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

人性在考验面前,我们很难预知它到底是善是恶。

即便是面对与我们交往甚深的人。

书中的阿米尔就遇到了这样的场景。当时的他还是个小孩子,面对和自己亲如朋友兄弟的小仆人哈桑遭遇暴力的时候,他想过冲出去拯救,但终究没有勇气阻止这场暴力。

事后的他难掩良心的谴责,无法再与哈桑相处下去,最终不得已,说谎赶走了哈桑父子。

而阿米尔觉得心怀愧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哈桑始终对他如一的忠诚。

即便他身上发生了悲惨的事情,他对阿米尔没有半点的责备,疏远。这样更显得阿米尔当时的做法,过于冷漠。

当人们遭遇类似的情形,也会陷入僵局之中。到底是保护自己,但可能受到良心的谴责,还是勇敢冲出去,但自己可能会受伤?

如果一个人为了保护自己而选择旁观,这种情况也无可厚非。倘若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景,何不出手相助?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要主动去考验人性。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提供帮助。

既不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也要保护自己的安全,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2

内疚就像一头潜伏的怪兽,总有一天它将冲破牢笼,撕碎你。

其他未解决的问题也是,比如自卑、暴戾、抑郁。

赶走哈桑之后,阿富汗很快爆发了战争,阿米尔和父亲不得已,逃到了美国生活。

他们从曾经的名门望族,过着富裕的生活变成了美国普通的底层人士,为了公阿米尔上大学,父亲只能在当地做着最低下的工作。

在这里他遇到了美丽的索拉雅,这是他心中的女神,也是与他共度一生的女人。

而这个美丽的女人是否对他也有着别样的情愫,看来一切都没了,变得美好的时候,父亲却被查出犯了癌症,时日无多。

不过父亲不愿再治疗。他请求父亲像索拉雅提亲。读到这里我仍然觉得,阿米尔心中,最挂记的始终是自己,在父亲即将离开之前,他需要父亲为他做自己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求亲的当晚,索拉雅向他坦诚自己不堪的过去,在那一刻,不可避免的也提醒了阿米尔自己曾经犯过的错,他也想过坦白,可他始终没有这份勇气。

索拉雅跟他说起自己仆从之间的事情,她教自己的仆从怎么识字,这也让阿米尔想起自己和哈桑之间的事情。他曾经因为自己会识字而洋洋得意,以此彰显自己的学识,贬低哈桑。这和索拉雅相比,这样显得他似乎有些卑劣。

虽然当初赶走了哈桑,让他不必再面对自己曾经的愧疚行为,但事后他其实常常在不经意的场景中,记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来。当初的愧疚其实从来没有消失过,不过是躲藏了起来,时不时冒出来提醒他曾经的罪行。

直到他亲切的叔叔拉辛汗病重时,想要再见他最后一面,他才又见到了哈桑的照片。他数年前所犯过的错失,再一次被揭露出来。他才自觉曾经的愧疚感原来一直都在,只不过这一次,他决定要真正面对。他决定把哈桑的孩子,带回美国。

虽然一开始他带着懦弱和犹豫,做出了这个决定,但最终,他的信念越来越坚定,还是把法拉博带回了美国。

曾经的他和哈桑总是他放着风筝,哈桑在追,而这一次,恰恰相反,阿米尔,成了追风筝的人。



3

人要学会原谅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尤其是负面的一面,而不是对自己过于苛责,生活在抑郁之中。

读完此书,我不免觉得阿米尔是一个非常自私、懦弱的人。

自私的人无法共情,无法替他人着想,他爱的人永远是自己。

所以曾经的他,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哈桑的付出。有时还以玩弄哈桑为乐。与此同时,他嫉妒着哈桑,不用做什么都能得到父亲的关心,而自己付出努力,父亲仍然看不看在眼中。

即便如此,阿米尔并非一个坏人。

事实上,没有人强制规定,一个人必须无畏无私,必须为别人付出。况且,他是会觉得愧疚的一个人,会觉得内疚的人,并不太坏。

当初,当哈桑遭遇暴力时,他也想挺身而出,因为在心目中,他认为,当时确实应该挺身而出的,毕竟哈桑曾经为他多次挺身而出。但是他没有做到,不管是懦弱还是其它的原因。

所以事后,他才会觉得内疚。年幼的他无法处理这份内疚,只能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就是把产生内疚的源头给赶走。

回过头来再看这件事情,我们并不能太过苛责,当时的他毕竟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

但是阿米尔并没有学会,怎么跟自己相处,怎么面对着面对自己做过的错事。

如果坦诚的面对自己的懦弱,看到自己当初决定的合理性。毕竟当时的阿米尔还小,力量上也打不过对方,退缩的举动其实也可以理解。那么在后来面对哈桑的时候,他也不会做出如此过激的言行。

其实懦弱并不可怕,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所谓负面的一些东西,就比如说懦弱,自卑,急躁。我们习惯把这些词直接等同于负面的东西,然而他们也有正面的一面,只是很少有人看到。比如阿米尔的懦弱,懦弱的另一面是谨慎,谨慎的人,做事更为靠谱和安全。

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自己身上看似负面的东西,而是学会你这些东西和平相处,发挥它的正面意义。

写在最后的一句话,如果你有未解决的问题,不要掩盖,总有一天,它会再冒出来刺痛你的心,所以直面它,勇敢地解决它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