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文方法之恋爱宝典:这世上真有一本宝典让我们在感情里永远不会受伤?

                                                                1


《陈昌文方法之恋爱宝典》在抖音上的营销方式特别吸引人,于是一向对如何经营亲密关系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的我便迫不及待地付款买下了这本书,然后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认真研读。

很遗憾这本书并没有像其他书籍那样给我带来醍醐灌顶的效果,反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使我感到些许的不适感。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简单甚至是粗俗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核心的思想,即:财富的多少直接决定一个男人生存价值的大小,而生育能力直接决定一个女人的繁殖价值。只有具备了强大的生存价值和繁殖价值的男人和女人才有资格得到婚恋市场的入场券,否则只能坐在门外干巴巴地望着。

乍听之下,似乎是很有道理的。

在古代社会,女性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满足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安全感,他们会在择偶时优先选择手握更多资源的男人。而男人为了后续有人继承他的财产,在择偶时定然会选择年轻貌美,身体健康的女性来为他们传宗接代。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积极鼓吹男人们应该先以事业为重,把儿女私情暂时搁置一旁,在某种程度上是明智的抉择。因为当你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时,你此刻对大部分的女人来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价值,爱情自然也很难产生。

我一直认同幸福的关系必然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如果关系中的天平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那么关系很容易就会崩塌。

陈昌文在书中提到:谈恋爱之前首先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筹码是什么?有多少筹码?然后再考虑以自己现有的筹码能够结交到什么类型的伴侣。我非常赞成这个价值理论。但我不赞成作者过分强调男人最大的筹码是金钱,女人最大的筹码是美貌、身材。

按照这本书的逻辑,只有大富大贵的男人,以及拥有美貌加持的女人才会拥有幸福的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许多令人羡慕的婚姻都是在最初两人看似财富、社会地位非常不匹配的时候缔结的。

比如郭德纲与第二任妻子王惠,他们结婚时,郭德纲只是一个离了婚,北漂数年却籍籍无名的相声演员,但是王惠年轻时早已是声名远扬的京韵大鼓的名角儿。

但是为什么他俩最终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呢?他们的婚姻是否遵循了等价交换呢?

答案是肯定的。价值不仅仅指的是财富、社会地位,名誉、美貌等,它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才华、情商、品德等等。郭德纲虽然当时非常落魄,但王惠在他身上看到了他的才华,他高尚的品德,重要的是他能给她提供情绪价值。

因此,不是只要有钱了才有资格恋爱结婚,也不是所有优秀的女人只会爱上有钱、有社会地位的男人。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只觉得陈昌文的婚恋观有些偏执,阅读他的文字仿佛就是在倾听一个情场失意的老男人对自己曾经被几任前女友伤害后的愤慨。

为了摆脱情伤的阴影,作者做出了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认为是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调整,如:从此不再相信真爱的存在,只一心干事业,即使遇到了心动的人,并与之建立起恋爱关系,也只当做是一场游戏或者一场金钱的交易,时时刻刻都在掂量着对方的价值究竟能换取自己多少的付出?

同时,由于曾经不堪回首的经历,他对任何恋人都失去了基本的信任,于是对亲密关系的安全感只能寄托于女人是否愿意为他生娃?

仿佛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亲密关系中永远都占据主动地位,也就永远不会受伤。

可是我不禁要问:一切从价值交换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没有任何感情投入的亲密关系,真的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吗?如果有一天你引以为傲的生存价值丧失了,你认为对你没有任何感情,原本就只是图你的生存价值的枕边人还愿意与你长相厮守吗?

我想很大可能是不愿意的,即使你们之间已经有了孩子,只要有机会,她一定会带着孩子投入到其他男人的怀里。



                                                              2


每个人在经历了痛彻心扉的情伤后总会尝试去剖析原因,试图从中得到一些结论来避免以后重蹈覆辙。比如我们因为年少无知而盲目地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在一段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中虚耗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这搁谁身上都是一种沉重的心灵打击,为了重建自我,你开始自我反省。

你察觉到自己在曾经的关系里一直处于自卑的状态,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讨好的方式来换取恋人少得可怜的爱。但纵使你如此卑微到尘埃里去,她仍旧绝情地离你而去。

你对此感到无比地憋屈和愤怒,这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因此将分手归结为:自己因为没有金钱和社会地位,昔日的恋人才敢一直在关系里颐指气使,最终玩腻了就把自己视为蔽履,任意抛弃。你为自己曾经毫无保留地付出而痛心疾首,于是就恨上了她的无情冷漠,她的自私卑劣。继而又将这种爱而不得的恨意扩散到了庞大的女人群体。

那么你将会做出和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的情感创伤应激行为。一方面不断追求财富来增加获得更多女人资源的筹码,另一方面又把所有接近自己的女人都视为试图要伤害自己、掠夺自己的假想敌,不断地盘算着如何让自己既能抱得美人归,又不需要付出太多沉没成本。

其实这样算计的感情已经不再是真感情了,没有真情实意加持的关系就像一片贫瘠的土壤,你无法从中汲取幸福的养料,又何谈开出爱情的花来?

何况有时候你以为你算计得很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天有不测风云,不到最后那一刻你永远都估摸不到会发生什么变故?

但是如果你能更深入地挖掘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怪罪他人以及一些外部环境因素,那么你或许能从惨败的经历中获得更多正面、积极的反馈,同时也能从根本上去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

想一想究竟是什么让你在关系里变得如此卑微?真的只是因为你外部条件匮乏吗?还是因为你不健康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恋人总是表现得如此冷漠、任性且不断向你索取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素质、品格有问题?还是因为你长期娇惯,毫无底线和原则的处事风格激发出了人性恶的一面?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结果都是由于当初你们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导致的。因此关系的破裂,两个人都有责任。

但是与其不断纠缠于对方的错,不如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深刻反思自己。

如果你发觉自己的几任前女友都是外表美丽,内心自私丑陋,那么你最应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吸引到这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女人?而不是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总是时不时地抓住一切机会尖锐刻薄地对这一类低层次的女人批判一通,以此宣泄自己的愤怒和鄙视之情。

这对个人的成长毫无意义,愤怒只能暴露出你对自己总是无法摆脱渣女的无助感罢了。




                                                      3


这世上真的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恋爱宝典吗?只要看过此宝典,人人都能谈一场永远不受伤害、最终可以白头偕老的恋爱吗?

我想未必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因此相处的模式就会不一样。如果一味照搬书上的或者他人的经验,你很难把自己的关系经营好。

我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一对恋人希望找到使恋爱更甜蜜更长久的方法,于是去请教已经携手共度半个世纪的老夫妻。老夫妻说他们幸福的秘诀是;能够给予彼此更多的独处空间。

这对恋人听罢便决定以后要减少彼此在一起的时间,一周只约会一两次。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刻意制造出来的独处空间并不能让他们感到快乐,反而因为极度思念对方而变得焦灼不安。最后他们又回到了从前两个人经常腻歪在一起的相处模式。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感情与日俱增,并没有因为缺乏充足的独处空间而逐渐冷淡。

从这故事中可以看出:每一对恋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相处模式,你无法完全复制他人的经验和模式来试图经营好自己的亲密关系。

刘若英和她的丈夫婚后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房间,平日里各自忙碌,互不干涉,他们非常享受这种相处模式。但是如果把这一套模式放在我们身上,或许我们的婚姻该要亮起红灯了。

因此,当我们情场失意时,不要病急乱投医,盲目地照搬他人的经验,尤其是什么所谓的恋爱大师的经验之谈。即使他阅人无数,情史丰富,但他未必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过往的感情史,并得出放之四海皆准的经验教训。何况发生在他身上的所有感情经历只是个案,又怎么能够得出适合于所有人的恋爱经验呢?

所以我们最需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大脑,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关系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昌文方法之恋爱宝典:这世上真有一本宝典让我们在感情里永远不会受伤?)