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该不该有自己的风格?
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为了得到解答,无数细密画家用一生去探索。
而“红”作为颜色,目睹了几位细密画大师在探索这个关键问题的道路上不为人知的一面。
绘画的用意在于寻求安拉的记忆,从他观看世界的角度来观看世界。
《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很有意思,打开扉页就是三条信息,来自《古兰经》:
当时,你们杀了一个人,你们互相抵赖。
盲人和非盲人不相等。
东方和西方都是真主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显而易见的事,不需要说明。
所以可以说,这一本书,在说一些事,跟这三句话有关,但并不是显而易见,至少对大多数人不是。
我们来开启这个故事。
首先是一位名叫“高雅”的描金师,他四天没回家,因为他死了。
死因,是他的一位画家伙伴,每日同工作同饮食的一位细密画大师,杀害了他,用一块石头,打碎了他的头骨,把他的尸体丢进一口废井。
但这个凶手是谁呢?只有高雅一个人知道。
可是死人再也不能说话,哪怕找到尸体,在那个年代,那样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之下,找出真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接着,细密画师们,艺术家们,有着崇高信仰的一群大师,开始了别具一格的调查:思考。
整本书都在思考两个问题:谁杀了高雅?改变风格是不是背叛?
天才的脑子果然和常人有异,所以我们就暂且用一种包容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吧。
在故事中,画家的名字,都是花名,每一个都很好听:蝴蝶、鹳鸟、橄榄,当然还有死去的高雅。
在这四位大师之上的,是两个老家伙,一个叫“姨夫”一个叫“奥斯曼大师”。
奥斯曼大师是这几位大师的老师,姨夫经常帮助他们拉点私活赚些小钱。
老师是要唯命是从的,但是姨夫就可以看钱。那么几位大师将会顺从谁的指引呢?
姨夫非常巧妙的将几位大师分开,每次只见一个人,这让大师们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但人心就像北极洲,看见的只有大陆,水下世界丰富多彩,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在大师中有一个人是凶手,当他以凶手为名发出独白时,他是这样说的:
“高雅先生是个恶毒、卑鄙的叛徒,是个人渣。是谁杀了无赖重要吗?那个清除了他的人难道不是做了一件好事吗?”
这哪是个艺术家该说的话,简直不堪入耳。
接下来我们看看,几位硕果仅存但却有着杀人嫌疑的大师,他们的内心独白中都有些什么可堪玩味的。
这一位,蝴蝶:
“低贱的人为了金钱与名声作画,而并不是为了观看的欢愉及自己的信仰。只要这种人的数目增加,我们就会看到愈来愈多的丑恶与贪婪。”
有点道貌岸然的感觉,毕竟这位蝴蝶也通过姨夫赚了不少钱。
然后是鹳鸟:
“我秘密为一位帕夏随手乱画的春宫画和其他猥亵图片,看着各种用玻璃、青铜、陶土制造的墨水瓶,我的象牙笔刀、我的金炳画笔,还有,我俊俏学徒的眼神。”
人的思想总是会透过行为表达出来,这位鹳鸟也不例外。
画点出圈的作品,满足别人的个人爱好,这也正常,但是“俊俏学徒的眼神”这算什么?
接着是橄榄:
“失明是幸福的境界,那里不受恶魔与罪恶的侵扰。”
难道心明眼亮的人都要被恶魔缠身,不断地生产罪恶?
可见上面三位大师都有一点三观不正。
那么这类人在遇到一些事的时候,就会闹出一些笑话。
但因为是艺术体系之内的人,我们笑,但是不能出声
——那就不“雅”了,憋住。
在高雅的尸体上发现了一张破碎的画面,上面有一匹马,马的身上蕴含一种闪烁发亮的美,但马蹄有一点异常。
上了年纪的大师一眼就发现了这种作图手法的传统沿袭,于是一场比赛开始了,让每一位大师都画一匹马,凶手自然就显型了。
橄榄和蝴蝶都很轻松的画了一匹马,鹳鸟拿出一张前辈大师的画作,在上面铺上另一张纸,拓了一张一模一样的。
别笑。
就算这个故事立身于艺术家群体,也依然是个推理故事。
高雅被杀案发生,在苏丹要求姨夫绘制手抄本的时间内,这个手抄本要一改过去的传统画风,以欧洲风格绘制,呈现的是帝国荣耀。而在画家群体自上而下的推诿隐瞒之间,拖拖拉拉的调查,姨夫也被杀害了,苏丹下令严查,3天内就要找到凶手。
早干嘛了。
两位死者留下大量线索,而离家12年的黑作为姨夫的女婿,成为调查的主力。
最后结果,凶手是橄榄。
他说:
“要么是我们的父亲——奥斯曼大师——出卖并让人杀了我们,要么是我们背叛他、杀了他。”
说完这句话之后,其他画师低声交谈,然后就一拥而上按倒了橄榄。
杀人动机,无非就是金钱、仇恨、心理不健全、随机杀人,但是上面这些理由……
但他不是。
“我杀死你姨夫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他无耻的逼迫伟大的奥斯曼大师去模仿威尼斯画家塞巴斯提亚诺;第二,因为我一时软弱,降低姿态问他我是否拥有个人风格。”
如果橄榄不招,再坚持坚持,没准还有希望多活一百多页。
在欧洲的中世纪,细密画普遍流行,是非常主要的一个艺术门类,从这个艺术门类出发,得到的是一整个欧洲艺术,聚焦的是伊斯兰教,是伟大的伊斯坦布尔。
探案、推理、翻转不是这本书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