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迎大年

过小年迎大年

文/ 一叶飘萍

岁末年初正是数九寒冬,本该是雪花飘舞,银蛇漫卷,天寒地冻。民谚曰:腊七腊八冻掉耳朵,三九四九冻死老狗。而2023年却有点反常,新年以来的气温都在零度以上,残雪化尽,草地又现绿色,恍惚间以为是小阳春。

腊八那天收拾蒜头,准备泡些腊八蒜,一看放在车库里的蒜都冒了芽,绿油油的小苗朝上长着,无奈只好再去超市买点没发芽的蒜,还寻思这一大包有芽的蒜怎么处理呀?回头一看,地里的土湿润松软,不像前一段冻得坚硬,赶紧拿铁锹翻了地,起出几条垄,在元月5号那天把一瓣瓣发了芽的蒜头摁到了土里。从来都没有在这个时候种过蒜,因为都是冻土挖不动。

三九隆冬的雨,有点像六月夏日的雪,不正常的很,事出反常必有妖!也许是人世间的阳太多了,据说从去年12月初放开后,近半数人都阳过了,老天要阴阳平衡,用自然的阴去压制不自然的阳,这么一想我就有点释然了,也就不去纠结阴雨天带来的阴郁了。

一直到元月13日才下了新年的第一场雪。辞旧迎新之际就开始雨蒙蒙雾茫茫月朦胧,近两周的时间只有7号那天是个晴天,其余天都是阴沉沉的,地里也是湿乎乎的,一踩一脚泥。

快过年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人的小年,这一天有个特殊的仪式-祭灶,送灶王爷上天。这个仪式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特别是城市里的人中都已经成传说了,每年的这一天,也只是包顿饺子,意思一下,也提醒自己该置办年货了。不过现在物资丰富,要啥有啥,不像以前物资匮乏的年代,好东西都留着过年吃,置办年货是每一家的大事,精打细算过日子,过一个丰富体面的年,也让家里掌柜的和掌勺的颇费心思。

很庆幸自己掌家后,不必为这些事情烦恼,一个是生活好了,每天都像过年一样,不必好吃的都留到过年,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还有家小人少,东西太多吃不了都是浪费。再有不喜欢过年的繁文缛节,对年的期望没那么大了,年也不过是个计时模式,只是在那个时候想起来一下,尤其是在异国他乡,春节不在周末时,就更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国外华人超市过年的气氛还是很浓厚的,红红的灯笼挂起来,花花绿绿的年货摆一圈,南北方各式各样的过年商品应用尽有。海外华人团体迎新春联欢晚会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憋了三年,终于可以有线下活动了,让人感到年味越来越浓了。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人老了爱怀旧,常常会在过年时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一进腊月,我就又想起了这段民谣。腊八那天熬了腊八粥也泡了腊八蒜,看着玻璃瓶里的腊八蒜慢慢变绿,就知道快过年了。腊月和正月人们都习惯以农历计时,二十三糖瓜祭灶。豫北老家要烙一种糖火烧,还有卖麻糖的,酥香脆甜,这两样东西绝对是应节应景的,只在过年期间有,平常也吃不到。

灶王爷一年来坚守灶台,不顾烟熏火燎,不怕油腻辣呛,等到腊月二十三这天,好不容易放几天假,还要被人安排一项特殊任务-上天言好事,糖瓜贿赂一番,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糖瓜粘住了灶王爷的牙,在玉帝面前汇报时自然要捡好的说,玉帝一欢喜,对灶王爷说下界保平安吧!人们美好的愿望达成。

少年不更事,不知道祭灶的意义,后来生活在城市也没有祭灶的环境和条件,祭灶就成了记忆中的事。多亏自媒体视频又唤起了我的许多记忆,对祭灶的事又有了新的认知。平安喜乐皆为年年所盼,老百姓这点质朴的愿望传承了千年,看起来祭灶是一种仪式,但这种仪式更多的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敬畏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念。

常言道“心怀敬畏,才知方圆;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心有所畏,业有所成”。敬畏之心是人长久生存之道,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随心所欲,要心有所惧,常存敬畏之心。唯有心存敬畏,才能慎独律己,进退有序,才能防止滑向浅薄无知、恣意妄为的深渊。常怀敬畏之心 方能初心如一。

疫情三年让我们看淡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能够健康平安地活着就是生命的恩赐。一家人, 一盏灯, 最是冬季里温暖闲适的光景了。只需有亲人围坐, 只需有暖亮着的灯火, 便是俗世最平凡最简单的家。家人闲坐,灯火暖暖,人生足矣。

生活也需仪式感,让我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期待都通过“过年”这种仪式演绎出来,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愿新的一年有趣有盼,无灾无难。

(写于2023年1月13日,腊月二十三小年前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小年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