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茶·墨

读书、品茗与泼墨,可谓雅士三大乐事。此三者形虽不同,神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为最富意境的心灵教化仪式。然而,非善思者则不可知其妙。


大体说来,语言有三种层次:表意、传情与思辨。与此相对,读书也有三种境界:了解、感受与反思。

好书堪比良师益友,醇厚道理寓于其中,娓娓道来,令人赏心悦纳。一本好书往往将语言的三种层次交织得不着痕迹,一如海中偶然腾起的温泉,使人难分界限。其耐人寻味之处,往往使人如醉如痴。厌倦长思,则又生新念,作者深邃见地着实令人折服。

好书为千里马,好读者则堪比伯乐。读书这事速食主义行不通。初读解其意,再读感其情,反复以后方悟其理。没有耐心则读不到实质,更不要说对灵魂启迪了。

当代社会,社会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字作品也日新月异。有统计显示,每一年新增的知识,一个人即便耗尽一生也不可能学完。在这种观点的误导下,人们仿佛把出书、看书当作了一种文化快餐。以前需要几年才编纂的书籍,在互联网时代几天就排版、印刷完毕。可想而知,其中独立思考的成分还有多少分量。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句话犀利地批判了当前社会缺乏独立思考的现实。这也就不怪读者的速食行为了。因为,人们所见都似曾相似。即便其中蕴藏真理,但在审美疲劳下,也变得不再富有启迪。因此,读书成了看书,不过是一种识字反映,把原本领悟通路的终端,仅仅驻足于视神经,而非大脑。

所以,对于文明程度极高的当代社会人而言,甄选有意义的书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选择有独立思考的书能够辅助自己形成思想。在静默之中专注于思考,能够以深沉的态度与各时代的思想伟人精神对话。视野随即横贯时空,心胸也必在不觉间辽阔。懂得宇宙的浩瀚,也就弱化了自己的痛苦。或许,这才是雅士读书所获得的心境。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伴着烟雨朦胧,茶树嫩芽以缓慢的节奏舒展着柔姿,茶的韵味也在这种步调中悄然酝酿。跃春入夏,历经春寒与酷暑,丛丛茶树进入最饱满的状态。其色油绿,其味淡香。。。

自从公元前2000年前,古希腊便从远古中国跨海渡洋进口丝绸与茶叶。这一扬名,这种贸易结构便持续了近四千年之久。丝绸、茶叶与瓷器变成了中国元素符号。

与中国茶齐名的饮品便是西方的咖啡了,但与茶相比味道过于浓烈。平心而论,爱咖啡者,重气味,爱茶者,重其意。采茶时节,茶园绿意茏葱。婀娜茶女以女性独特的柔美,从茶树采下风韵饱满的绿叶。然而,这尚不可食用,它们还需经过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翻炒。翻炒的技艺辈辈相传,其中的力道、速度与火候各有讲究。对善于品茗人而言,同一茶品,出自不同炒茶人之手,也必有不同的味道。这种微妙的差异,一如不同人家的炊烟,味道别具一格。饱含水汽的茶叶,在不停的翻炒、周期性的加热与散热中,将水汽缓缓散失。同时,还要保持茶叶自身的清香,使醇香香浓郁,仿佛把香气牢牢定格在了薄薄一片叶子中。当品茗人将它再次与水相拥,它便重新焕发了原来的神韵,幽香也便弥漫开来。

吮吸茶的甘美,凝视叶的沉浮,难道眼前的重生不正有所昭示吗?茶如人生——历经甘苦,懂得人生。死而后生,方有跨越生死的风骨神韵。沉浮相伴,也是人生常态。怎不让人感伤、痛彻与平静?


 

不知已几千年风霜所掩埋,几近抽搐的身体再次将他重见天日。可以将它简单烧制取暖,亦可研磨精制,专供文人骚客书写天下,激荡情怀。这,便是碳——它也是墨的母亲,更是人类历史的姥姥。

墨为污迹,却幻化清秀。墨味臭,但经文人操弄,转而为香。

纵观诸国,在书写上绝大多数仅到硬笔阶段,唯有中国从原始的草枝硬笔,梦幻般进入了软笔时代。而此时,墨,便与中国文化深刻结缘,以致文人都被统称“墨客”。

谈及墨,最直接的反映便是丹青与书法。国画的意境在于留白,书法的意境在于柔而现钢。两者无论哪种,都是在以人的意志,将两种极端创造和谐。墨本污迹,却绘出清秀山水,氤氲袅袅。笔端随柔,却书写出了刚劲洒脱。从这种层面看,便可体悟其中修身的意味。修身如同丹青书法,都可以自我的意志克服阻碍,以达自如。人的欲望与克制何尝不是极端事物,慎独才是修为所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才是归宿吧!

习字者明白“心”与“艺”的距离。心稍浮,字则毁,怕是在没有如此直接的对应关系。修身者,所遇无小事,且不可轻慢对待。或许,这也是墨外之音吧!


书为引、茶为心、墨为行。感其淡雅,感其醇厚,感其随性与克制。在倡导精神文明的当代社会,文明人更应重其实质,虚其心,实其智。在无常中,常思修为,方可坚挺无惑。古人云君子外圆内方,或感此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茶·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