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感兴趣的工作996,该不该say886>

最近追2部综艺,一个是央视的《主持人大赛》,另一个是《奇葩说》。

追《主持人大赛》被主持人的才华洋溢折服,想看看优秀的人,如何七步成诗。同时也希望能勉励自己,优秀的人都如此努力,你凭啥矫情。当然,可能普通的我们即使努力了,智商上的鸿沟永远也跨不过去,但至少离优秀更进一步了。

追<奇葩说>,本意是想锻炼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辨力,但看完的感悟是,辩的观点也没记住几个,笑的倒是前仰后合。我总结继续追的深层原因,可能是生活本来就很严肃,每天处理各种烦心事,焦虑无处安放,看点综艺哈哈大笑,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无经济成本的方式,同时还能多维度的去思考一个问题,甚至能上升到哲学层面。

当然,标准答案,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看客心里都要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

之所以对这一期的工作996印象深刻,因为辩论题材贴近现实,同时也确实遇到过相同的选择。

对于工作996,刚开始可能还能因为兴趣去坚持,但长久下去,兴趣磨灭之后,人也会疲惫于这种工作状态。

另一个更可怕的现实是:这种兴趣很可能是你以为的兴趣,当新鲜期过后,你发现其实你并不感兴趣,那这时候坚持就会变成煎熬,高强度的工作,迟早磨灭你最后的耐心,然后886。

我上大学那会特别不屑于当老师,即使专业带师范性质,但最后的教师资格证我都没申请,年少轻狂的我笃定以后一定不会当老师,因为那时候我觉得老师太安稳,我的性格不适合。而尔立之年的我,做了几年销售之后发现,当年毕业选择当老师的同学,真的是明智之选。现在羡慕他们都来不及。

因为当时我以为我的兴趣是跟人打交道,不安于现状。但其实我错了。我并非野心勃勃,争强好胜之人,我喜欢和和气气,轻轻松松的环境,我做不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维系人脉这一套。我要的只是三五好友,氛围轻松,快快乐乐的环境。

蓦然回首,原来这样的我,是适合当老师的,人际关系简单,面对的群体又是一帮可爱,心思单纯的孩子。所以,有时候所谓的兴趣,可能只是你的主观臆断,经历过实践之后,你才能甄别兴趣的真伪。

说说,我另一个同事A,她是做教育培训行业的销售,主要是销售cpa课程的,工作面对的群体,是很愿意花金钱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的。她对这份工作也是兴趣满满。她就职于某顿,公司在会计培训这一块,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工作强度也是业内闻名的。

据A抱怨,本来工作996,一周休一天,但后面加班越来越频繁,甚至一个月休一天都成了奢侈。当然工作的强度换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是呢,刚好A是1岁娃的宝妈,基本上,上班娃没醒,下班娃已睡。一个月基本上跟娃互动不了一天,最后连娃都不太待见她。

于是,她纠结了,一边是感兴趣,收入可观的工作,一边是自己的闲暇时间,而这个时间是关系到,参与娃成长的。错过了黄金期,以后弥补不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她辞职了,准备换一份正常休的工作。

所以,这个论题,我的观点是:一旦一份工作连自己时间都没有,终究不可能是一份好工作。它只是一份为老板付出,榨干员工劳动力的工作。而有时候的兴趣选择,可能只是因为这份工作提供可观的薪酬,你误把它当成了兴趣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葩说-<感兴趣的工作996,该不该say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