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主义的起源与多元审美观

       提起种族主义,先看的一个典型案例:二战以前作为被西方特别是希特勒(伪雅利安人)歧视的“劣等民族”犹太人,却为世界贡献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文理科方面的天才巨匠(很有讽刺意味,当然日耳曼人也有亥姆赫兹这样的全能型大师),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原子弹一般巨大、深远的影响。日耳曼人和犹太人孰优孰劣?恐怕一言难尽。

现代平等社会承认每个人的价值,认为人首先应该接受包括缺点在内全部的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真正关心、尊重别人。同事应该寻找自己的特长,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通过战胜环境挑战和(公平)赢得竞争建立、强化自信心;通过提高自我要求、不断进取或者寻找新挑战来克制伴随成功而来的自我膨胀,保持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即使自己再成功,也要看到别人的价值,离开了其他人,个人可能连基本生存条件都没有保障。

这就是个人持续获得满足感同时保持谦逊的有效途径。自恋是人的本能(弱点),如果不能通过理智有效克制的话,人就会傲慢自大、看不起别人。民族心理是所属个体心理的集合,种族主义的根源可见一斑。

从身体特征上说,身高、外貌等属性是由祖先生活地区的环境、气候决定,并不能成为人种(动物,嘻嘻)优越感的依据。根据科普文章,寒带地区的哺乳动物因为气候、食物来源等原因,新陈代谢缓慢,体型较大,耳朵鼻孔较小(减少热量散失),常有冬眠习惯;而热带地区的动物新陈代谢快速,体型较小,长着大鼻孔和耳朵。典型的如狐狸(北极狐和草原狐)、熊(北极熊和马来熊)。

人群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身高、鼻梁高度、鼻孔大小、肤色等等,都是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的结果,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人种学不只研究是什么,还研究为什么?比如眼裂宽度,西方人经常嘲笑亚洲人的“眯眯眼”,是否和生活环境的光照强度有关?为什么和热带草原的非洲人不一样?北美印第安人的鼻梁较高,可能更有利于呼吸寒冷的空气(想象一下冬天跑步的感觉)。

可是美与丑的不同主观感觉体验为什么客观存在呢?人们针对个体的审美观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往往还有一定时变性。比如,外在美显然也受性格、三观、才智等内涵因素的影响(内在美最初能够通过精神面貌有所反映);刚认识一个人和长时间相处后的感觉也可能有不小差别。

针对民族(人种)的审美也是类似的。就目前而言,国家和民族间的关键竞争在于科技和文化创新。假设一个民族取代西方人成为新的世界文明中心,抛开精神面貌、营养、健身观念改善带来的外在形象变化不说,即使对于一些相对稳定的外貌、身体特征,其他人(目前真实)的审美观会不会和现在不一样?又是由何种关键因素(谁)来决定或影响?

何为美?何为丑?

西方目前提倡的审美多元化基于平等、博爱的现代社会基本原则,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不过人类本能(弱点)就是“外貌协会”,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理智地来看,外貌在个人魅力中所占比重随相处时间增加而降低,(内、外在)魅力也因为不同受体的经验、认知区别存在差异。

简单地说,从长远考虑,我们应该更注重内涵而不是外表;更注重精神面貌而不是外貌、身材。

你可能感兴趣的:(种族主义的起源与多元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