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教育的路上,要不断地叩问——《教育的目的》第四周共读笔记

文/涅阳三水

1

怀特海说:“在不损害协调的情况下,在每一种教育中融入其他两种教育的内容……我只是坚持这样的原则,训练比起最终的专业化来说应该更广泛一些……”

在每一种教育中,这应该说的是我们任教的学科,在学校里开设的每一门课,都可以说是一种教育。

那么融入其他两种教育,又是怎样的一回事?

我们在语文课上来一个简笔画,来一段舞蹈,或者脱口秀,这是不是一种融入?我们在数学课上来一个歇后语,来一段小快板,这又是不是一种融入呢?

这种三中学科互相交汇的做法,应该就是跨学科教学吧。

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应该就是广撒网,多捕鱼的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必要的训练不能缺少,范围应该更加广泛,领域应该更加宽阔。相比较专业化的训练来说,它粗浅易懂,是一种普及性的呈现,是每一个国民素质应该存在着的东西。

这样的原则坚持下去,应该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提高国民素质的头等大事。

2

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是学生通过接触来学习。

接触是一个简单的词汇,也是一个直观的词汇。也就是说,孩子越小,越容易接触。让学生通过接触来学习,这是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

只有接触才有可能深入,深入到对精确知识的掌握,深入到领悟力的渗透。这应该是学习的最佳方法,也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

我们要知道,每一种学习都体现了一种确定的心理智力形式,不同的学科,必然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学科差异。

在我们所深入的新教育当中,无论是读写会还是晨诵,还是整本书共读,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性的学习途径,那就是越早接触越好。

3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语言的掌握,语感的形成。

一个孩子从小接触一种知识,那么长期浸润下来,必定会学得很好。不仅仅是获得操纵和理解简单句子的能力,而且还收获了人生当中一个很大的工具,那就是语感。

语感就是一个人潜意识里,对语言作为一种确定结构的工具的鉴赏力。

怀特海提出这样的解决方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对一个人的知识架构领域和能力来说,对于一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来说,都是一种极为科学的方法。

所以,怀特海在他的作品中一再陈述这个观点:任何一门学科的入门,都是一个通过接触来学习的过程。

4

按照怀特海提出的“浪漫-精确-综合”的三阶段理论,大学教育到了科学的综合能力阶段。

怀特海在文中明明白白写着: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大学的责任就是把想象力和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

这就在告诉我们,大学里传授知识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进行的。

那么想象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传染病呢?

他不能有码尺或者是磅秤,称量后再由老师传递给学生,他只能是有那些用想象力装点自己学问的老师进行传播。

既然是想象力的介入,那么,知识必须是摆脱束缚之后,自由呈现出来的,拥有着各种不同的经历,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不同观点的激发下,才与想象力融合起来。

5

那么想象力与数学学科有什么关系?

数学学科是数学家眼中的一门相当棘手的科目,对于我们一般的民众呢?则是必须经历一个严格的选择和适应的过程。

这就是说,数学学科无论数学家在我们身上投入多少时间,都不会有收获。

那么该怎么办?

怀特海告诉我们,在任何阶段,都存在着这门学科明确的自然特征的话,那就必须严格排除。

6

我们知道,数学是用数字关系,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构成。要让他在教育中有所运用,那么就必须简单化简单的研究一些一般的定律,并通过生活实例来给这些定理进行有力的说明。

这就是说,在数学学科中,简单知识的精确度已经被掌握,最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应该完全生活化。

那么这时候,数学知识就和大学的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了异曲同工的妙处。大学能够想象力传授知识,数学必定也能。

想象力的确是一种病,是一种对知识的索取,传播,获得的过程,甚至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会被传染上这种病,才可以真正的长大成熟起来,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

7

在书本的116页,有这样一句话:

除非通过长久的练习,认识到抓住重要概念到死也不松手的价值。

大师的这句话是用来介绍推理能力的训练的,而我把它用到我的教室里,用到孩子们身上。

无论是开展课程还是学习教材,反复性,长久性,循环性的练习题是必须要落实的,只有通过反复的落实,孩子们才可以掌握。

死也不松手。

这样的词眼,我们一点都不陌生,那么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当中,则是需要付出很大的毅力和勇气的。

尤其是我们被生活的琐事羁绊,我们被工作中这样那样的其他事物干扰,这个不松手,很多时候就成为泡影。

反反复复的读这句话,忽然就想说,其实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害怕的都是苦功,是一种啃的精神。

8

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

这句话在整本书中,是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也是怀特海一个不太重要的陈述,但是每一次读到,却深深地敲打着我的灵魂。

我们在一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总是会忘记学生有血有肉。

我们渴望着学生文静乖巧不惹事儿,我们也渴望着学生听话聪慧成绩好。这些文静乖巧不惹事的背后,这些听话聪慧好成绩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

也许眼下我们看到的是孩子这样的优秀,那么在我们看不到的十年后,孩子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9

我们一个人面对一群孩子,我们把知识按照一种模式传递给孩子们,他们对知识是怎样的一种态度,怎样的一种接受能力呢?

所谓的整齐划一,所谓的行款整齐,所谓的标准答案,都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模子,把学生的思想,判断,分析,综合能力,都丢到了九霄云外。

如果读到过这句话,那么你能不能问一问自己——

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的孩子血液沸腾过没有?精神焕发过没有?情绪高涨过没有?灵魂飞扬过没有?

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我们有没有问问自己——

在教室里,我们站在讲台上,我们的血液有没有沸腾过?我们的精神有没有焕发过?我们的灵魂有没有飞扬过?

只有这样叩问过自己,才会明白有血有肉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才会知道如何行走才会更加从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在教育的路上,要不断地叩问——《教育的目的》第四周共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