途径,那都是糊弄别人安慰自己的赝品。

世上最令人遗憾的,不是我没有,而是本可以。

曾经,我们以为高考很苦,学习很苦。后来,我们一路磕磕碰碰,历经艰辛,回首过往,才知道那段可以一心一意努力的日子到底有多美好。

为什么每个父母都苦口婆心劝孩子用功读书?因为他们都吃过生活的苦,他们不愿看着孩子在最该吃苦的时候偷懒,从而遭遇将来的难。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将来面对生活的难,毫无还击之力时才明白: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知乎有个问答:高考对一个人到底有多大影响?

获赞最多的答案是,高考是最公平可以选择未来生活的权利,它可以跨越阶层,对抗后门与关系。此后的绝大多数考试与竞争,再没这般公平。高考形成的差距,是用任何方法都很难弥补的。

而高考的意义在于,无论你多么平凡渺小,只要你竭尽所能,就能迎来人生的蜕变。

是啊,生命是平等的,但生活不是,改变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读书。等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我已经错过了我的那次最重要的高考了。我在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真希望定格在高三。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希望定格在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